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37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4篇
  38篇
综合类   77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3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51.
榆林地区植被指数动态变化及其对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榆林地区是中国典型生态脆弱区,植被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较为敏感。以榆林地区2000—2015年MODIS NDVI为基础,结合气温、降水数据,利用线性趋势法、相关系数、偏相关系数及缓冲区方法,分析了区域NDVI(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动态变化及其对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响应,结果表明:(1)榆林地区总体上NDVI较小,植被覆盖水平较低。2000—2015年NDVI以每年0.009 6的线性速率递增,空间上主要表现出线性增加趋势,占总面积的97.06%,减少趋势面积较小且主要与人类活动有关,分布在区域西南部山区、城镇附近及中、东部的河流谷地。(2)相关分析表明,榆林地区NDVI与气温以负相关为主,而与降水以正相关为主,反映出干旱、半干旱地区水分是植物生长的主导因子。(3)NDVI变化过程反映出人类活动范围中,市级行政中心缓冲区人类活动强度高于县级行政中心缓冲区。市级行政中心缓冲区范围可划分为5 km以内受人类活动剧烈影响区域、5~9km受人类活动影响递减区域和9 km以外未受人类活动影响区域。  相似文献   
52.
榆林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当前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介绍了榆林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的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以期为榆林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3.
黑登照 《农业科学研究》2007,28(4):84-86,93
通过对榆林市瓜菜产业的深入调查研究,摸清了现状,发现了问题,提出了思路,制定了措施.调查发现,长城沿线应以发展外向型无公害辣椒、洋葱、西瓜、甜瓜为重点;210国道沿线和城郊工矿区应以发展设施瓜菜(茄果类、瓜类、叶菜类)为重点.  相似文献   
54.
本文初步探讨广西玉林野生稻种质资源原位保护区生态学问题,为做好野生稻资源原生境保存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5.
为了解近年来广西玉林市规模猪场主要病毒性疫病的流行动态和免疫保护水平,分析疫情流行趋势和暴发风险,对2016—2019年采集自玉林市规模猪场284个场次的6954份血清样本,以及113个场次的1539份临床健康猪组织样本、249个场次自主送检的536份病死猪组织样本,进行猪瘟病毒(CSF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伪狂犬病病毒(PRV)抗体和抗原检测,并对结果进行时间和区间分析。结果显示:2016—2019年,规模化猪场CSFV、PCV2、PRV-gB场群平均抗体阳性率以及个体平均抗体阳性率均在70%以上;PRRSV抗体阳性率总体偏低,但2019年抗体阳性率超过90%。北流市CSFV场群及个体抗体阳性率最低,与其他地区有差异(P<0.05);北流市、福绵区、玉州区的PRRSV场群抗体阳性率未超过70%,低于其他地区(P<0.05);各地区间PCV2抗体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福绵区PRV-gB抗体阳性率(<70%)与其他地区相比最低(P<0.05);在健康屠宰猪群及病死猪群组织样品中均检出上述4种病原,其中PRRSV、PCV2病原阳性检出率较高。结果表明,玉林市规模化猪场上述4种疫病的免疫抗体保护水平总体较高,但部分地区抗体水平偏低,且均存在猪群带毒现象,尤其是PRRSV、PCV2,存在疫病暴发风险。结果提示,各县(市、区)要根据本地养殖及疫病监测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计划,加强综合防控与监测,防止上述猪群疫病的发生与流行。本研究调查了广西玉林市猪群主要病毒性疫病的免疫保护水平及其病原流行特点,为该地区此类疫病防控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56.
荒漠化重建地区土壤有机碳动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土壤有机碳(Soilorganiccarbon,SOC)是反映土地荒漠化的重要指标。本研究以陕西省榆林市为例,开展小区域沙漠化重建地区SOC动态的实证研究。SOC数据来源于1982年土壤普查和2003年重复采样,土样的采集、分析和统计方法分别为土钻取土法、重铬酸钾氧化法、吸管法和面积加权法。研究结果表明:SOC含量与粗砂粒显著负相关(R=-0.50,a=0.01),与粘粒显著正相关(R=-0.45,a=0.05),20年间土壤颗粒细化趋势比较明显;20年间原始剖面、1m深和耕层SOC含量、密度和储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对人类活动最敏感的耕层土壤变化最显著,SOC含量、密度和储量分别增加了0.55g/kg,0.15kg/m2,10.07GgC。该研究结果表明防风固沙、可持续性农耕等措施会卓有成效地促进土地沙漠化的恢复和重建。  相似文献   
57.
防沙治理必须坚持可持续性、依法治沙、政府投资与群众的积极性相结合,创造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防沙治沙策略。  相似文献   
58.
陕西省榆林市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榆林位于生态脆弱区,其气候变化对环境有重要意义。利用陕西省榆林市12个县(区)1980-2006年的气温、降水资料,通过趋势分析、聚类分析对榆林市县域气候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同时探讨了Bp神经网络在时间序列气候预测中的应用。结果表明:榆林市各县(区)气温在波动中上升,除佳县定边增温不明显外,其余各区县增温趋势明显。降水变化特征较复杂,但全市总体呈减少趋势。利用改进的Bp算法在榆林市县域气候预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气温变化预测的误差在1-7%之间,降水变化预测的误差在10-20%之间。  相似文献   
59.
榆林市可持续发展核心问题识别及模式策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索榆林地区可持续发展建设方式,为资源密集型地区持续发展建设提供帮助.文中基于系统工程思想,运用综合分析与逻辑归纳相结合的方法,从地区发展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相互耦合人手,系统地分析了榆林地区可持续发展模式建立的核心问题和基本发展链条的设置.认为榆林地区可持续发展建设需要以经济发展向社会、生态领域扩散为指导思想,把握产...  相似文献   
60.
为陕西榆林风沙草滩区筛选出适宜种植并能大面积推广的优良品种,对引进的19种紫花苜蓿的株高、生物量和叶茎比等农艺性状进行比较。研究表明:株高以骑士丁(87.67 cm)显著最高,三得利(47.33 cm)显著最低;主根直径以WL168(5.95 mm)显著最大,Bara 416(3.48 mm)显著最低;生物量鲜重以421Q、威纳尔和啊迪娜显著最高;生物量干重则以康赛、啊迪娜和WL319紫花苜蓿品种显著最高;WL319、游侠和WL343紫花苜蓿的叶茎比显著高于其它16个品种。综上表明,WL319的干草产量、叶茎比及株高几个指标均表现良好,更适宜在榆林风沙草滩区种植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