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82篇
  免费   602篇
  国内免费   919篇
林业   89篇
农学   480篇
基础科学   7篇
  160篇
综合类   3276篇
农作物   340篇
水产渔业   637篇
畜牧兽医   5721篇
园艺   426篇
植物保护   1367篇
  2024年   122篇
  2023年   148篇
  2022年   345篇
  2021年   396篇
  2020年   406篇
  2019年   423篇
  2018年   233篇
  2017年   353篇
  2016年   478篇
  2015年   464篇
  2014年   551篇
  2013年   548篇
  2012年   808篇
  2011年   810篇
  2010年   672篇
  2009年   614篇
  2008年   566篇
  2007年   707篇
  2006年   577篇
  2005年   449篇
  2004年   309篇
  2003年   330篇
  2002年   241篇
  2001年   281篇
  2000年   273篇
  1999年   222篇
  1998年   167篇
  1997年   130篇
  1996年   100篇
  1995年   115篇
  1994年   103篇
  1993年   68篇
  1992年   73篇
  1991年   69篇
  1990年   66篇
  1989年   54篇
  1988年   39篇
  1987年   41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20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6篇
  1956年   14篇
  1955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百合病毒脱毒及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百合病毒的种类和危害,系统地介绍热处理、茎尖培养、珠芽培养、热处理结合茎尖培养、病毒抑制剂结合茎尖培养等5种脱毒方法,以及利用指示植物、电镜技术、酶联免疫和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百合主要病毒的方法。  相似文献   
92.
为了解禾生素、病毒必克和病毒A对番木瓜植株体内PRSV基因表达的影响,以组织培养的日升番木瓜为研究对象,以β-actin基因为内参基因,应用RT-PCR技术对番木瓜体内的PRSV-CP基因进行半定量分析,建立一个特异、稳定的RT-PCR半定量检测体系,研究了禾生素、病毒必克和病毒A处理对番木瓜体内PRSV基因表达量的影响。初步说明,0.2%的禾生素及4.0g/L和1.0g/L的病毒必克显著抑制了番木瓜体内PRSV-CP基因的表达,而病毒A及其它浓度的禾生素和病毒必克对番木瓜体内的PRSV-CP基因的增殖没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3.
茉莉酸甲酯对烟草抗黄瓜花叶病毒的诱导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用1 g.L-1茉莉酸甲酯(MJ)处理小十字期烟草幼苗,烟苗移栽后长至10片真叶时再用相同浓度MJ处理一次,并接种烟草黄瓜花叶病毒,研究茉莉酸甲酯对烟草黄瓜花叶病毒(CMV)的诱导效应.结果表明:接种CMV后21 d,MJ处理烟株的病情显著低于对照,诱导效果达到43.24%;MJ处理提高了烟草幼苗叶片内的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及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和过氧化氢的含量;而接种CMV后,MJ处理烟株叶片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下降,过氧化物酶活性增强,过氧化氢含量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94.
本试验利用PK15细胞从江西省某猪场疑似猪痘的保育猪皮肤痘痂中分离到1株病毒,该分离毒株在PK15单层细胞上能连续盲传培养,不产生明显的细胞病变,通过PCR扩增猪痘病毒P35基因,扩增序列与猪痘病毒参考株(AF410153.1)P35基因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7.9%,表明该分离病毒为猪痘病毒,并命名为SWPV-JX01。将SWPV-JX01株F5代细胞培养液经肌肉和皮下注射感染兔和小鼠,人工感染80 h后,通过PCR检测不同组织的猪痘病毒P35基因,从兔的肾脏、脾脏、皮肤、心肌、淋巴结均能扩增到P35基因,且扩增序列与SWPV-JX01株同源性为100%。试验结果表明,SWPV-JX01株能在兔体内增殖,但不能在昆明鼠体内增殖。  相似文献   
95.
