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0篇
  11篇
综合类   11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2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寄生隐丛赤壳菌是引起板栗疫病的致病菌。为建立该菌的分子检测技术,本研究首先采用通用引物 ITS1/ITS4对分离自四川雅安、泸州及重庆的寄生隐丛赤壳菌及其他参试菌株的 ITS 区进行 PCR 扩增和测序比对。根据该片段与 GenBank 中隐丛赤壳属其他种的 ITS 序列差异,设计了寄生隐丛赤壳菌的特异性引物 ITSP1/ITSP2,片段扩增大小为462 bp。利用该引物对菌株基因组 DNA 进行扩增,可以将寄生隐丛赤壳菌与其他参试菌区分开,检测灵敏度达30 pg。而以引物 ITS1/ITS4和 ITSP1/ITSP2进行的巢氏 PCR,可检测到30 fg 基因组 DNA,其灵敏度较常规 PCR 提高了1000倍。利用巢氏 PCR 检测体系对发病程度不同的组织和携菌组织进行检测,均能快速稳定地检测出寄生隐丛赤壳菌。  相似文献   
22.
低毒病毒是一类存在于板栗疫病菌细胞质中自主复制的无衣壳正链RNA病毒。感染低毒病毒后,板栗疫病菌的致病力显著降低,色素分泌减少,菌丝体由感染病毒前的桔黄色变为白色,产孢量降低或不产孢,漆酶表达水平明显下降。低毒病毒侵染性克隆的获得以及高效转化和转染体系的建立,使得低毒病毒成为目前唯一可以进行全面遗传操作的真菌病毒。利用低毒病毒作为探针来探测板栗疫病菌的致病力组成和毒力调节机制,己获得了一些很有意义的发现。本文介绍近几年低毒病毒及其与真菌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包括低毒病毒的基因组和功能基因研究、低毒病毒和线粒体损害引起的板栗疫病菌低毒力机制、板栗疫病菌的RNA沉默系统以及低毒病毒抗RNA沉默的机制。低毒病毒/板栗疫病菌系统已经成为研究病毒与宿主相互作用以及病原真菌致病机理的很好的模式系统。  相似文献   
23.
采用树皮下接种和打孔接种的方法,在板栗树苗和离体栗枝上测定了栗疫病菌的致病力。结果表明,两种接种方法测定病菌致病力比较一致;据此可将菌株分为强致病力和低致病力两类。对低致病力菌株分生孢子后代的不同培养型也进行了致病力测定,野生型单孢菌株的毒力明显比亲本型单孢菌株的强。讨论了低致病力菌株的毒力降低的原因。  相似文献   
24.
板栗疫病菌是研究病原真菌的模式物种之一。目前应用于板栗疫病菌遗传转化的筛选标记有潮霉素、苯菌灵和G418抗性基因。随着板栗疫病菌致病分子机理研究的深入,需要更多的遗传筛选标记用于多重基因的遗传转化分析。本研究通过融合PCR技术,成功利用博莱霉素抗性基因Bleor进行了板栗疫病菌高丰度分泌表达基因的打靶实验,证实了Bleor作为板栗疫病菌基因筛选标记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5.
根据丝状真菌自身的特点,本文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适合于板栗疫病菌蛋白质组分析的总蛋白质提取方法,并使用二维液相系统对野生强毒株EP155和受低毒病毒感染的弱毒株EP713进行了差异蛋白质组的比较。用ProteoVue和DeltaVue软件进行分析,得到了重复性较好的二维模拟凝胶图谱,在EP155和EP713之间共找到296个峰值差异强度在2倍以上的蛋白质紫外吸收峰:以EP155为标准,病毒感染导致蛋白上调的209个,下调的87个。根据蛋白质分子量,使用SDS-PAGE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可以得到纯度更高的蛋白质条带,本研究为大规模质谱鉴定丝状真菌差异表达蛋白质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26.
栗疫病菌低毒力菌株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栗疫病菌低毒力菌株的培养性状及其低毒力的转化,结果表明低毒力菌株培养性状与强毒力菌株有所不同,而且单孢后代发生分化。光照不能提高低毒力的转化率,但能提高识别转化是否发生的能力;基质对不同营养体亲和组(VCG)菌株间的转化有影响,对相同CCG菌株间的转化无作用。  相似文献   
27.
