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43篇
  免费   252篇
  国内免费   333篇
林业   359篇
农学   157篇
基础科学   190篇
  800篇
综合类   1680篇
农作物   71篇
水产渔业   178篇
畜牧兽医   146篇
园艺   72篇
植物保护   175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77篇
  2022年   117篇
  2021年   119篇
  2020年   129篇
  2019年   167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115篇
  2016年   144篇
  2015年   119篇
  2014年   216篇
  2013年   220篇
  2012年   307篇
  2011年   375篇
  2010年   254篇
  2009年   242篇
  2008年   212篇
  2007年   211篇
  2006年   128篇
  2005年   105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31.
以三门峡烟区4个县市(卢氏、灵宝、渑池、陕县)、3个等级(B2F、C3F、X2F)共计94个烤烟样本为供试材料,对烟叶总糖、还原糖、烟碱、钾、氯、糖碱比、钾氯比等主要化学成分进行了变异分析。结果表明:除钾含量、钾氯比之外,烤烟其他化学成分在不同生产地点之间差异显著;除还原糖、钾、氯含量和钾氯比之外,烤烟其他化学成分不同品种之间差异显著;总糖、钾含量在不同等级之间差异显著;不同海拔的总糖、烟碱和糖碱比差异显著;在不同施氮水平下,还原糖、烟碱和糖碱比差异显著,其余指标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2.
贾耀锋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6):9793-9796
在主体功能区划实施、西部大开发深入推进、区域移民、新农村建设、全球气候变暖等新形势下,区域产业及其结构的空间调整势在必行。宁夏南部山区的人口、经济的空间调整和布局为其生态环境建设创造了极大的机遇。该研究在分析宁夏南部山区生态环境建设的机遇和挑战的基础上,探讨了推进该区生态环境建设的对策,以期为该区的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33.
秸秆还田对宁南旱作农田土壤活性有机碳及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6,自引:12,他引:36  
在宁南旱区通过研究秸秆还刚对土壤活性有机碳及酶活性的影响,旨在为该区作物生产及土壤培肥制度的建立提供参考.在为期3 a秸秆还出定位试验中,设置了不同秸秆还田量处理,谷子秸秆按3000 kg·hm-2(低L)、6000kg·hm-2(中M)、9000 kg·hm-2(高H)粉碎还田;玉米秸秆按4500 kg·hm-2(低L)、9000 kg·hm-2(中M)、13 500kg·hm-2(高H)粉碎还田,对照为秸秆不还田,对不同处理条件下的土壤有机碳、土壤酶活性及其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总有机碳、活性有机碳含量和土壤酶活性均随土层的加深而减少;各处理0~60cm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和酶活性大小为中、高量秸秆还田>低量秸秆还田>秸秆不还田;秸秆还田不仅增加了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同时提高了活性有机碳占总有机碳含量的比重.相关性分析表明,运用土壤活性有机碳和碳库管理指数表征土壤酶活性及土壤肥力变化,比土壤有机碳更具灵敏性.在宁南半旱区采用秸秆还田能有效提高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和土壤酶活性.  相似文献   
134.
对解除桃种子休眠的3种方法及2种嫁接方法在不同生长季节的嫁接成活率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用冷藏和除去种皮的方法可解除桃种子的休眠,切接和嵌芽接对桃树嫁接的成活率都较高,但用嵌芽接法嫁接较好。  相似文献   
135.
浙江沿海森林资源现状及动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崔莉  李俊清  向楠  徐满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0):18663-18667
从土地利用结构、林分的林种及林龄结构、林木蓄积量、森林覆盖率等方面分析了浙江沿海森林资源的现状,并以研究区各时期的林清数据为依据分析了森林资源变化动态,在此基础上对研究区森林资源的经营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36.
在北京山区9个自然保护区(林场)设置了10块公顷级标准地,通过对乔木基本因子的调查,运用Delaunay三角网技术,建立了森林生态系统三维褶皱指数.结果表明:在所选取的10块样地中,5号样地三维褶皱指数最大,森林生态系统结构最为稳定;9号样地三维褶皱指数最小,森林生态系统结构相对最不稳定.通过对比分析,森林生态系统三维...  相似文献   
137.
在可持续发展成为国际社会共同选择的前提下,欠发达地区如何发挥后发优势,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成为了我国区域经济研究的热点问题。从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内涵入手,阐明了欠发达地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后发优势大致体现在学习性后发优势、机遇政策性后发优势、资源性后发优势和动力性后发优势四方面,并对如何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出了合理的对策与思路。  相似文献   
138.
随着农村宅基地闲置情况的日益严重,对农村闲置宅基地各维度的研究成为热点,学术界对农村闲置宅基地处理机制进行了积极探讨,并形成了诸多模式.针对目前对闲置宅基地信息管理方面存在的缺失并结合系统论,提出建立农村闲置宅基地信息管理模式,对该模式的基本原则、管理流程、系统架构以及如何协调控制作了深入探讨,旨在提高农村闲置宅基地的处理效率,加强中国农村土地管理的协调性和整体性.  相似文献   
139.
挖掘农村居民点内部潜力是解决当前土地供需矛盾的重要途径之一.以河北省霸州市为研究区域,根据用地性质和人口分布状况,对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进行修正;以人均建设用地面积为评价指标,将全市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按照集约程度分为集约利用、一般集约利用和粗放利用三个等级;根据现状人均建设用地面积计算农村居民点理论整理潜力;选择自然、经济、社会3类因素5项评价指标计算挖潜系数;分别以人均建设用地120 m2、150 m2为界线计算可实现的农村居民点集约利用潜力值.  相似文献   
140.
本文以甘肃省庆阳市为例,探讨矿产资源富集型欠发达地区资源开发与区域协调发展问题。欠发达地区矿产开发是区域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依托,但区域对资源产业的过度依赖又会产生"资源诅咒"效应。在我国现行的矿产资源开发管理体制下,资源地的收益权受到了限制。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收益,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是资源地面临的难题。研究发现"资源诅咒"的发生源于矿产过度开发、低技术开发、区域经济单一化以及制度缺失等。为此,资源富集型欠发达地区在资源开发中,应通过降低对资源部门的依赖度、提高资源开发集约度、推动产业多样化发展、增强人才和科技资源的积累等,降低资源开发的环境影响,发挥资源开发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全面带动作用,推动区域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协调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