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9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5篇
林业   21篇
农学   32篇
基础科学   13篇
  36篇
综合类   310篇
农作物   3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22篇
植物保护   2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文山三七根腐病病原真菌的鉴定与药剂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云南文山三七药材基地感染根腐病的三七组织获得分离物,并对其进行培养和纯化,并运用科赫法则(Koch’s Postulate)进行病原菌回接感染,得3株致病明显的菌株,后对此菌株进行生物学和18S-rDNA全序列分析鉴定及室内药效防治。结果表明,此3株菌分别是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茄病镰刀菌(Fusarium solani)和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甲基硫菌灵、根康、多菌灵对茄孢镰孢菌、尖镰孢菌的抑菌效果最好,腐霉利、甲基硫菌灵对链格孢菌的抑菌效果最好。该研究可为尖孢镰刀菌、茄病镰刀菌和链格孢菌引起的三七根腐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2.
三七种植土壤微生物类群动态与根腐病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三七免耕种植定位研究,找出了三七根腐病高发期与土壤微生物类群变化特征的差异,鉴定出了主要病原微生物类群。结果表明:三七根腐病的发生,除已报道的细菌中的假单胞细菌有关外,还与霉菌、放线菌及厌氧生长菌有密切关联,这3类菌群在不同季节存活量的高峰期与三七病害高发期相吻合,并且根腐病株土壤中的霉菌、放线菌及厌氧菌数高于健康植株土壤,分别增加3.89E4.cfu/g,0.94E4,cfu/g,85.10E6.cfu/g,说明这3种细菌也是导致三七根腐病的主要病原菌。  相似文献   
73.
 三七黑斑病(Alternaria panax Whetz)是影响三七生产尤其是GAP规范化生产的重要病害,建立三七黑斑病抗性人工鉴定方法是开展三七抗病育种必备环节。分别以室内离体叶片和田间在体叶片进行不同接种方法的试验,明确了通过针刺叶片接种浓度为1.0×107个/mL的三七黑斑病孢子悬浮液是诱导发病有效途径。室内离体接种和田间接种对比,同一植株室内离体叶片接种与田间接种的相关系数0.9548**,达到极显著水平。对个体基因型还有变异的三七栽培群体进行人工抗性鉴定的初步研究发现,不同个体三七对黑斑病接种的发病程度有明显的差异,说明黑斑病抗病性与三七个体遗传特性有关。测定田间接种发病程度不同的三七叶片的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发现三七对黑斑病的抗性与三七植株叶片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有明显的关系。  相似文献   
74.
目的建立人参样品中农药腐酶利残留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SYMMETRYC18150mm×4.6mm(i.d)色谱柱,以乙腈一水(60:4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20nm;气相色谱法:30m×0.32mm(内径)×0.25μm(膜厚),AB—1石英毛细管柱,外标法,ECD检测器进行定量分析。结果,HPLC、GC法测得的人参样品中腐酶利含量分别为6201μg/kg、636μg/kg。结论简便、快速,适合人参中农药腐霉利残留含量检测。  相似文献   
75.
闫海全  李崇瑛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3):5973-5974
[目的]建立三七总皂甙的液相色谱定量分析方法,研究三七总皂甙的稳定性。[方法]以三七总皂甙为考察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探讨不同pH值、温度对三七总皂甙稳定性的影响。色谱条件如下:色谱柱为KromasilC18(4.6mm×250mm,5μm);流速为1.00ml/min;检测波长为197nm;柱温为室温,采用二元梯度洗脱,流动相为乙腈-水。[结果]三七总皂甙液相色谱定量方法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准确性。三七总皂甙在pH值〉4,低温条件下,比较稳定,而在强酸高温下受影响较大,在pH值为3时,总皂甙含量降低约32.5%,在100℃下,总皂甙含量降低约12.5%。[结论]三七总皂甙在弱酸弱碱,低温条件下,比较稳定,而在强酸高温下受影响大。  相似文献   
76.
三七开花期间几种生理指标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了解三七开花过程中的生理变化以及开花影响因素,为今后三七的育种工作提供相关的理论基础,因此通过对三七开花过程的观察,初步将三七的开花过程分为始花期、盛花期和末花期3个时期;测定各时期花和叶的过氧化物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POD,CAT活性以及可溶性糖含量都于盛花期达到最大值后,又在末花期逐渐下降;同时,可溶性蛋白也在末花期达到最大值,这几种指标都随三七开花而呈大致相同的变化,推测三七开花与这几种生理物质代谢有关,可初步将其作为三七开花的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77.
容大丰等新型肥料对三七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容大丰、芸苔内脂精华素及增效王等6种新型肥料单一或搭配施用于三七,结果表明:各参试肥料对三七产量、品质有一定影响,均适宜在三七上施用。在种苗生产上以容大丰最好;在二年生三七生产中以增效王为首选,其次为福根。  相似文献   
78.
采用对比试验法对施用剩磁含量为0.05mT、0.1mT和0.2mT的磁化混合肥与单纯粉煤灰+泥炭+化肥的效果进行比较研究。施用剩磁含量为0.05mT、0.1mT和0.2mT的磁化混合肥,对人参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病害发生率降低,等级提高,产量较对照分别增加11.9%、17.6%和20.4%,皂苷含量增加11.9%、17.1%和17.4%,氨基酸含量增加6.6%、11.0%和13.2%。  相似文献   
79.
三七根系分泌物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三七根系分泌物中的疏水性物质,利用D101大孔吸附树脂柱层析,硅胶柱进行化合物的分离纯化,根据其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从三七根系分泌物中的疏水性物质部分分离鉴定出6个化合物,分别为原人参三醇(protopanaxatriol)、人参皂苷Rh1(ginsenoside Rh1)、韩国人参皂苷R1(Korgoginsenoside R1)、羽扇豆-20-烯-3β,16β-二醇-3-阿魏酸酯(Lup-20-ene-3β,16β-diol-3-ferulate)、β-谷甾醇(β-sitostero)、胡萝卜苷(daucosterol)。  相似文献   
80.
目的从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环境、营养条件三个方面对农田老参地土壤进行改良。方法研究该土壤改良技术对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蔗糖酶、磷酸酶四种酶活性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生态改良处理组土壤脲酶活性提高37.48%~74.99%,过氧化氢酶活性提高9.16%~22.90%,蔗糖酶活性提高16.00%~101.31%,磷酸酶活性提高1.24%~74.38%。结论该生态改良技术可明显提高土壤酶活性,对农田老参地土壤改良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