Disturbance histories drive spatiotemporal patterns of species distributions, and multiple disturbances can have complex effects on these patterns of distribution.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chestnut blight (Cryphonectria parasitica (Murril.) Barr.) to the eastern United States in the early 1900s coincided with an increase in logging, thus presenting an ideal situation for studying the effect of two disturbance events, logging and diseas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compare chestnut (Castanea dentata) abundance and the prevalence of chestnut blight among (1) sites that were and were not logged for chestnuts during the blight pandemic and (2) sites that varied in time since the last logging event. Current chestnut abundance and chestnut blight prevalence were assessed in areas where chestnut was known to occur before the blight. Elevation, soil pH, slope, aspect, age of canopy trees, and presence or absence of chestnut stumps indicating selective logging of chestnuts were recorded at each site. Chestnuts were more abundant on sites that had not been selectively logged for pre-blight chestnuts. Chestnut presence was more likely at high elevations (857 m ± 33 m). Chestnut abundance was greater at high elevations (>1000 m) and acidic soils (pH 4-5). Chestnut blight prevalence was not correlated with any measured environmental variable. Rather, 15.1% of all chestnut stems were infected with blight regardless of chestnut density. Thus, higher chestnut abundance is not due to lower mortality from the chestnut blight, although the temporal dynamics of blight infection and stem recovery were not within the scope of this study. This research shows that local rates of chestnut population decline differ between locations with different chestnut logging histories. Chestnut site preferences are better understood within the context of history, and thus teasing apart the effects of disease, logging, and environment will result in more successful chestnut restoration efforts.  相似文献   
28.
魏彬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9):108-109,145
采用线性回归模型,对不同土壤理化性质与板栗疫病之间的关系作定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中有机质、速氮、速钾、全氮、全磷、全钾的含量对板栗疫病有极显著的影响,速磷对板栗疫病有较显著的影响,板栗疫病的发病率和感病指数随它们的升高而降低;土壤的容重和质地对板栗有极显著影响,板栗疫病的发病率和感病指数随其升高而升高。  相似文献   
29.
低毒病毒CHV1-CN280生防潜力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期研究表明,分离自中国的低毒病毒CHV1-CN280与其它多数低毒病毒相比具有更高的水平传播能力。本研究中,我们对CHV1-CN280的田间定殖能力及其它生防性状进行了评估。与其它两个模式低毒病毒相比,CHV1-CN280对栗疫菌Cryphonectria parasitica的毒力显著弱于典型的烈性低毒病毒CHV1-EP713,而更接近于典型的温和低毒病毒CHV1-Euro7。强致病性的栗疫菌感染CHV1-CN280后,成为典型的低毒菌株,不再对板栗植株造成严重危害,但是与感染典型烈性低毒病毒CHV1-EP713的菌株相比,寄主真菌在板栗枝条上仍保持了一定的定殖能力,其菌丝生长速率和分生孢子产量较高。初步的田间试验表明,在人工接种两年后,CHV1-CN280在田间成功定殖,并已扩散到田间自然存在的、与人为释放的低毒菌株不亲和的其它营养体亲合群的栗疫菌菌株中。结果表明,低毒病毒CHV1-CN280对栗疫病具有非常好的生物防治潜力。  相似文献   
30.
栗疫病菌不同毒力菌株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不同毒力、含或不含dsRNA的菌株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含dsRNA的弱毒力菌株的分生孢子后代,可分化出白色和桔黄色两种菌落类型,菌落白色的单孢菌株,可继续分化出白色和桔黄色两种类型的后代,桔黄色的单孢菌株保持稳定,不再发生分化。不含dsRNA的菌株,未见培养性状发生分化。对含dsRNA的弱毒力菌株的第2代两种类型的单孢菌株进行了毒力测定和dsRNA检测,桔黄色的单孢菌株的毒力水平达到或接近强毒力菌株的水平,不含dsRNA;而白色的单孢菌株的毒力很弱,且都含有dsRNA。对不同毒力菌株分生孢子的萌发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孵育12h后,即有部分菌株的分生孢子开始萌发,强毒力菌株孢子的萌发最早,含dsRNA的弱毒力菌株的孢子萌发较迟;孵育24h后,各菌株孢子的萌发率均达到90%以上,差异已不太明显,但芽管的分枝程度有较大差异,强毒力菌株的芽管(菌丝)大量分枝,初步形成菌丝丛,而弱毒力菌株,不论是否含有dsRNA,芽管的分枝程度均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