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3篇
林业   1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4篇
  4篇
综合类   74篇
农作物   6篇
畜牧兽医   6篇
植物保护   7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东亚飞蝗四种类型的触角感受器超微结构 (昆虫纲,直翅目)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利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了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不同类型触角感受器的超微结构。在触角上存在4种类型的感受器:锥形感受器、毛形感受器、腔锥形感受器和刺形感受器。锥形感受器分为两个亚型:A亚型壁薄多孔,有100多个树突分枝,每个分枝有1~5个微管;B亚型壁薄,只有少于6个树突分枝。毛形感受器单壁,壁上有沟和小孔,孔数相对较少。对感受器腔中有超过20个的树突,每一树突中含有1~5个微管。腔锥形感受器位于触角表皮凹陷当中,含两个亚型:A亚型双壁,壁上有沟和放射状的孔,6~7个树突。B亚型含4个树突,单壁,壁上无孔无沟。刺形感受器壁厚无孔,有5个树突连接顶端小孔。对感受器的功能讨论认为:锥形和毛形感受器是嗅觉感受器;腔锥形感受器可能感受化学和温湿度刺激;刺形感受器可能是味觉或机械感受器。  相似文献   
93.
东亚飞蝗肠道细菌鉴定及其对金龟子绿僵菌拮抗作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室内饲养的东亚飞蝗5龄若虫肠道细菌的分离纯化培养,共获得8个细菌菌株,16s rDNA鉴定分别与绿脓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sp.)、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ae)、节杆菌属(Arthrobactersp.)、木糖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xylosus)、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和芽孢杆菌属(Bacillussp.)有较高的同源性,其中克雷伯氏菌和阴沟肠杆菌检出率为100%,检出量最大,均达到109cfu/g肠道,为常驻的优势菌群。肠道细菌在东亚飞蝗体内的数量分布为后肠>中肠>前肠,种类分布为中肠(8种)>后肠(6种)>前肠(4种)。常驻细菌克雷伯氏菌和阴沟肠杆菌对金龟子绿僵菌则无拮抗作用,表明肠道常驻菌不是影响金龟子绿僵菌在蝗虫肠道内萌发侵染的主要因素,但同时也说明了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使用绿僵菌防治蝗虫在防效上可能会有很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94.
General esterases were characterized and compared from two populations of the oriental migratory locust, 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 collected from Huanghua and Pingshan Counties, Hebei Province, China. General esterases were most concentrated in the thorax and abdomen, which contained 46.1 and 36.1% of total esterase activity in females, and 42.7 and 36.0% in males, respectively, when α-naphthyl acetate was used as a substrate. There was no distinct difference in esterase banding patterns in different body regions for the substrates α-naphthyl acetate and β-naphthyl acetate on non-denaturing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 (PAGE). However, the general esterase activities in the Huanghua population were 1.8-fold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Pingshan population in both females and males. Increased esterase activity in the Huanghua population appeared to be mainly due to several additional esterase bands detected on non-denaturing PAGE. Inhibition studies of general esterases using four inhibitors, including paraoxon, malaoxon, eserine, and carbaryl, indicated that most general esterases in the two populations were B-type. The increased esterase activity in the Huanghua population appeared to be associated with a 1.8-fold decreased susceptibility to malathion. Such differences may attribute to the difference in control practices for the locust between Huanghua and Pingshan Counties.  相似文献   
95.
西藏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tibetensis是为害小麦Triticum aestivum、青稞Hordeum vulgare等禾本科作物及牧草的重要高原害虫,具有发生面积大、繁殖能力强和为害重等特点,在西藏自治区雅鲁藏布江沿岸、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和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等地均有过多次暴发的历史记录,给当地农牧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为全面了解西藏飞蝗的发生规律及其相关研究进展,本文主要综述了西藏飞蝗的地理分布、形态学特征、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征和防治措施等内容,同时对西藏飞蝗未来的研究方向以及综合防控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6.
