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598篇 |
免费 | 224篇 |
国内免费 | 255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82篇 |
农学 | 192篇 |
基础科学 | 19篇 |
279篇 | |
综合类 | 961篇 |
农作物 | 260篇 |
水产渔业 | 310篇 |
畜牧兽医 | 436篇 |
园艺 | 84篇 |
植物保护 | 45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6篇 |
2023年 | 75篇 |
2022年 | 132篇 |
2021年 | 149篇 |
2020年 | 144篇 |
2019年 | 141篇 |
2018年 | 113篇 |
2017年 | 127篇 |
2016年 | 157篇 |
2015年 | 133篇 |
2014年 | 143篇 |
2013年 | 143篇 |
2012年 | 147篇 |
2011年 | 157篇 |
2010年 | 117篇 |
2009年 | 100篇 |
2008年 | 115篇 |
2007年 | 109篇 |
2006年 | 113篇 |
2005年 | 82篇 |
2004年 | 68篇 |
2003年 | 67篇 |
2002年 | 67篇 |
2001年 | 59篇 |
2000年 | 51篇 |
1999年 | 42篇 |
1998年 | 40篇 |
1997年 | 27篇 |
1996年 | 24篇 |
1995年 | 37篇 |
1994年 | 22篇 |
1993年 | 20篇 |
1992年 | 24篇 |
1991年 | 16篇 |
1990年 | 16篇 |
1989年 | 17篇 |
1988年 | 14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80年 | 5篇 |
1979年 | 2篇 |
1978年 | 1篇 |
1977年 | 1篇 |
1963年 | 1篇 |
1956年 | 2篇 |
1955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0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41.
42.
为了解猪胆囊中沙门菌L型携带情况,在贵阳市屠宰场采集970例健康生猪的胆囊组织与胆汁标本,用常规细菌学方法和非高渗分离培养法分离沙门菌及其细菌L型,用PCR和核酸序列分析方法对稳定L型纯培养物进行沙门菌的invA基因检测。结果显示,970例生猪胆囊标本未检出沙门菌细菌型,细菌L型检出率为8.25%;80例细菌L型分离物中有50例invA检测阳性,占5.15%;占细菌L型阳性分离物62.50%。研究结果为生猪胆囊沙门菌L型感染的流行病学及其检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3.
山东规模化养殖场毛皮动物多重感染病原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2—2013年间,山东10个地市多家毛皮动物养殖场养殖的毛皮动物(狐狸、貉子、水貂)出现腹泻,皮肤湿疹,神经症状,空怀、流产、出血性肺炎等症状和病变类似的疫情,为探明其病因,本研究对发病规模化毛皮动物养殖场发病情况进行调查,并对送检的病料进行病原学检查,结果发现,犬瘟热病毒、细小病毒、阿留申病毒感染率分别为54.21%、47.30%、31.35%;肺炎克雷伯菌、奇异变形杆菌、肺炎双球菌、大肠杆菌、沙门杆菌、绿脓杆菌、加德纳菌的感染率分别为37.58%、25.05%、21.81%、14.04%、12.53%、10.37%、8.21%;犬瘟热病毒、细小病毒、阿留申病毒、肺炎克雷伯菌、奇异变形杆菌、肺炎双球菌6种病原的单独感染、二重感染、三重感染、四重感染分别为22.03%、39.52%、36.07%、2.38%,未见五重以上的感染。结果表明,近两年造成山东规模化场毛皮动物发病主要原因是由犬瘟热病毒、细小病毒、阿留申病毒与肺炎克雷伯菌、奇异变形杆菌、肺炎双球菌多重感染所致,这为规模化毛皮动物养殖场有效地控制疫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4.
采用16S rDNA特征序列PCR-DGGE法,分析了不同饵料饲养的暗纹东方鲀的表皮、肠道和河鲀毒素累积组织(肝和卵巢)中可培养细菌的群落组成.根据分子系统发育分析,共鉴定出45种可培养细菌,在这些细菌中,以变形细菌的gamma亚群占多数,其它分别隶属于低GC含量革兰氏阳性菌和高GC含量革兰氏阳性菌.摄食不同饵料的暗纹东方鲀,其肠道、表皮或河鲀毒素累积组织中的细菌菌落组成是不同的,但不管是摄食人工配合饲料或天然饵料,在暗纹东方鲀的肠道、表皮或河鲀毒素累积组织中,均发现已有报道的可产河鲀毒素的细菌类群,表明饵料来源对暗纹东方鲀的河鲀毒素产生不是必需的. 相似文献
45.
