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1篇
  5篇
综合类   11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9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营养性碳水化合物被非反刍动物摄入后,在消化道内逐渐降解成葡萄糖等单糖以及少量的双糖。小部分葡萄糖在门静脉回流组织(PDV)中进行供能代谢,大部分被小肠绒毛吸收而进入门静脉。葡萄糖吸收是由小肠黏膜上的Na^ 依赖型葡萄糖协同转运1(SGLT1)、Na /K ATP酶、葡萄糖转运子2(GLUT2)以及与吸收有关的调控因子共同完成。  相似文献   
12.
植物Na+/H+逆向转运蛋白与植物耐盐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植物通过外排Na+和液泡区隔化Na+来减少Na+的毒害,这一过程由Na+/H+逆向转运蛋白来完成。通过概述植物Na+/H+逆向转运蛋白的基本特征、与植物耐盐性的关系及其分子生物学研究现状,为阐明植物复杂的盐胁迫机理和利用基因工程手段提高植物耐盐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观察在发生内毒素血症时,山羊红细胞膜上Na+-K+-ATP酶活性以及红细胞内和血清中K+离子浓度的变化,将体重10 kg±1 kg的12只山羊,随机分为内毒素处理组(LPS,1 mg/kg)和生理盐水对照组。每组分别在处理后第0,0.5,1,2,3,4,5小时和第6小时从颈静脉采取血液样品。采血之后,制备红细胞、红细胞膜和血清。检测红细胞膜上Na+-K+-ATP酶活力,红细胞内和血清中K+浓度。结果表明,发生内毒素血症时,红细胞膜上Na+-K+-ATP酶活力和红细胞内K+离子浓度都先升高后降低,血清中K+离子浓度先降低后升高。  相似文献   
14.
铜、锌、镉 3种重金属离子对中华绒螯蟹 (Eriocheirsinensis)鳃丝Na -K -ATPase活力具有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3种重金属离子各处理组中华绒螯蟹鳃丝Na -K -ATPase活力随取样时间的变化显著 (P <0 .0 5 ) ,其影响程度与重金属离子的浓度呈正相关 ,且一直呈现被抑制状态 ,而对照组的变化不显著 (P >0 .0 5 ) ,表现出明显的剂量、时间效应关系。同时在重金属离子作用下 ,鳃丝Na -K -ATPase活力在 2 4h时下降幅度较大 ,2 4h后Na -K -ATPase活力下降缓慢 ,而且在同一取样时间各处理组鳃丝Na -K -ATPase活力差异显著 (P <0 .0 5 )。 3种重金属离子对鳃丝Na -K -ATPase活性的毒性大小依次为 :Cd2 >Cu2 >Zn2 。  相似文献   
15.
采用22Na+同位素示踪法研究小麦在NaCl胁迫下根系的Na+外排能力,并对植株法与外排液法2种测定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小麦根系在NaCl胁迫下具有明显的Na+外排能力,且随着NaCl浓度增加而增强,以阻止过多的盐分在体内积累。使用外排液法在3个盐浓度下所测得Na+外排速率均略高于植株法,但2种测定方法差异不显著,结果基本一致。综合比较表明,在植物根系Na+外排速率的测定中,拟推荐采用外排液法,使操作简便并能减少系统误差。  相似文献   
16.
以幼体褐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为研究对象.Cu2+浓度梯度设置为0.10 mg/L、0.20 mg/L、0.50 mg/L和1.00 mg/L;Zn2+浓度梯度为1.00 mg/L、2.00 mg/L、5.00 mg/L和10.00 mg/L.实验周期为20 d.结果表明,在6 d内Cu2+(除1 mg/L处理组外)、Zn2+各处理组褐牙鲆鳃丝Na+-K+-ATPase活力随取样时间变化显著(P<0.05),且呈峰值变化,在24 h时达到最大值,然后缓慢下降;6~15 d,各处理组酶活力趋于稳定;而1 mg/L Cu2+处理组在12 h时酶活力达到最大值,3~15 d酶活力趋于稳定.2种重金属离子各处理组对鳃丝Na+-K+-ATPase活力的影响在同一取样时间差异显著(P<0.05),其影响程度与重金属离子浓度呈负相关,且1 mg/L Cu2+和10 mg/L Zn2+处理组在6~15 d酶活力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同时2种重金属离子在1~15 d内对褐牙鲆鳃丝Na+-K+-ATPase活力的诱导率表现为Zn2+(1 mg/L)>Cu2+(1 mg/L).  相似文献   
17.
