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281篇
  免费   15892篇
  国内免费   10981篇
林业   20732篇
农学   14722篇
基础科学   11818篇
  25927篇
综合类   86718篇
农作物   8779篇
水产渔业   6721篇
畜牧兽医   19314篇
园艺   5492篇
植物保护   8931篇
  2025年   49篇
  2024年   3551篇
  2023年   3835篇
  2022年   5278篇
  2021年   5670篇
  2020年   5874篇
  2019年   6687篇
  2018年   3894篇
  2017年   6438篇
  2016年   7918篇
  2015年   7010篇
  2014年   9798篇
  2013年   9732篇
  2012年   14157篇
  2011年   14376篇
  2010年   11397篇
  2009年   11206篇
  2008年   10076篇
  2007年   11679篇
  2006年   9958篇
  2005年   8107篇
  2004年   6306篇
  2003年   5419篇
  2002年   4109篇
  2001年   3653篇
  2000年   3321篇
  1999年   2626篇
  1998年   2256篇
  1997年   2022篇
  1996年   1869篇
  1995年   1873篇
  1994年   1667篇
  1993年   1418篇
  1992年   1290篇
  1991年   1075篇
  1990年   951篇
  1989年   857篇
  1988年   642篇
  1987年   430篇
  1986年   213篇
  1985年   94篇
  1984年   55篇
  1983年   32篇
  1982年   46篇
  1981年   48篇
  1980年   32篇
  1979年   31篇
  1978年   30篇
  1962年   19篇
  1955年   2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Randomly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 (RAPD) markers were used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two pigeonpea cytoplasmic genic male sterile (CMS) lines derived from crosses between the wild (Cajanus scarabaeoides & C. sericeus) and the cultivated species of Cajanus cajan. The male sterile (A) line and its maintainer (B) line could be easily differentiated with certain random primers. The two male sterile (288 A and 67 A)systems are based on C. scarabaeoidesand the other is based on C. sericeus could also be differentiated. Amplification product of 600bp amplified by primer OPC-11 was observed in both the cytoplasmic male sterile lines (288 A and 67A), which was absent in the maintainer lines (288 B and 67 B) and the putative R-line (TRR 5 and TRR 6). CMS lines, putative R lines, other cultivars and wild species under the study could be easily distinguished with the help of different primers. Dendrogram constructed based on the similarity index showed that considerable genetic variation exist sbetween CMS lines, two putative R line and wild species studied.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July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92.
汉中市野生兰科植物资源现状及保护开发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海龙 《北方园艺》2011,(9):100-102
汉中市共分布野生兰科植物34属57种,分别占到陕西省的87.8%和68.3%,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有兰属中的春兰和惠兰、独蒜兰属的独蒜兰,具有较高药用价值的有传统贵重中药天麻、白芨等。汉中市野生兰科植物总体资源量大、分布广,有着悠久的兰科植物栽培和开发利用历史,但近年来由于盗挖滥采现象较为严重,建议加强保护,建立野生兰科植物基因库,并加强人工栽培进行开发性的保护。  相似文献   
93.
牛背梁自然保护区在秦岭地区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环境保护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与作用。本文在对影响牛背梁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描述分析的基础上,对其保护管理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4.
常规灌溉条件下自根和嫁接黄瓜灌溉水分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常规灌溉条件下,日光温室冬春茬和秋冬茬生产中,嫁接和自根黄瓜灌溉水分配状况。结果表明,二茬口试验中灌溉水分配量顺序均为土壤渗漏>植株蒸腾>土壤蒸发>土层贮水。其中,冬春茬灌溉水的分配比例为土壤渗漏44.3%、植株蒸腾35.4%、土壤蒸发15.7%、土层贮水4.6%;秋冬茬灌溉水分配比例为土壤渗漏49.6%、植株蒸腾29.7%、土壤蒸发13.9%、土层贮水6.8%。受根系分布状况和温室光温条件的影响,冬春茬土壤渗漏的比例低于秋冬茬,植株蒸腾与土壤蒸发的比例高于秋冬茬。冬春茬和秋冬茬嫁接黄瓜与自根黄瓜相比,土壤渗漏量分别低8.4%和3.4%,土壤蒸发量分别低12.0%和1.0%,蒸腾量分别高15.3%和4.0%,因此嫁接是一种有效的节水措施。  相似文献   
95.
