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37篇
  免费   321篇
  国内免费   364篇
林业   149篇
农学   115篇
基础科学   265篇
  502篇
综合类   1420篇
农作物   59篇
水产渔业   171篇
畜牧兽医   2386篇
园艺   60篇
植物保护   95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110篇
  2022年   118篇
  2021年   209篇
  2020年   169篇
  2019年   216篇
  2018年   110篇
  2017年   169篇
  2016年   190篇
  2015年   174篇
  2014年   264篇
  2013年   305篇
  2012年   351篇
  2011年   369篇
  2010年   207篇
  2009年   282篇
  2008年   201篇
  2007年   249篇
  2006年   347篇
  2005年   232篇
  2004年   152篇
  2003年   125篇
  2002年   119篇
  2001年   89篇
  2000年   82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牛磺酸是一种具有广泛生物学功能的营养物质,它在畜牧业生产中的应用已引起人们的密切关注,成为当今研究的一个亮点。本文概述了牛磺酸的结构、性质、分布、合成代谢、生物学功能及其在蛋鸡生产中的研究应用进展,并指出了今后需解决的问题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2.
选用24头长白×荣昌杂交仔猪进行2×2因子的代谢试验,试验设2个有效磷水平(0.36%和0.26%)、2个植酸酶添加水平(0、750FTU/kg),共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设6个重复仔猪起始均重16.9kg,饲粮DE12.8MJ/kg,试验期2周。结果表明:饲粮添加植酸酶,仔猪平均日增重(ADG)、增重/kgW0.75(GPW)、F/G、增重/代谢能(GPM)、蛋白质物质价值(BV)、净蛋白效率比(PER)、钙消化率(CD)、钙沉积率(CR)、磷消化率(PD)和磷沉积率(PR)分别提高10.6%、7.2%、7.9%、7.7%、11.6%、6.7%、4.3%、4.9%、19.6%(P<0.01)、21.3%(P<0.01),每千克增重的饲粮成本(CPG)降低6.6%;植酸酶对仔猪血清理化指标无显著影响,但血清磷浓度趋于升高,血清钙、血清尿素氮浓度趋于降低。降低饲粮有效磷,ADG、GPW、F/G、GPM、BV、PER、PD和PR分别降低3.8%、3.3%、3.2%、4.6%、9.6%、3.2%、7.7%、6.9%,CD、CR和CPG分别增加11.1%、11.6%、3.0%(P>0.05)。  相似文献   
163.
畜禽内源氨基酸代谢及测定方法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源氨基酸的排泄量是计算饲料真可消化率以及析因法估计动物蛋白质、氨基酸需要量的重要参数。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内源氨基酸代谢以及测定方法学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特别是我国科技工作者在准确测定动物内源氨基酸代谢方面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64.
鸡鸭对饲料能量利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18周龄健康、体重基本一致的海兰褐佳蛋公鸡和北京Z系公鸭各48只,以Sibbald“真代谢能(TME)”法测定了公鸡和公鸭常用谷物、饼粕和油脂等3大类9种常用饲料的代谢能。结果表明:鸡和鸭对饲料能量利用存在明显的差异。AME除棉粕和玉米淀粉鸭与鸡差异不显著外(P>0.05),其余7种饲料AME鸭都比鸡高;TME玉米淀粉鸭与鸡差异不显著(P>0.05),其余8种饲料TME鸭都比鸡高。48h鸭内源能排泄量(113.10MJ)比鸡(88.88MJ)高(P<0.01)。并且饲料蛋白质含量越高,鸭和鸡饲料AME、TME值之间差异越大。  相似文献   
165.
将啤酒糟和麦芽根按不同比例袋装混贮,分别在30、60、90、120 d开袋取样进行感官评定,pH值、氨态氮、干物质、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及有机酸含量分析。结果表明:混贮时间和水分含量均对混贮效果有显著影响;混贮饲料在混贮前60 d各指标变化范围较大,60 d后变化范围较小,并逐渐趋于稳定状态;混贮饲料以含水量50%的袋装混贮效果最好,其次是60%、40%,70%最差。  相似文献   
166.
采用利血平建立北京鸭脾虚模型,观察健脾益气中药党参和白术对脾虚北京鸭十二指肠和空肠CCK、VIP、SS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脾虚组鸭十二指肠和空肠CCK、SSmRNA表达都显著(P<0.05、P<0.01)低于正常组;党参预防组、治疗Ⅱ组以及白术治疗Ⅱ组治疗效果均显著,可使十二指肠和空肠CCK、SSmRNA表达回复到正常水平。说明党参具有预防脾虚的作用,且单独高剂量(中药浓度2g/mL)使用党参和白术能达到治疗脾虚的目的,其作用机理是通过调节胃肠激素在体内的平衡达到治疗脾虚泄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7.
Resource recycling and the proper treatment of animal waste to reduce its environmental impact are currently important issues for the livestock industry. A microbial fuel cell (MFC), a new type of bioreactor, is expected to play roles in both waste‐water purification and energy recovery. However, the generation of electricity from cow waste has not yet been examined. In this study, using an MFC, we examined the possibility of generating electricity from dairy‐cow waste slurry, and analyzed the properties of the treated slurry as liquid manure for resource recycling. The MFC treatment of the slurry generated electricity in a dose‐dependent manner, and the maximum power output by the MFC from a 1 g of chemical oxygen demand/L slurry was 0.34 mW/m2. After the MFC treatment, 84% of the biological oxygen demand in the slurry was removed and three essential fertilizer elements (nitrogen, phosphorus, and potassium) were retained at 84, 70, and 91% levels, respectively. The amount of ammonia nitrogen in the slurry, as an element of fast‐release fertilizer, was increased by 1.9‐fold. Although the treated slurry displayed properties that made it preferable as liquid manure, further studies to improve the electrical power output by the MFC are required for practical use.  相似文献   
168.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检测食品中兽药残留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物性食品安全问题现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议题。动物性食品药残超标、安全性差的问题十分突出。建立一种准确、灵敏、可靠的分析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残留的方法刻不容缓。介绍了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应用于动物性食品中几种常见兽药残留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69.
7~10岁健康猕猴15只,随机分为Ⅰ、Ⅱ、Ⅲ组,每组5只,分别按照100、125、150mg/kg的剂量一次性静脉注射链脲菌素,连续观察血糖、血浆C肽和胰岛素浓度的动态变化,观察期15周.结果:与注射链脲菌素前比较,注射后1周,Ⅰ组猕猴血糖浓度明显升高,血浆C肽和胰岛素浓度显著下降(P<0.01),随后趋于正常水平,而Ⅱ、Ⅲ组猕猴血糖浓度明显升高并在随后的时间内持续维持在高水平,血浆C肽和胰岛素浓度持续维持在低水平(P<0.001),Ⅲ组动物至15周全部死亡.结论:按照125mg/kg的剂量一次性给猕猴静脉注射链脲菌素,可成功复制1型糖尿病动物模型,其维持高血糖和低胰岛素及C肽浓度至少15周.  相似文献   
170.
应用基因芯片检测动物性食品中主要致病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依据16SrDNA、23SrDNA上的恒定区和可变区设计7种致病菌的通用引物和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并对探针5’端进行氨基化修饰进行基因芯片共价结合,然后优化杂交反应液、芯片点样及后处理程序,研制出一种可同时检测动物性食品中7种主要致病菌的基因芯片。结果表明,7种致病菌的基因芯片杂交检测灵敏度可达10^2cfu/g,与经典传统检测方法及分子生物学、免疫学方法相比该方法特异性强,准确率高,可同时检测动物性食品中7种致病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