本文于室内研究了不同温湿度条件下,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对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致病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0℃、3种不同相对湿度(RH30%、60%和90%)条件下,3龄、4龄和5龄蝗蝻均在RH90%时,死亡率最高,LT50最短;其次为RH60%和RH30%。在不同温度条件下,30℃时绿僵菌对5龄蝗蝻的致死率最高,LT50最短(3.366d);其次为33℃和27℃;36℃条件下,蝗蝻的死亡率最低,LT50最长(6.424d)。  相似文献   
97.
为明确蝗虫对蓝光视励光质及其偏光的视敏响应差异性,获得蝗虫视敏激励性光电诱导信息及蝗虫诱导光源设计参数,针对蝗虫群体对蓝光及其偏光不同光质刺激属性的视响应效应测试试验,确定了蝗虫视敏视励响应良好的光特征和光信息强化措施。结果表明:线偏蓝光照中,线偏光起偏效应决定蝗虫视响应程度的矢敏性、线偏光照度制约蝗虫的视趋强度及视聚集效果,且较弱光照中偏振片线偏光质的视激性较优,而退偏蓝光照中,蓝光光照强度决定蝗虫视趋强度的视励性及视聚集的视敏性,且偏振度及E-矢量光照度呈现强化或抑制蝗虫偏光敏感响应的交互作用效应;线偏及退偏光照度增强,抑制蝗虫对较强光照退偏光的视聚集效应并呈现偏光E-矢量的矢敏响应差异,且弱光照线偏光及退偏0°矢量的视响应程度较优,采取竖条纹与偏光耦合强化偏光激励信息、降低偏光光照度优化视敏视励信息,相对于100 lx偏光,引起视敏性矢量发生变化且其120°矢量敏感性较强,但视趋强度及视聚集效果以10 lx时330°退偏光最优;蝗虫对退偏光的视趋强度及视聚集效果与偏振度及视励信息、偏光光照度分别呈正负相关性,且蝗虫对10 lx偏光的视响应效应呈现矢量变化的弦函响应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蝗虫在弱光照蓝偏光中具有E-矢量的偏敏响应模式及视偏响应最强矢量,则利用10 lx的30°及330°蓝偏光与100 lx时线偏蓝光或10 lx的0°蓝偏光耦合效应,可有效提高蝗虫视偏响应效果。  相似文献   
98.
提取、分离了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根皮中总生物碱物质,采用小叶蝶添加法测定其对东亚飞蝗Locustas migratoria拒食、生长发育及毒杀等生物活性.结果表明:雷公藤总生物碱对3龄东亚飞蝗具有拒食、生长发育抑制和毒杀作用.48 h非选择性拒食中浓度AFC_(50)、生长发育抑制中浓度EC_(50)48 h毒杀中浓度LC_(50)分别为236.84 mg/L、151.96 mg/L和171.72 mg/L;雷公藤总生物碱对东亚飞蝗无明显触杀作用.  相似文献   
99.
应用AFLP技术对东亚飞蝗在8个种群间的遗传多态性进行了分析。用SPSS11.5软件进行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东亚飞蝗在8个种群间存在遗传分化,同属于沿海蝗区的山东东营与河北黄骅、玉田种群间的关系较近,属于内涝蝗区的河南汝南与属于河泛蝗区的河南兰考、濮阳、武陟种群间聚为一类,但关系相对较远,而有一定地理隔离的河南灵宝种群单独为一类;同时种群之间的遗传分化与地理距离呈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0.
不同生态类型蝗区东亚飞蝗发生期气象预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欣璞  姚树然 《华北农学报》2007,22(B10):204-208
气象条件是影响东亚飞蝗发生期早晚的重要因子,建立发生期的气象因子预报对虫害的防治十分必要。通过对河北省不同生态类型蝗区东亚飞蝗1980—2003年发生期资料及同期气象资料用合成分析法进行分析,筛选影响东亚飞蝗发生期早晚的关键气象因子,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不同生态类型蝗区东亚飞蝗发生期的预报方程。通过历史回查,并在2004年至2005年进行试报,误差一般在4d以内,可以纳入业务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