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80篇 |
免费 | 32篇 |
国内免费 | 29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2篇 |
农学 | 274篇 |
基础科学 | 5篇 |
107篇 | |
综合类 | 263篇 |
农作物 | 134篇 |
畜牧兽医 | 92篇 |
园艺 | 1篇 |
植物保护 | 53篇 |
出版年
2023年 | 7篇 |
2022年 | 11篇 |
2021年 | 16篇 |
2020年 | 27篇 |
2019年 | 24篇 |
2018年 | 22篇 |
2017年 | 34篇 |
2016年 | 34篇 |
2015年 | 38篇 |
2014年 | 20篇 |
2013年 | 63篇 |
2012年 | 49篇 |
2011年 | 48篇 |
2010年 | 40篇 |
2009年 | 48篇 |
2008年 | 38篇 |
2007年 | 53篇 |
2006年 | 58篇 |
2005年 | 31篇 |
2004年 | 24篇 |
2003年 | 15篇 |
2002年 | 16篇 |
2001年 | 16篇 |
2000年 | 19篇 |
1999年 | 18篇 |
1998年 | 16篇 |
1997年 | 21篇 |
1996年 | 7篇 |
1995年 | 15篇 |
1994年 | 20篇 |
1993年 | 16篇 |
1992年 | 11篇 |
1991年 | 14篇 |
1990年 | 11篇 |
1989年 | 13篇 |
1988年 | 12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4篇 |
1984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77年 | 1篇 |
195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植酸是一种抗营养因子。传统的用三氯化铁沉淀植酸的化学分析法费时费工,不能满足饲料工业发展的需要。为了寻求快速检测饲料中植酸磷(简称P.P.)含量的手段,本试验运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简称 NIRS),分别以植酸磷含量较高的米糠饼和植酸磷含量较低的高粱为样品,对这两种饲料的化学分析法测值与近红外光谱法测值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用48个米糠饼样品和50个高粱样品进行定标,相关系数(R,下同)分别为0.901和0.890,残余标准差(RSD,下同)分别为0.06和0.03;另用不参与定标的25个米糠饼样品和21个高粱样品对定标结果进行检验,R 分别为0.803和0.917,RSD 分别为0.07和0.02。NIRS 法的分析精度基本上可以达到化学分析法的要求。作者认为,达项技术作为饲料中 PP 含量快速分析的手段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3.
老化处理对几种牧草种子乙烯释放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探讨了不同老化处理对紫花苜蓿、光叶紫花苕、老芒麦和苏丹草种子萌发过程中乙烯释放量的影响 ,及乙烯释放量和发芽率的关系。结果表明 :35℃高温、10 %种子含水量条件下 ,不同贮藏时间的老化处理对 4种牧草种子乙烯释放量有显著影响 ,所有供试种随种子劣变 ,乙烯释放量下降 ,且释放高峰推迟。在测定期内 (2 2 h) 2种豆科牧草种子乙烯释放量和高峰出现的时间分别高于和早于 2种禾本科牧草 ;未处理种样平均每百粒种子乙烯释放总量 ,按供试种样计算为光叶紫花苕 (56 .0 nl) >紫花苜蓿 (2 0 .0 nl) >苏丹草 (17.4 nl) >老芒麦(10 .7nl) ,而按发芽种子计算为光叶紫花苕 (6 7.5nl) >紫花苜蓿 (2 5.8nl) >老芒麦(2 2 .3nl) >苏丹草 (2 0 .2 nl)。 4种牧草种子乙烯释放量与发芽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 (p<0 .0 5) ,其决定系数 (r2 )从高自低依次为紫花苜蓿 0 .980、光叶紫花苕 0 .96 0、老芒麦 0 .952和苏丹草 0 .94 1。 相似文献
4.
高粱抗蚜基因的遗传分析和SSR标记定位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高粱蚜是高粱生产中的一种毁灭性害虫,利用植物的固有抗性是防治害虫的最有效途径。经多年杂交选育获得1个对高粱蚜免疫的高粱品种“河农16”,用其作亲本与感蚜品系“千三”进行杂交,对亲本、F1、F2抗蚜性鉴定表明,“河农16”和F1对蚜虫表现高抗,F2抗感分离符合3∶1,该抗蚜性受一对基因控制,表现出显性遗传。用已定位到连锁群上的微卫星标记和分离群体分析法,对抗蚜基因进行了连锁分析,发现1个与抗蚜基因连锁的微卫星标记(SSR标记),与抗蚜基因的遗传距离为8.7 cM。该标记位于第9连锁群上,因而将该基因初步定位于第9连锁群。 相似文献
5.
