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9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48篇
林业   9篇
农学   149篇
基础科学   4篇
  111篇
综合类   239篇
农作物   28篇
畜牧兽医   654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4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82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单宁酸溶液对低温胁迫下紫花苜蓿膜透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植物叶片膜透性的测定方法研究了外施单宁酸溶液,对紫花苜蓿幼苗膜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低温处理时间的延长,不同浓度的单宁酸处理的苜蓿叶片膜透性都有所增加,但增加速率不同,为:V0>V0.25>V0.5>V1;经浓度为0.5%,1%的单宁酸溶液处理过的苜蓿幼苗,其膜透性均明显高于未经单宁酸溶液处理的苜蓿幼苗(P<0.01);经浓度为0.25%的单宁酸处理过的苜蓿幼苗,其膜透性变化在低温处理时间为0 h,2 h和4 h差异不显著,但在处理6 h的时候差异性显著(P<0.05);随着单宁酸溶液浓度的增加,每个处理时间上苜蓿幼苗的膜透性逐渐减小,保护性作用逐渐加强。此研究结果为单宁酸溶液能提高苜蓿抗寒性,减轻低温伤害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2.
黄土高原北部紫花苜蓿草地退化过程与植被演替研究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采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的方法研究了黄土高原北部陕西省神木县六道沟小流域紫花苜蓿人工草地在1~30年的群落演替特征。结果表明,由于气候干旱、土壤贫瘠等原因,黄土高原北部紫花苜蓿草地生产力普遍偏低,最高鲜草产量为4 000~5 000 kg/hm2,而且生长盛期持续时间较为短暂,最多不超过6年。建议对紫花苜蓿草地采取适当的管理措施,比如中耕除草与施肥,改善苜蓿种群的基质条件、缓解种群竞争压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人工草地的使用寿命。种植紫花苜蓿可以显著加快植被的自然演替进程,经过10年时间紫花苜蓿草地即可以演替到该地区的稳定草原群落———长芒草群落。豆科、菊科与禾本科3大科植物在紫花苜蓿草地退化过程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属于这三大科植物的种数合计占相应演替阶段出现植物种数的54.5%~78.6%。茵陈蒿、草木樨状黄芪与达乌里胡枝子作为长芒草群落的主要伴生植物,反映了研究区干旱的气候条件与贫瘠的土壤肥力特征。  相似文献   
993.
施肥对紫花苜蓿草产量及经济效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在河北省沧州南皮县试验站对生长第三年的紫花苜蓿施用配制的6种苜蓿专用复合肥,研究其对牧草干物质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专用肥1、2、5、6号与习惯施肥和不施肥对照相比,既能增产又能增收.其中,6号专用肥增产显。经济效益最高.其增产和效益主要来源于前两茬;专用肥3、4号增产不增收.  相似文献   
994.
通过为期60d的发酵,探讨添加乳酸菌对苜蓿(Medicago sativa)草粉发酵品质的影响。试验设4个处理,分别为添加无菌水(对照)、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LP)、屎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EF)和植物乳杆菌+屎肠球菌(LP+EF)发酵苜蓿草粉,设5个时间点采样进行相关项目测定。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发酵60d时各试验组发酵苜蓿草粉的评分提高,总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pH显著降低;LP、LP+EF和对照组的干物质含量明显低于EF组;各试验组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氧暴露7d后,各试验组的pH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总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只有对照组中检测到酵母菌(Saccharomycetes)和霉菌(Mycete)。综上可知,添加乳酸菌对苜蓿草粉的发酵品质、稳定性及营养组成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995.
苜蓿自汉朝被引入中国,距今历两千余年,当前已发展成为第一大栽培牧草,相对而言,我国苜蓿研究起步较晚,在近年始得以迅猛发展,但目前对其研究的历史脉络尚未见报道。为此,通过文献计量学的方法,获取 CNKI、WOS 数据库及相关的统计数据的资料,综合分析了1950年以来中国学者对苜蓿的研究轨迹,探究了近65年来成果数量、热点演进、关键节点等,并对比了国内、国际苜蓿研究的发展轨迹。结果表明,1)1950年来,中国学者在苜蓿方面的研究论文数量呈现强劲的增加态势,根据其自然增长特征,可分为5个时期,2000年以后进入极速增长阶段;2)近年来,中国学者对苜蓿研究的国际化程度逐年提高,目前中国已跃居全球第二大苜蓿研究国;3)中国学者最早较为注重对地方品种及其遗传资源的挖掘,近年对高产、优质、抗逆育种与栽培理论的研究较多,更加注重苜蓿产业发展相结合,相比于国外,对分子基础、种间互作等机理性研究尚显不足;4)苜蓿产业的成长、科技期刊的发展、科研项目资助强度的增大是近65年来苜蓿研究得以迅猛发展的重要因素。研究认为,在未来的食物结构转型、草地农业发展等历史趋势下,中国苜蓿研究将会从偏重于产业相关的技术研究,过渡到基础理论研究,从而全方位支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基础科学理论需要。  相似文献   
996.