对5例健康对照兔及25例实验感染RHDV的不同发病阶段病兔用生物素—亲和素免疫酶组化(BA)技术和常规病理学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RHDV是侵害多种组织细胞的泛嗜性病毒,但其主侵器官是肝脏,主要靶细胞是肝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感染初期RHDV首先在宿主细胞核内出现,随着病情发展在核内增殖、聚集,至疾病严重期核内感染强度达到高峰,濒死期略有下降。疾病后期,核内的RHDV颗粒通过破损的核膜或核崩解向细胞浆扩散。但只要核的轮廓尚存,核内RHDV的密度始终高于胞浆。本病的主要病理变化为急性坏死性肝炎,诸多器官出血、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后期发展为急性败血症。疾病的实质是RHDV损伤肝细胞引起的病毒性肝炎。出血是重要的病理变化之一,它是血管内皮损伤、DIC和其它多种因素致使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强的反映,属于继发性病变。本文对RHDV在宿主细胞内的定性、动态变化,以及各器官组织的病理形态学变化及临床症状作了详细描写。  相似文献   
96.
根据GenBank中犬瘟热病毒(Canine distemper virus,CDV)N蛋白基因序列,设计合成1对特异性引物,以CDV SH株的总RNA为模板,RT-PCR扩增N蛋白基因,并进行克隆与序列分析。结果显示:CDV SH株N蛋白基因序列与CDV TN株、A75/17株、2 544/Han95株、98~2 654株、5 804株、Onderstepoort疫苗株的同源性分别为98.9%,97.6%,96.7%,96.9%,96.6%,93.9%;编码氨基酸的同源性分别为99.0%,98.7%,98.1%,97.9%,97.9%,96.9%。推测N蛋白是一个保守性非常强的结构蛋白。  相似文献   
97.
通过应用2种新型核型多角体病毒对不同世代的美国白蛾幼虫进行防治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种病毒杀虫效果最高达到80.0%以上,为今后病毒试剂的生产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8.
监测了实验感染兔瘟病兔15例的血清溶菌酶水平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潜伏期血清溶菌酶含量明显高于接种病毒前检测出的正常值,以后略有下降,但在濒死期升至最高值,在发病的不同时期,体温交化与血清溶菌酶含量的变化不呈平行关系,体温变化迅速,而血清溶菌酶含量在病早期快速升高到高峰值之后相当稳定。结论是,兔瘟病毒感染兔体能导致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功能的迅速增强。  相似文献   
99.
减蛋综合征病毒末端片段的克隆及细胞内DNA重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9~10日龄非免疫鸭胚增殖的减蛋综合征病毒(EDSV)AA-2毒株,经差速离心法浓缩纯化后,提取病毒基因组DNA。采用碱变性法除去病毒基因组共价结合的末端蛋白(TP)。用限制性内切酶HindⅢ水解纯化的EDSV基因组DNA。经低熔点琼脂糖凝胶电泳后,回收C、D、E片段。克隆到pUC19载体的HindⅢ和SmaⅠ双酶切位点及HindⅢ位点上,经蓝白斑筛选和单、双酶切鉴定,获得了pUHC、pUHD、pUHE重组质粒,其中pUHC含有末端片段。将EDSVSalⅠ水解产生并回收的大片段与pUHC在95℃水浴中变性,65℃复性后,用钙离子介导法,共转染50%~70%的单层鸭胚成纤维细胞,转染后36h开始产生细胞病变(CPE)。48h后将病变细胞反复冻融,经尿囊腔接种9~10日龄鸭胚,回收的尿囊液能凝集鸡红细胞,这种血凝性能被EDSV高免血清抑制,电镜下观察到腺病毒样颗粒。  相似文献   
100.
猪流行性感冒(Swine influenza,SI)是由猪流感病毒(Swine influenza virus,SIV)所引起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病毒病,对养猪业和公共卫生具有严重隐患.文章对SI的病原及其血清型、疾病流行与分布、SI与其他疾病的关系、公共卫生意义和防制等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这对进一步认识和控制该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