种植方式与种植密度对大力士高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用裂区设计,研究了大力士高粱在16种不同种植密度、3种种植方式下,产草量、生产速度、茎叶比、茎粗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撒播密度为18 kg/hm2、条播为22.5 kg/hm2、穴播为28.5 kg/hm2时达到最高产量;生长速度在第53-55 d时最高,达5.7 cm/d;茎叶比随着产量的增加逐渐减少;茎粗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而有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香豆素为黄花草木樨(Melilotus officinalis)水浸提液的主效化感物质,能抑制多种杂草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为探明香豆素的化感抑草作用机理,本研究采用室内培养、生物检测的方法,研究了简单香豆素水溶液对苏丹草(Sorghum sudanense)种子萌发及其幼苗生长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并采用透射电镜观察了苏丹草幼苗根和茎的超微组织结构。结果表明,20~100μg·mL~(-1)香豆素水溶液能够显著抑制早期苏丹草种子的萌发(P0.05),且随浓度升高抑制作用增强,能够显著抑制苏丹草根伸长,随处理时间的延长和浓度的升高其抑制作用也增强,根变粗扭曲,而对茎长的影响存在浓度效应和时间效应,在4d时,20~100μg·mL~(-1)浓度的香豆素水溶液均促进茎长,6和8d则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与加蒸馏水的对照组相比,100μg·mL~(-1)香豆素溶液处理显著(P0.05)提高了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并降低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对过氧化物酶(POD)抑制作用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香豆素处理显著(P0.05)提高了可溶性糖的含量,同时显著(P0.05)降低了叶绿素的含量;在香豆素处理下,淀粉含量先降低后升高,吲哚乙酸氧化酶(IAAO)活性仅在第4天时低于对照组。香豆素水溶液破坏了苏丹草根细胞的超微结构,出现液泡体积变大,细胞器数量和种类减少的现象,细胞核的核膜发生明显的歪曲,细胞核变小甚至消失;香豆素水溶液处理下的苏丹草幼苗叶绿体内淀粉粒数目显著(P0.05)增加,体积变大。以上结果显示,100μg·mL~(-1)的香豆素水溶液可以通过改变苏丹草抗氧化酶系统、增加渗透调节物质、降低叶绿素含量、影响酶活性以及破坏细胞超微结构等途径调节苏丹草的生长。 相似文献
7.
苏丹草与高粱染色体核型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去壁低渗火焰干燥法对4个苏丹草和6个高粱品种的核型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苏丹草和高粱体细胞染色体数均为20(2n=20);苏丹草品种均为1A核型,并具有1对随体染色体,其中1、2号品种的第2对染色体为近中间着丝点染色体,3、4号品种为中间着丝点染色体;高粱品种除5号为1A核型、中间着丝点染色体外,其余的5个品种为2A或2B核型,且都有1或2对近中间着丝点染色体,9号品种还出现1对近顶端着丝点染色体;高粱8、9号品种各观察到1对随体染色体。染色体数量分析表明,第1到第10对染色体长短臂的绝对长度、相对长度以及绝对全长在苏丹草和高粱2类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因此,苏丹草和高粱的遗传差异不在染色体长度上。 相似文献
8.
9.
Summary The polypeptide composition of Fraction-1-Protein (F1P) from rice × sorghum, rice × wheat hybrids and their respective parents have been analyzed by a microelectrofocusing method. The large sub-unit (LSU) is composed of three polypeptides and the small sub-unit (SSU) of two polypeptides in rice and sorghum parents and rice × sorghum hybrids. Similarly, LSU is composed of three polypeptides in the rice and wheat parents and rice × wheat hybrids. Two polypeptides occur in the SSU of rice parent and rice × wheat hybrids where as only one polypeptide in the wheat parent. These polypeptides also differ in their isoelectric points. Based on the previous reports of F1P inheritance in hybrids in other crops, F1P analysis of rice × sorghum and rice × wheat hybrids does not seem to be an important marker to identify such intergeneric hybrids. Since this is first such report of F1P inheritance in hybrids between distantly related plants, its implication in different modes of inheritance are discussed.Abbreviations F1P
Fraction-1-Protein
- IEF
Isoelectric focusing
- pI
Isoelectric points
- LSU
Large sub-unit
- RuBPCase
Ribulose 1,5-Bisphosphate Carboxylase-oxygenase
- SSU
Small sub-unit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