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41篇 |
免费 | 25篇 |
国内免费 | 103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5篇 |
农学 | 76篇 |
基础科学 | 3篇 |
35篇 | |
综合类 | 292篇 |
农作物 | 96篇 |
畜牧兽医 | 20篇 |
园艺 | 2篇 |
植物保护 | 24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14篇 |
2022年 | 18篇 |
2021年 | 31篇 |
2020年 | 28篇 |
2019年 | 14篇 |
2018年 | 14篇 |
2017年 | 29篇 |
2016年 | 29篇 |
2015年 | 21篇 |
2014年 | 36篇 |
2013年 | 31篇 |
2012年 | 44篇 |
2011年 | 42篇 |
2010年 | 32篇 |
2009年 | 41篇 |
2008年 | 17篇 |
2007年 | 31篇 |
2006年 | 28篇 |
2005年 | 12篇 |
2004年 | 20篇 |
2003年 | 30篇 |
2002年 | 14篇 |
2001年 | 22篇 |
2000年 | 17篇 |
1999年 | 15篇 |
1998年 | 21篇 |
1997年 | 11篇 |
1996年 | 18篇 |
1995年 | 8篇 |
1994年 | 8篇 |
1993年 | 12篇 |
1992年 | 14篇 |
1991年 | 8篇 |
1990年 | 11篇 |
1989年 | 12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2篇 |
1955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普通野生稻对水稻白叶枯病抗性的评价及遗传研究初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重复评价了48份普通野生稻对3个白叶枯病菌系P1、HB84-17和T1的抗性。6份材料抗所有3个菌系,其中1个材料RBB16的抗性是相对稳定和纯合的。遗传研究表明RBB16对菌系P1、HB84-17和T1的全生育期抗性分别受制于2和3对显性基因,它们与显性基因Xa-4非等位,是否为新基因尚待进一步测定。抗性转育表明RBB16的抗性遗传效应较强。 相似文献
92.
93.
QIAN Guo-liang HAN Bing CHEN Lei HU Bai-shi YANG Wan-feng WANG Chen HAN Zhi-cheng LIU Feng-quan 《中国农业科学(英文版)》2009,8(12):1482-1491
Bacterial leaf streak, caused by 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icola, is an important disease of rice (Oryza sativa). Genetic determinants (tatABC genes) of the twin-arginine translocation (Tat) pathway from X. oryzae pv. oryzicola strain RsGD42 were cloned and characterized, meanwhile, a tatC disruption mutant was generated. The tatC mutant lacked detectable flagella and was highly impaired in motility and chemotaxis. Furthermore, it was observed that the tatC mutant exhibited a reduced production of extracellular polysaccharide (EPS) and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of virulence on adult rice plants compared to wild type strain. However, the tatC mutation in X. oryzae pv. oryzieola strain RsGD42 did not affect the growth rate and the ability to induce hypersensitive response (HR) in nonhost tobacco (Nicotiana tabacum L. cv. Samsun). In conclusion, the data indicated that the Tat pathway significantly contributed to the virulence of X. oryzae pv. oryzicola. 相似文献
94.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以乳酸质量浓度及菌丝形态为考察指标,对米根霉首批发酵培养基及补料培养基进行优化,得到适于米根霉半连续发酵的培养基,建立了米根霉半连续发酵工艺,并进行米根霉半连续发酵产乳酸的稳定性试验.得到首批培养基参数为葡萄糖120 g/L,(NH_4)2SO_4 2 g/L,NaH_2PO_4 0.16 g/L,KH_2PO_4 0.14g/L,MgSO_4·7H_2O 0.2 g/L,ZnSO_4·7H_2O 0.22 g/L,CaCO_3 60g/L;补料培养基参数为葡萄糖100g/L,(NH_4)_2SO_4 2 g/L,KH_2PO_4 0.1 g/L,ZnSO_4·7H_2O 0.33 g/L,MgSO_4·7H_2O 0.15 g/L,CaCO_3 50 g/L,摇瓶重复稳定发酵30批次,罐发酵重复稳定发酵20批次,葡萄糖转化率最高达到86%. 相似文献
95.