通过建立等壳水电站的非溢流坝段的准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了坝体排水管和排水廊道、上下游防渗层、坝基灌浆帷幕、坝基排水管和排水廊道等,对正常蓄水位工况下坝体、坝基的渗流总水头、压力水头、渗透比降、坝基扬压力分布及渗流量进行了计算分析,验证了坝体和坝基的防渗排水措施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96.
水电站进水塔结构的安全直接关系到整个电站的安全和效益。采用三维有限元法分别建立了实体单元模型和梁单元与实体单元混合模型,开展了静、动力分析研究,对两种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水电站进水塔采用两种模型计算的结果呈现出相同的规律。水电站进水塔结构分析可采用以实体单元模拟的成果作为结构分析的基础,在前部拦污栅框架部分的内力分析和配筋计算上以梁系与实体联合模拟的成果作为有效补充,为工程设计提供更为科学合理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7.
唐世斌  战昭  钟琦 《中国园艺文摘》2013,(10):97-100,F0002
从概述广西园博会与园博园出发,对入口空间的含义、构成入口空间的形态要素进行阐释,对园博园城市展园入口空间范围进行界定,介绍调查研究对象与方法;在此基础上,对广西园博园城市展园入口空间构成所主要涉及的形态要素,如植物、建筑、景墙、雕塑、小品、铺装等进行调查统计、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98.
种子老化是影响种子生产和储藏的重要因素,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已成为影响种子活力中最具威胁性的因素之一。老化种子的检测以及种子老化后发芽情况的鉴定对种子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常用的检测手段都是一次性、破坏性的。因此,一种快速、无损的种子老化和发芽检测方法不仅是研究的需要,也是种子行业进行种子检测分选所急需的。利用多光谱成像技术,采集紫花苜蓿种子的形态和光谱特征数据,利用LDA(线性判别分析)、SVM(支持向量机)和nCDA(归一化标准判别分析)3种多元分析方法,对不同老化程度苜蓿种子及其发芽情况分别进行分类和预测。结果表明,不同老化程度种子平均光谱反射率在470~660 nm处出现了明显的区别。LDA可以区分老化种子和未老化种子(准确度93.0%~97.7%),也可以区分不同老化程度的种子(准确度75.3%~91.7%),且均高于SVM的分类结果(准确度分别为92.4%~94.9%和68.7%~78.8%);nCDA对老化种子进行区分的准确度高达88%~98%。同时,LDA可以准确预测发芽种子和不发芽种子,准确度可达98.7%,高于SVM的92.1%;nCDA预测老化种子发芽准确度达到了90%~99%。本研究证明了多光谱成像与分析技术不仅可以区分老化种子,也可以预测种子的发芽。上述结果证实多光谱成像技术结合多元分析为高效无损检测苜蓿种子活力提供了新途径,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
为了解中国土壤中残留农业面源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及其特征,以前郭灌区典型灌域为研究对象,通过10组试验处理与小区田间试验,在不同深度提取水样,进行水质观测和数据处理,主要对铵氮、硝氮以及磷酸盐在土壤剖面上的迁移转化规律展开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各试验小区表层水的氨氮浓度在施肥后的一段时间内有一个峰值出现,并随后呈现衰减趋势,在灌水量和施肥量越大的情况下,随水向下迁移的铵氮量越大(灌水量NI处理比SI处理多2.2 kg/hm2,施肥量NF处理比SF处理多1.5 kg/hm2),在施肥越均匀的情况下,随水向下迁移的铵氮量越小(F1处理比F2处理少0.7 kg/hm2);各试验小区表层水的硝氮浓度具有与铵氮相似的变化趋势,在灌水量越大、施肥量越大及施肥越不均匀的情况下,进入地下水的硝氮量皆越大(灌水量NI处理比SI处理多1.12 kg/hm2,施肥量NF处理比SF处理多0.55 kg/hm2,施肥比例F1处理比F2处理多0.4 kg/hm2),对地下水造成的污染也越大;各试验小区表层水的磷酸盐浓度在第一次施肥(底肥)呈现一个极大的峰值,然后迅速回落并持续稳定在一个较小的水平内(不超过2.5 mg/L)。  相似文献   
100.
Summary It was established by weak ion exchange resin chromatography that 17 amino acids in proteins and 15 free amino acids account for almost all of the amino acids present in the leaves of evergreen oak (Quercus ilex L.) in four different stages of decomposition. No significant change in the amounts of these amino acids was observed in the course of decomposition. The amino acid content of evergreen oak leaves is comparable to that in pine needles and beech leav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