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9篇
林业   1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9篇
  70篇
综合类   35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21.
应用聚合硫酸亚铁(PFS)、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PAM-P)以及二者混合的复合絮凝剂对模拟含铬废水中Cr6+进行絮凝处理,研究絮凝剂用量、溶液pH、温度和絮凝时间等对Cr6+去除率的影响,并考察添加磁铁矿粉对上述絮凝过程的作用.结果表明:在pH值6~8,T为23~25℃,并添加磁铁矿粉(600 mg/L)于复合絮凝剂(PAM-P投加量为60 mg/L,PFS/PAM-P (F/O)=2)中具有最好的絮凝效果,且絮凝到达平衡的时间短(t=5~6 min).  相似文献   
22.
三维电极去除油田废水中聚丙烯酰胺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弄清三维电极降解聚丙烯酰胺(PAM)的机理.对三维电极处理前后PAM水样的pH值、电导率、COD以及CO3^2-和HCO3^-进行了分析,并对处理过程中产生的不溶物进行了红外分析。结果表明,水样PH值随电解时间的增加而降低,电导率、COD去除率都随电解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处理后水样中有HCO3^-,说明有PAM分子被H2O2和·OH彻底降解为CO2、H2O。不溶物推测是PAM发生分子内反应生成的环状酰亚胺结构产物。PAM被H2O2和·OH降解和产生的不溶物都是废水中PAM浓度和COD降低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3.
聚丙烯酰胺的水土保持机制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水土流失是我国主要环境问题之一。聚丙烯酰胺(PAM)作为一种高分子聚合物,具有絮凝作用和水合作用,可提高土壤水分入渗,减少地表径流。PAM对土壤无毒害作用,可保肥、增产、集雨,在农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针对PAM的水土保持功能,介绍PAM水土保持机制、施用过程中涉及的关键因素、应用前景及存在的问题。PAM的类型较多,水土保持效果随施用类型、施用方法、施用量变化而不同。PAM在水土流失治理过程中应与当地的土壤、气候、地貌、植被等密切结合,才能发挥其最大功能。今后研究中应注重PAM施用后土壤侵蚀通用模型的建立及新型PAM产品的开发,为PAM在水土保持中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4.
PAM特性对砂土壤入渗及土壤侵蚀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3种分子量(12×106、15×106和18×106Da)和3种水解度(7%、20%和35%)聚丙烯酰胺(PAM),测试PAM特性对土壤入渗和侵蚀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不同分子量PAM均能明显提高土壤入渗,与对照相比,稳定入渗率分别增加了58.9%、92.2%和83.3%。中分子量和高分子量PAM处理增加入渗效果明显大于低分子量处理,但前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同样不同分子量PAM处理可显著降低土壤侵蚀量,与对照相比,土壤侵蚀量分别降低26.3%、52.6%和26.3%。3种分子量之间比较,中等分子量效果明显好于其他两种分子量。3种水解度PAM提高稳定入渗率分别为对照的1.9倍、2.4倍和2.3倍,20%中等水解度增加初始入渗效果明显高于7%与35%水解度,PAM的水解度对侵蚀量影响不明显。低分子量PAM链长较短,不能在相邻的黏粒之间形成"搭接桥",使黏结作用减弱,而高分子量PAM分子链过长,难穿透进入土壤团聚体之间的空隙,中等分子量的分子链长处于中间尺度,较易穿透土壤空隙,也可形成土壤颗粒之间搭接,产生较好黏结效果。PAM水解度小,电荷密度小,吸附作用弱,但水解度大,电荷密度大,造成分子链之间互斥作用增强,反而导致PAM黏结作用减弱,因而,中等水解度施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5.
聚丙烯酰胺减少土壤养分的淋溶损失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采用室内人工土柱模拟试验方法,研究了在模拟耕层土壤中施加聚丙烯酰胺(PAM)后,土壤中主要营养元素N、P、K的淋溶损失状况。结果表明,经PAM处理后的土壤淋溶液中NO-3、PO-4和K 浓度均低于对照,其浓度分别较对照平均减少了约45.55%、49.37%和70.24%。PAM处理后,土壤淋溶液中全N、全P、全K的累积含量均低于对照,且随PAM浓度的增加其累积含量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26.
Numerous studies have been conducted to examine the efficiency of PAM in controlling soil erosion under surface irrigation; however, there are fewer studies that have examined the effect of PAM on soil-water relations. This trickle irrigation laboratory study on a Jordanian clay loam soil addressed the effect of PAM on the spreading of the wetting front. PAM was added to the irrigation water under a trickle irrigation experiment where we irrigated the soil for 30 min. Four PAM concentrations (0.0, 5.0, 10.0, and 20.0 mg l?1) were used to examine its effect on the wetting front propagation in the soil. We also examined the effect of PAM on the soil water content, where we irrigated for 45 min, using two concentrations of PAM, 0.0 and 20.0 mg l?1. The soil water content was measured at depths of 0.0, 5.0, 10.0, 15.0, and 20.0 cm, 4 h, 24 h, and one week after completion of irrigation. PAM's effect on the soil water characteristic curve was studied using PAM concentrations of 0.0, 25, 50, and 100 mg l?1. In this study the spread of the wetting front on the soil surface and in the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directions inside the soil profile increased when PAM was added to the irrigation water. As the PAM concentration increased the spreading of the wetting front increased. The average wetting front spreading increased in the vertical direction from 7.8 cm when PAM was not used to 8.3, 9.6, and 12.1 cm, for PAM concentrations of 5.0, 10.0, and 20.0 mg l?1, respectively. At the same time the average increase in the horizontal direction was from 18.4 to 18.5, 18.6, and 21.7 cm for PAM concentrations of 0.0, 5.0, 10.0, and 20.0 mg l?1, respectively. The second experiment showed that at a soil depth of 20 cm, volumetric soil water content (θv) was 15.2% when the irrigation water contained 20.0 mg l?1 of PAM compared to 13.9% when no PAM was added to the irrigation water. PAM did not have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soil moisture characteristic curve.  相似文献   
27.