杜爱芳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3,29(5):523-528
调查分别于1998年5~6月和9~10月进行2个航次,对浙江近岸海域30个站位的表层和底层海水样品进行了细菌学检测.结果表明,第一航次以浙中海域的粪大肠菌群和异氧菌总数最高,第二航次以宁波海域粪大肠菌群最高,而异氧菌总数以三门湾最高.两个航次表层和底层海水粪大肠菌群超标率最高为16.7%,异氧菌总数超标率均达89.3%以上.第一、二航次表层海水粪大肠杆菌单项污染指数平均值分别为0.229±0.452和0.375±0.630,异氧菌总数单项污染指数平均值分别为8.6±11.178和12.8±18.796.底层海水中粪大肠杆菌单项污染指数仅在第一航次宁波近岸的JN-1108站位超标;异氧菌总数单项污染指数第一、二航次最大值分别为37.0和18.0, 也出现在宁波近岸的JN-1108站.分析显示,粪大肠菌群与异氧细菌总数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其相关系数r2=0.34.结果表明,浙江近岸海域已明显受到异氧菌的污染, 宁波近岸海域已遭到粪大肠杆菌和异氧菌的污染. 相似文献
46.
本文对棘胸蛙(R.spunosa Danid)的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进行了初步探讨,通过一系列实验考察了亲蛙的性腺发育、发情、产卵情况及卵的孵化情况。与14组自然繁殖的亲蛙对照,11组由LRH—A人工催产的亲蛙受精率及孵化率均较高,能同时获得大量蝌蚪,且能做到集中产卵,同时孵化,个体间基本同步发育。 相似文献
47.
Evaluation of replacing fish meal with corn protein concentrate in Nile tilapia Oreochromis niloticus fingerlings commercial diet 下载免费PDF全文
N.S.A. Khalifa I.E.H. Belal K.A. El‐Tarabily S. Tariq A.A. Kassab 《Aquaculture Nutrition》2018,24(1):143-152
Four isocaloric‐isonitrogenous diets containing 0, 50, 100 and 190 g/kg corn protein concentrate (CPC) as replacement for dietary fish meal were fed to Nile tilapia Oreochromis niloticus fingerlings for 8 weeks. Tilapia growth parameters were not significantly (p > .05) different in fish fed diets with 0, 50 and 100 g/kg CPC and found to be superior compared to those fed on 190 g/kg CPC. Fish dressing ratios and body composition were similar among all treatments. The electron microscope indicated that the stomach size of control fish was slightly smaller and the wall was thinner while the stomach of the fish fed all other levels of CPC undergone a remarkable size increase and their walls were thicker after feeding diets with CPC. Total aerobic bacterial and coliform counts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in fish intestine when fed diets with 100 and 190 g/kg CPC compared with fish fed diets with 0 g/kg or 50 g/kg CPC. This study indicates that it is possible to replace up to 534 g/kg of dietary fish meal in tilapia fingerlings using 100 g/kg of CPC without any negative effect on fish growth and proximate body composition. 相似文献
48.
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拟穴青蟹肠道及其养殖环境菌群结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基于Illumina Hi Seq测序平台的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肠道及其养殖池塘水体、底泥中细菌种类及丰度进行了研究。测序结果显示,3个样品共获得有效序列234575条,可聚类于2812个分类操作单元(OTUs),归属于拟穴青蟹肠道、养殖水体、池塘底泥样品的操作分类单元(OTU)个数分别为453、706和2547,其中有184个OTU均能在3个样品中检测到,在青蟹肠道和养殖水体、青蟹肠道和池塘底泥中分别检测到197和309个共有OTU。物种注释结果显示,拟穴青蟹肠道中优势细菌种类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39.96%)、柔膜菌门(Tenericutes)(23.09%)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16.58%);养殖水体中优势细菌种类为变形菌门(63.02%)、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24.96%)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8.41%);池塘底泥中优势细菌种类为变形菌门(75.23%)、拟杆菌门(5.72%)和放线菌门(3.83%)。此外,对各样品中丰度最高的前10位OTU分析显示,不同样品中占优势地位的10种细菌在数据库(SILVA)缺乏相关已知序列,并且各样品中的优势细菌种类完全不同。实验结果表明拟穴青蟹肠道与其池塘养殖环境中菌群结构存在着密切的相关性,但肠道菌群同时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其优势细菌种类与养殖环境中优势细菌种类无关。本研究旨在为拟穴青蟹健康养殖和微生态调控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49.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