设计0、0.001、0.01、0.1、1、5、10mmol/L7种浓度,研究了Cu、Fe、Zn、B4种微量元素对水稻白叶枯病(Xanthomonaso-ryzaepv.oryxae,简称(Xoo)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微量元素在不同浓度对Xoo生长具有不同的影响效果。Cu抑制效果最强,在0.1mmol/L时即有较强的抑制作用。5mmol/L时完全抑制Xo的生长;其次为Fe、在0.1和1mmol/L时,只对Xo的生长后期有抑制作用,对生长初期有些刺激作用,但到5mmol/L时则有很好的抑制效果;再次为Zn,在1和5mmol/L时,只对Xo的生长初期略有抑制作用,对生长后期有些刺激作用,高达10mmol/L时才表现明显的抑制作用;B在低浓度时对Xo的生长无影响,而在5和10mmol/L时则表现为刺激作用。 相似文献
96.
为了阐明启动子序列对水稻白叶枯病菌效应子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及特征,通过融合PCR将报告基因GFP基因置于水稻白叶枯病菌hrpF基因启动子序列的下游,经酶切、PCR鉴定及序列测定,成功构建了受hrpF启动子序列调控的GFP基因转录单元pMF-GFP,并转入JXO I菌株中。结果发现构建的hrpF::GFP转录单元,在hrp诱导培养基XOM2上可有效诱导表达,而在NA培养基上不能诱导表达。结果还显示,在大肠杆菌中,中间表达载体phrpF::GFP具有GFP表达活性。 相似文献
97.
OsNHO1是一种甘油激酶,受多种因素的诱导,在植物先天免疫反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笔者采用同源序列法,根据已报道的拟南芥NHO1基因序列结合水稻基因组测序结果,筛选水稻OsNHO1基因,采用RT-PCR获得水稻OsNHO1基因全长cDNA(1 590 bp,529AA),并通过半定量RT-PCR方法分析OsNHO1基因在SA,PXO99刺激下的表达模式,结果显示OsNHO1基因的表达受SA,PXO99的诱导,为进一步研究OsNHO1的具体功能和作用机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8.
枯草芽孢杆菌SO113分泌蛋白的抑菌作用及抗菌蛋白的分离纯化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SO113对水稻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 oryzaepv.oryzae)有强烈的抑菌作用(表现出一透明抑菌圈)。培养液上清中加入60%饱和度的硫酸铵沉淀所得的蛋白粗提液对热稳定,对链霉蛋白酶E不敏感,对蛋白酶K部分敏感,对中国各稻区白叶枯病菌的7种致病型都有强烈的抑杀作用,蛋白粗提液100℃加热15min后脱盐,经DEAE0-Sepharose Fast Flow柱层析得3个未分开的抗菌活性峰,示吸附部分经CM-Sepharose Fast Flow柱层析,得到1个主活性峰,由于B.subtilis SO113的分泌蛋白对水稻白叶枯病菌表现出良好的广谱抗性以及丰富的抗菌活性峰,因此对其进一步的研究和设法隆编码抗菌蛋白的基因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
根据黄单胞菌hisF基因的同源性设计简并引物,采用PCR方法从水稻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Xoo)中克隆了hisF同源基因,命名为hisFXoo.NCBI网站蛋白质保守结构域搜索表明,HisFXoo属于组氨酸生物合成蛋白家族的一员,具有与其他HisF蛋白相似的结构.序列比较显示,该基因在黄单胞菌中是相对保守的.同源性搜索比较显示,与水稻条斑病菌(Xoryzae pv.oryzicola,Xooc)的hisF(登录号:DQ372107)同源性高达98%.通过同源重组的方法,构建了hisFXoo的插入突变体,在NA+Amp平板上筛选后,并且经过PCR及Southern杂交验证插入正确.在MMX基本培养基中生长测定发现,hisF突变体生长能力明显下降,证明hisF基因与Xoo生长代谢相关.但是,该突变体仍具有致病性,并且毒力与野生型菌株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00.
水稻中对不亲和白叶枯病菌株专一识别的多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蛋白质双向电泳分析,发现水稻IR26、IR1545及TN1各有一个多肽能与不亲和的白叶枯病菌株产生特异性作用而消失,但与亲和菌株相互不发生作用。成株期抗病品种南粳l5在成株期有与不亲和菌株作用的多肽存在.而在苗期则未观察到这一多肽。对全期抗病品种IR26分析表明,它无论在成株期还是苗期均出现一个与不亲和菌株专一作用的多肽。经典遗传学分析认为有三个抗白叶枯病基因的DV85,则观察到DV85有两个以上的菌株特异性多肽。由于选些多肽表现出菌株的专一性及其它表达生理时期均与该品种的田间抗病表型一致,同时多肽的数目也与经典遗传学分析结果类似,推测这些多肽可能是抗病基因的产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