聚丙烯酰胺对地表氮素流失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地表侵蚀条件下氮素的流失致使表层土壤退化及养分供给能力降低。在室内模拟降雨条件下,重点研究了高分子有机化合物聚丙烯酰胺(PAM)施用对泥沙氮素吸附能力及氮素流失水平的影响。试验施氮用肥为尿素,施氮水平设定为270kg/hm2,试验设定3个PAM施用水平(0,1和2g/m2),并设置不施氮也不施PAM作为对照处理,每个处理3次重复。试验分别在2个降雨强度(50和80mm/h)下进行。结果表明,PAM可以很好地维持土壤结构的稳定性,抑制地表细沟侵蚀的产生,从而有效地降低侵蚀产沙的水平。PAM的施用增强了泥沙对氮素的吸附水平,所以施用PAM的处理地表氮素流失仍明显减少,且氮素流失过程表现出与产沙过程很好的一致性,这说明PAM减少氮素流失的原因在于控制侵蚀产沙的水平。PAM的施用可以有效抑制地表泥沙和氮素的流失。  相似文献   
28.
[目的]研究微生物絮凝法处理含六硝基芪废水的效果及可行性。[方法]从六硝基芪生产废水排放口污泥中驯化筛选得到高效微生物絮凝荆产生菌,对其絮凝活性、COD去除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水样pH、絮凝助剂CaCl2投加量、絮凝剂投加量均对废水COD去除率有较明显的影响。当六硝基芪废水pH为8.0,絮凝助剂CaCl2溶液投加量为5.0ml/L,微生物絮凝剂投加量为2.0ml/L时,废水的COD去除率可达69.6%。[结论]采用微生物絮凝法处理六硝基芪生产废水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9.
土壤中施用聚丙烯酰胺(PAM)可以提高降雨入渗率,减少土壤侵蚀量。PAM大多施用于土壤表面。为了研究PAM与不同土壤调理剂混合施用对入渗率和侵蚀量的影响,对PAM(22.5kg/hm2)与保水剂(45kg/hm2)、粉煤灰(1 500kg/hm2)、腐殖酸(900kg/hm2)混合的6种施用方法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施加了PAM的土壤调理剂均能显著提高降雨入渗率和减少土壤侵蚀量。与对照相比,施加了PAM处理的降雨入渗率较对照试验提高了1.8~2.7倍,土壤侵蚀量减少约50%~70%,PAM与粉煤灰和腐殖酸混合施用提高降雨入渗率效果最为显著,PAM和保水剂混合施用减少土壤侵蚀量最多,PAM与粉煤灰和腐殖酸混合施用相比单独施用PAM均没有显著性差异。综合比较结果发现,PAM与粉煤灰混合施用增加降雨入渗率和减少径流的效果最好,PAM与保水剂混合施用抗土壤侵蚀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0.
干酪乳杆菌CRISPR基因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目前基于酿脓链球菌(Streptococcus pyogenes)spCas9为核心的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在乳酸菌上的应用受到很多限制,亟待开发适合于乳酸菌的基因编辑系统。对6株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的CRISPR系统进行深入分析,并预测激活干酪乳杆菌自身Cas9蛋白所识别的PAM序列,为开发适用于乳酸菌的CRISPR/lcCas9基因编辑系统奠定基础。方法 以已完成全基因组测序的6株干酪乳杆菌为研究对象,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CRISPR系统进行深入分析,重点对不同菌株的CRISPR系统结构进行解析,并且对Cas蛋白以及spacer的同源性进行分析,最后对CRISPR区重复序列的二级结构以及Cas9蛋白识别的PAM序列进行预测。结果 6株干酪乳杆菌CRISPR系统具有相似的结构,均具有特征性的Cas9蛋白,并且Cas基因序列保守。预测到tracrRNA位于Cas9和Cas1之间,重复序列可以形成茎部长达7个碱基的二级结构。根据CRISPR的间隔区序列,6株干酪乳杆菌可被分为3个基因型,将间隔区逐一进行blast比对,结果表明6个间隔区比对上14个来源不同的原间隔序列,这些间隔序列均来源于不同质粒。干酪乳杆菌lcCas9蛋白识别PAM序列的1、3位碱基偏好T/C、A/C,2、4位碱基对G、A的偏好性比较大。结论 6株干酪乳杆菌CRISPR系统均为type-ⅡA型,Cas序列和重复序列高度保守。DR序列可以形成稳定的二级结构,TGMA为干酪乳杆菌Cas9蛋白高效识别的PAM序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