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8篇
  免费   118篇
  国内免费   49篇
林业   57篇
农学   69篇
基础科学   7篇
  76篇
综合类   617篇
农作物   65篇
水产渔业   12篇
畜牧兽医   91篇
园艺   76篇
植物保护   23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89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一株产胶霉菌素菌株的ARTP诱变及筛选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试验旨在选育出胶霉菌素高产菌株,以胶霉菌素产生菌TY-009为初始菌株,利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诱变技术对产胶霉菌素的绿色木霉菌株进行诱变处理,并设置时间梯度,检测不同处理时间样品的胶霉菌素产量。通过平板筛选以及摇瓶复筛选出8株正突变菌株,其中产率最高达到0.86 mg/m L,较初始菌株的产率提高了45.76%。ARTP诱变方法快速、高效,对绿色木霉菌株的诱变效果良好,在提高胶霉菌素产量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2.
Quantification of the interactive effects of nitrogen (N) and water on nitrate (NO3) loss provides an important insight for more effective N and water management. The goal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irrigation and nitrogen fertilizer levels on nitrate-nitrogen (NO3-N) leaching in a silage maize field. The experiment included four irrigation levels (0.7, 0.85, 1.0, and 1.13 of soil moisture depletion, SMD) and three N fertilization levels (0, 142, and 189 kg N ha−1), with three replications. Ceramic suction cups were used to extract soil solution at 30 and 60 cm soil depths for all 36 experimental plots. Soil NO3-N content of 0-30 and 30-60-cm layers were evaluated at planting and harvest maturity. Total N uptake (NU) by the crop was also determined. Maximum NO3-N leaching out of the 60-cm soil layer was 8.43 kg N ha−1, for the 142 kg N ha−1 and over irrigation (1.13 SMD) treatment. The minimum and maximum seasonal average NO3 concentration at the 60 cm depth was 46 and 138 mg l−1, respectively. Based on our findings, it is possible to control NO3 leaching out of the root zone during the growing season with a proper combination of irrigation and fertilizer management.  相似文献   
23.
研究木霉菌T23、Ta22菌株对甜瓜枯萎病菌的拮抗作用和T23、Ta22二者复合处理对甜瓜枯萎病的室内及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T23与Ta22对枯萎病菌拮抗系数都很高,二者复合处理对甜瓜枯萎病的田间相对防效可达79.00%。  相似文献   
24.
针对目前移栽机中苗盘输送机构定位精度低、冲击大、调整不便、智能化程度低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ds PIC30F5015和Lab VIEW的苗盘自动输送机构控制系统。采用伺服电机作为动力源,并用光电编码器采集伺服电机转速,设计了以高性能微控制器ds PIC30F5015为核心的硬件系统。采用模块化程序设计思想,在MAPLAB IDE开发环境下,开发了下位机软件;采用Lab VIEW平台开发了上位机控制软件。在苗盘自动输送试验台上进行了位置控制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苗盘定位误差小于0. 32mm,相对误差小于0. 5%。该系统运行稳定,响应速度快,控制精度高,能够满足苗盘自动输送和精确定位的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25.
国内外降雨侵蚀力简易计算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降雨是引起土壤侵蚀的主要动力 ,用 EI30 指标度量。计算 EI30 时 ,需要降雨过程资料 ,而且计算繁琐和费时 ,为此 ,很多学者采用常规降雨资料计算降雨侵蚀力的简易算法。它们往往利用区域资料经验拟合求得 ,如要推广使用 ,需要进行验证。利用我国 10个气象站降雨过程和常规降雨资料 ,通过对国内外 9种比较有代表性的多年平均年降雨侵蚀力简易计算方法的比较 ,建议采用年雨量的指数函数形式作为估算我国多年平均年降雨侵蚀力的简易计算方法。为保证计算结果的区域稳定性 ,应分不同区域进行拟合。  相似文献   
26.
转Bt基因抗虫棉中棉所30的碳、氮代谢特征   总被引:19,自引:5,他引:19  
本试验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了转Bt基因抗虫棉中棉所30的碳、氮代谢特征,于各主要生育期测定了棉株地上部营养器官的全N、非蛋白质N和可溶性糖及淀粉含量.研究结果表明,与轮回亲本中棉所16相比,中棉所30苗蕾期的C/N较低,非蛋白质N含量较高,N代谢比较旺盛;初花期至盛花期的C/N则较高,C代谢明显加强;进入结铃早期,中棉所30叶片中可溶性糖、淀粉及营养体中非蛋白质N的含量均下降,反映出其"根源”和"叶源”的功能已减弱,表现出早衰迹象.为了改善转Bt基因抗虫棉中棉所30的生育状况,提高其产量和品质,"促源”是根本.  相似文献   
27.
转 Bt基因棉中棉所 30第 I期 (1 998年 7月2 5~ 2 6日开花 )棉铃花后 1 0 d的体积和单铃重分别较轮回亲本中棉所 1 6增加 8.57%和 1 1 .88% ,表明其库强度较高 ;而第 II期 (8月 3~ 5日开花 )和第 III期 (8月 1 2~ 1 4日开花 )棉铃的早期 (铃龄 1 0 d前 )及各期棉铃的中后期 (铃龄 1 0 d后 )体积和单铃重均低于中棉所 1 6,并且其瘪子数随开花期推延快速增加 ,反映了该品种源器官供应能力的不足。中棉所 30棉铃纤维对同化产物的竞争力较强 ,每饱子纤维数、每饱子皮棉重、每铃皮棉重和衣分基本上极显著或显著高于中棉所 1 6,而铃壳和种子的物质积累减少 ,铃壳比例、饱子数、饱子重和子指降低 ,瘪子数上升  相似文献   
28.
现有的6PSD30—1型电子控制喷油泵试验台,其电气控制部分电路采用大量分立电子元件,且元件大多老化、损坏,处于闲置状态。现对其进行技术改造,以8031单片机为核心,对喷油泵试验台的喷油计数和主轴转速进行控制。改造后的试验台,省去由大量分立元件组成的单元环节,减少焊接点,大大提高了工作可靠性、检测精度和效率,使用、维护和修理方便。  相似文献   
29.
陈敏  唐治德 《湖南农机》2011,(11):30-31
文章主要介绍以dsPIC30F5011单片机在风机监控分站中的应用。风机监控分站对风机监控系统中各个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在线监控,确保风机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30.
几种拮抗菌对杨树烂皮病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richoderma3个菌株及Chaetomium sp.与杨树烂皮病菌(Cytospora chrysosperma)的对峙培养试验的结果表明:试验中采用的Trichoderma viride1,Trichoderma viride2,Trichoderma harzianum及Chaetomium sp.对杨树烂皮病菌都有一定的抑制效果,其中Trichoderma viride1对病原菌的相对抑制效果最好,且其相对抑制效果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长,在74h时达到最高,抑制率可达到64.55%;其相对抑制效果也达到最大,为11.49;其它3个菌株的相对抑制效果在对峙培养74 h时也达到最大,介于1.77~4.15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