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08篇
  免费   311篇
  国内免费   421篇
林业   712篇
农学   703篇
基础科学   295篇
  625篇
综合类   4086篇
农作物   619篇
水产渔业   393篇
畜牧兽医   572篇
园艺   405篇
植物保护   230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143篇
  2021年   219篇
  2020年   208篇
  2019年   300篇
  2018年   156篇
  2017年   260篇
  2016年   306篇
  2015年   263篇
  2014年   419篇
  2013年   469篇
  2012年   618篇
  2011年   578篇
  2010年   417篇
  2009年   454篇
  2008年   461篇
  2007年   486篇
  2006年   461篇
  2005年   342篇
  2004年   305篇
  2003年   198篇
  2002年   188篇
  2001年   188篇
  2000年   166篇
  1999年   178篇
  1998年   138篇
  1997年   126篇
  1996年   102篇
  1995年   67篇
  1994年   89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为了研究太阳辐射对浮顶油罐温度场的影响,有必要掌握受太阳辐射影响原油在浮顶油罐中的温度变化规律.通过分析浮顶油罐与环境换热过程,建立2×104 m3 浮顶油罐的三维模型,对一天内浮顶油罐油品及罐壁的温度变化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以太阳辐射为主的环境变化影响下,浮顶油罐的近壁面和浮盘处会产生温度梯度较大的高温油层,深...  相似文献   
92.
二十碳五烯酸甲酯标准样品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深海鱼油为基础原料,将其皂化水解为游离脂肪酸,经尿素—甲醇包合粗分离后,以硫酸—甲醇甲酯化,再经硝酸银—硅胶柱层析精分离,得到高纯度的二十碳五烯酸甲酯标准物质。经定值检测,确定其化合物纯度≥98%。  相似文献   
93.
二氯吡啶酸在油菜及土壤中的残留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除草剂二氯吡啶酸在油菜及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量。结果表明:在油菜和土壤上喷施质量分数75%的二氯吡啶酸可溶性粒剂(有效成分338 g/hm2),测出油菜和土壤中的原始沉积量分别为5.63~6.75 mg/kg和0.47~0.48 mg/kg,半衰期为8.49~10.11 d和3.76~4.74 d。对油菜施药1次,施药后45 d测得油菜上残留量为0.15~0.17 mg/kg。  相似文献   
94.
试验研究了不同生态区域种植的不同类型大豆品种脂肪和蛋白质的相对积累规律。结果表明:吉林省不同生态区域不同类型大豆品种脂肪和蛋白质的相对积累规律不同。中东部湿润区不同类型品种脂肪相对积累规律基本相似,从鼓粒盛期开始,脂肪含量随着鼓粒天数的增加而增加直至成熟;蛋白质相对积累趋势不同,高蛋白品种蛋白质含量随鼓粒天数的增加而增加直至成熟,或成熟时略降低;高产和高脂肪品种在鼓粒盛期蛋白质含量高(40%~42%),此后随着鼓粒天数的增加而降低直至成熟。中南部半湿润区,不同类型品种间脂肪和蛋白质相对积累趋势不同。高脂肪品种不同年份间脂肪和蛋白质相对积累趋势不一致。高蛋白品种不同年份、不同品种间脂肪和蛋白质相对积累规律一致,高蛋白品种脂肪相对积累随着鼓粒天数增加而降低,鼓粒盛期后10~20 d达到较低水平,脂肪含量为17%~19%,成熟时又明显回升;蛋白质相对积累随着鼓粒天数增加而增加,到鼓粒盛期后约10 d达到最大值45%,成熟时又明显降低。高产品种脂肪和蛋白质相对积累没有明显趋势。  相似文献   
95.
选用36个菜用大豆品种(早熟品种8个,中熟品种14个,晚熟品种14个),在其荚果发育过程中分期取样,对不同时期鲜豆粒的蛋白质、游离氨基酸、脂肪、淀粉和可溶性糖、Vc等生化物质的含量及百荚鲜重进行了系统测定,分析其积累规律,进而确定不同熟期菜用大豆品种的适宜采收期.结果表明:早熟品种的适宜采摘期为花后35 d左右,中熟品种为40 d左右,晚熟品种为45 d左右.  相似文献   
96.