盐逆境下两个水稻品种根系Na+吸收及质膜ATP酶的作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以两个不同耐盐力水稻品种80-85 (耐盐) 和83-51(不耐盐)为材料进行研究。根系Na+总吸收随盐胁迫的加重而增高,耐盐品种始终具有较低的Na+总吸收和较高的整株K+/Na+比;在10 mmol/L NaCl浓度下显示出根系具有较低的Na+吸收速率和较强的对K+选择性,低盐浓度(0.2% NaCl) 对根质膜ATP酶活性略有提高;在高盐浓度(0.5% NaCl以上)下,质膜ATP酶活性受到明显抑制,而耐盐品种受抑程度更大.ATP酶活性的下降与根部Na+积累以及K+吸收的减少相伴随,推测根系K+、Na+吸收与质膜ATP酶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基因芯片作为高通量、高效率的DNA分析技术,已被广泛地用于植物抗逆性功能基因的分析之中.为探讨盐生植物和甜土植物NHX1基因调控盐应答过程和亲水性C端的功能研究提供借鉴,进一步揭示盐生植物和甜土植物耐盐机制的差异,为植物耐盐机理的实际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利用Affymetrix拟南芥表达谱芯片对过表达盐生植物灰绿藜和甜土植物水稻NHX1基因及缺失部分C端基因的转基因拟南芥进行基因表达差异的分析.[结果]在盐胁迫的转基因拟南芥组织中,筛选出在四组转基因型拟南芥中共同差异表达的基因有394条,占筛选基因总数的1.64;,其中上调表达的基因有177条,下调表达的基因有217条.将这些差异基因初步分为12类, 包括非生物性与生物性刺激的应答过程、胁迫应答过程、电子转移和能量途径、信号转导和转录等功能类别.[结论]表明植物耐盐过程是一个多基因参与的复杂的变化过程, 涉及到许多相关基因的变化.联系两两比较散点图和聚类分析结果从理论上说明,转基因拟南芥cgNHX1,cgNHX1dc,osNHX1和osNHX1dc耐盐性有依次减弱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以NaCl胁迫处理的拟南芥幼苗叶片为材料,用TRIzol一步法RNA提取试剂盒抽提总RNA,通过RT-PCR方法和DNA序列测定,证实获得了拟南芥Na /H 逆向转运蛋白基因(AtNHX1)的cDNA克隆.该cDNA全长1 617 bp,包括538个氨基酸编码区和1个终止密码,具有多个物种Na /H 逆向转运蛋白基因的高度保守序列氨氯砒嗪脒(amiloride)的结合位点(LFFIYLLPPI).序列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该cDNA片段与原序列的同源性高达99.75%,与同科芸薹属油菜的同源性为89.00%,但与不同科植物的同源性较低,仅为60%~70%,表明该基因在进化上存在多样性,但它们都具有氨氯砒嗪脒结合位点,对Na 具有高度专一性,对植物的耐盐性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不同程度盐胁迫对碱茅离子吸收与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王锁民 《草地学报》1996,4(3):186-193
用不同盐分浓度的硫酸盐混合盐对盆栽碱茅进行胁迫,探讨盐胁迫下碱茅根系对土壤中Na+、K+选择性吸收(SA)及植株各部位间Na+、K+选择性运输(ST)能力的变化,并对盐胁迫下植株各部位中Na+、K+、Ca2+、Cl-分布特性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土壤有效性Na+含量小于22mmol/100g干土时,盐胁迫对碱茅根系的选择性吸收能力无显著影响,且选择性运输能力尚有所增强,但当土壤有效性Na+含量达31mmol/100g干土时,碱茅根系的选择性吸收能力约为对照的1/2,其选择性运输能力极弱;随着土壤中盐分含量的增加,碱茅叶鞘控制Na+、促进K+向叶片运输的能力则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