为确定在新疆地区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上发生的疑似丛枝病的病害种类,本研究提取了193个疑似紫花苜蓿丛枝病植株的总DNA,并以报道的植原体检测通用引物R16mF2/R16mR1和R16F2/R16R2为引物对其进行了巢式PCR扩增。其中23个样品获得了1.2kb的特异片段,检出率为16.8%,确定该病害为紫花苜蓿丛枝病。构建的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该植原体为16SrⅤ-B亚组成员,与榆树黄化植原体组(Elm Yellows Group,16SrⅤ)中卫矛白化(Euonymus Whitening)植原体的同源性高达99.1%。本研究首次采用分子生物技术确定了新疆紫花苜蓿丛枝病的病原是植原体,明确了其分类地位,该结果可为该病害的早期诊断、检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7.
以紫花苜蓿的成熟种子为外植体,以组培苗茎尖为材料建立了紫花苜蓿离体再生体系。研究结果显示:紫花苜蓿茎尖分化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l.5mg·L-1+NAA0.1mg·L-1平均增殖系数为6.25;最适生根培养基为MS+IBA0.05mg·L-1,平均侧根数为28.5条,生根率达到93.5%。该再生体系的建立为紫花苜蓿遗传转化后转基因植株的快速繁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8.
李品芳  侯振安 《土壤通报》2001,32(Z1):76-80
用土壤溶液浓度NaCl75 ~325 mmol/L的中性盐对苜蓿 进行胁迫处理,研究苜蓿在土壤脱湿过程中,盐胁迫对其生长及矿质元素吸收运输的影响. 结果表明,NaCl胁迫浓度的增加和胁迫时间的延长均使苜蓿的相对生长速率、含水量、累积 蒸散量、水分利用效率、K含量和K/Na值下降,但土体中的剩余水量却呈上升趋势.苜蓿生长 受到水分与盐分胁迫双重胁迫的影响.随NaCl胁迫的增加,苜蓿的N素含有率变化不大,但积 累量显著减少;K+、Ca2+的比吸收率(SAR)显著降低,植株K+、Ca2+含 量减少,而植株Na+、Cl-的比吸收率SAR显著提高,牧草体内Na+、Cl-含量不断积 累增加,植株K/Na值降低.对P、Mg2+的吸收在不同水盐条件下变化不一致.苜蓿根系 吸收钾钠离子后,向茎叶运输钾的选择性随NaCl胁迫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趋势.  相似文献   
999.
The objectives of this study were to evaluate the contribution of arbuscular mycorrhizal (AM) fungal hyphae to 15N uptake from vineyard cover crop litter (Medicago polymorpha), and to examine the soil microbial community under the influence of mycorrhizal roots and extraradical hyphae. Mycorrhizal grapevines (Vitis vinifera) were grown in specially designed containers, within which a polyvinyl chloride (PVC) mesh core was inserted. Different sizes of mesh allowed mycorrhizal roots (mycorrhizosphere treatment) or extraradical hyphae (hyphosphere treatment) to access dual labeled 15N and 13C cover crop litter that was placed inside the cores after 4 months of grapevine growth. Mesh cores in the bulk soil treatment, which served as a negative control, had the same mesh size as the hyphosphere treatment, but frequent rotation prevented extraradical hyphae from accessing the litter. Grapevines and soils were harvested 0, 7, 14, and 28 days after addition of the cover crop litter and examined for the presence of 15N. Soil microbial biomass and the soil microbial community inside the mesh cores were examined using phospholipid fatty acid analysis. 15N concentrations in grapevines in the hyphosphere treatment were twice that of grapevines in the bulk soil treatment, suggesting that extraradical hyphae extending from mycorrhizal grapevine roots may have a role in nutrient utilization from decomposing vineyard cover crops in the field. Nonetheless, grapevines in the mycorrhizosphere treatment had the highest 15N concentrations, thus highlighting the importance of a healthy grapevine root system in nutrient uptake. We detected similar peaks in soil microbial biomass in the mycorrhizosphere and hyphosphere treatments after addition of the litter, despite significantly lower microbial biomass in the hyphosphere treatment initially.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although grapevine roots play a dominant role in the uptake of nutrients from a decomposing cover crop, AM hyphae may have a more important role in maintaining soil microbial communities associated with nutrient cycling.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