二步法催化高酸值大豆油制备生物柴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两步法催化高酸值大豆油制备生物柴油.第一步在固定床反应器中,以002CR型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高酸值大豆油中游离脂肪酸和甲醇酯化生成脂肪酸甲酯(生物柴油);然后用氢氧化钾催化油中的甘油三酯和甲醇进行酯交换.结果表明,最佳酯化条件为:醇酸摩尔比2:1,反应温度60℃,进耕速度3 mL/min.该条件下大豆油酸值可降至1 mgKOH/g以下.酯交换条件为:催化剂用量1.5%,醇油摩尔比6:1,反应温度65℃.产品技术指标达到我国0#柴油(GB252-1994优级品)的要求.  相似文献   
97.
油茶是亚热带地区重要的木本油料作物,近年来随着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和集约化经营,病虫害问题日益严重,对油茶的产量和品质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本研究通过野外调查、文献查阅、种类鉴定等工作,整理了21种油茶主要害虫的形态特征、生物学习性、为害特点、防治措施等信息,并拍摄相应害虫及为害状的高清照片1 600张。采用Lucid智能诊断系统,构建Fact Sheet Fusion基础信息数据库,并针对多途径检索方式提取害虫"为害方式"、"为害部位"、"为害高峰期"、"形态特征"等4个1级特征组,以及10个2级特征和18个3级特征,共组成102个特征状态,构建了油茶害虫的快速诊断系统。在此基础上,转换得到基于Android系统的手机应用APP,为林农和森防一线工作者对油茶害虫快速识别和防治提供便捷服务,从而促进油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8.
抗白粉病胡麻种质资源田间鉴定与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粉病目前已成为影响胡麻产量和质量最常见的病害之一, 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控病害最经济环保的有效措施, 然而抗病亲本材料的缺乏已成为制约抗病品种选育的关键因素。为筛选出抗白粉病胡麻材料, 本研究在田间自然感病的条件下, 采用病情指数法对300份国内外胡麻种质资源材料进行了抗白粉病鉴定和评价。结果表明, 所有供试材料均程度不同地感染胡麻白粉病, 无免疫材料, 仅有5份材料为中抗; 其余295份均为感病材料, 其中8份材料中感, 52份材料感病, 235份材料高度感病。本研究可为抗白粉病胡麻品种的培育及相关抗病基因的发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
为分析钾肥种类和施钾时期对油葵产量以及品质的影响,选取油葵杂交品种陇葵杂3号,采用2因素3水平(2个钾肥种类:氯化钾(F1)、硫酸钾(F2);3个施钾时期:全部种前基施(T1)、 50% 基施+50%现蕾期追施(T2)、 25%基施+50%现蕾期追施+25%花期追施(T3))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于2014-2016年在甘肃省景泰条山农场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KCl和K2SO4这两个钾肥品种的盘径、千粒重、粗脂肪含量、产油量、亚麻酸含量间没有明显的差异。与施用K2SO4相比,施用KCl的产量在2014年显著增加,F1T2的产量较F2T2增加了4.96%,F1T3较F2T3增加了4.06%。出仁率、油酸含量在2015年和2016年显著增加,F1T1的出仁率较F2T1在2015年和2016年分别增加了1.50%、2.99%,F1T2的出仁率较F2T2在2015年和2016年分别增加了1.76%、19.7%;2015年F1T2的油酸含量较F2T2增加了5.92%;2016年F1T3的油酸含量较F2T3增加了9.09%。粗蛋白含量在2014年和2016年显著降低,F2T3的粗蛋白含量较F1T3在2014年和2016年分别增加了9.95%、8.87%。粗蛋白产量在2016年显著降低,F2T3的粗蛋白产量在2016年较F1T3增加9.29%。亚油酸含量在2015年和2016年显著降低, F1T3的亚油酸含量较F2T3在2015年和2016年分别增加了3.17%和3.03%。施钾时期对油葵的盘径、亚麻酸含量没有显著影响,但对油葵的千粒重、出仁率、产量、蛋白质含量、蛋白质产量、粗脂肪含量、产油量、油酸、亚油酸影响显著。钾肥的最佳施用时期为基施。油葵产量与盘径、千粒重、出仁率均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油酸和亚油酸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0.
王玮  郭利朋 《河北农业科学》2007,11(1):111-112,124
以现代医学和营养学理论为依据,研究了以马齿苋为主要原料,生产具有保健作用的马齿苋蔬菜纸的加工方法,着重研究了护色和粘结剂的使用条件,并通过试验确定出最佳生产工艺和配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