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10篇
  免费   448篇
  国内免费   1888篇
林业   222篇
农学   685篇
基础科学   3793篇
  2787篇
综合类   2987篇
农作物   407篇
水产渔业   137篇
畜牧兽医   277篇
园艺   212篇
植物保护   939篇
  2024年   79篇
  2023年   229篇
  2022年   360篇
  2021年   414篇
  2020年   378篇
  2019年   496篇
  2018年   400篇
  2017年   555篇
  2016年   750篇
  2015年   502篇
  2014年   502篇
  2013年   645篇
  2012年   849篇
  2011年   779篇
  2010年   713篇
  2009年   633篇
  2008年   507篇
  2007年   558篇
  2006年   458篇
  2005年   466篇
  2004年   333篇
  2003年   303篇
  2002年   199篇
  2001年   198篇
  2000年   188篇
  1999年   148篇
  1998年   112篇
  1997年   116篇
  1996年   77篇
  1995年   70篇
  1994年   60篇
  1993年   82篇
  1992年   64篇
  1991年   52篇
  1990年   49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This study evaluates the effect of soil particle size (SPS) on the measurement of exchangeable sodium (Na) (EXC-Na) by near-infrared reflectance (NIR) spectroscopy. Three hundred thirty-two (n = 332) top soil samples (0–10 cm) were taken from different locations across Uruguay, analyzed by EXC-Na using emission spectrometry, and scanned in reflectance using a NIR spectrophotometer (1100–2500 nm). Partial least squares (PLS) and principal component regression (PCR) models between reference chemical data and NIR data were developed using cross validation (leaving one out). The coefficient of determination in calibration (R2) and the root mean square of the standard error of cross validation (RMSECV) for EXC-Na concentration were 0.44 (RMSECV: 0.12 mg kg–1) for soil with small particle size (SPS-0.053) and 0.77 (RMSECV: 0.09 mg kg–1) for soils with particle sizes greater than 0.212 mm (SPS-0.212), using the NIR region after second derivative as mathematical transformation. The R2 and RMSECV for EXC-Na concentration using PCR were 0.54 (RMSECV: 0.07 mg kg–1) and 0.80 (RMSECV: 0.03 mg kg–1) for SPS-0.053 and SPS-0.212 samples,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52.
对近年昌吉州灌区协会发挥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并就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讨论,以期促进基层灌区的管理。  相似文献   
53.
为了提高农田灌溉中水资源的利用率,实现农田智能化灌溉以及对灌溉系统中主要器件的故障诊断,利用短消息通讯、数据采集与灌溉控制技术,研制了一套包括数据采集、自动灌溉和检查易出故障器件的智能节水灌溉系统。该系统可以根据不同作物的生长需求、不同土质等因素设定自动灌溉参数,实施自动灌溉。通过实际使用证明,系统性能稳定,操作方便。  相似文献   
54.
旨在研究猪C1QTNF3基因可变剪接体的特性及miR-101通过C1QTNF3基因促进猪脂肪SV细胞成脂分化的机制。本研究采集3头30日龄健康马身猪仔公猪心、肝、脾、肺、肾、胃、股二头肌、腰大肌、皮下脂肪和背部脂肪组织样品,首先利用RT-PCR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方法对C1QTNF3基因的不同转录本进行扩增和生物学特性分析,采用qRT-PCR技术检测C1QTNF3基因不同转录本在猪组织中的表达变化。随后,利用生物信息学预测发现,C1QTNF3上游的调控因子是miR-101,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试验验证miR-101对C1QTNF3的调控作用。最后,利用油红O染色和qRT-PCR技术检测过表达miR-101对猪脂肪SV细胞成脂分化的影响。基因克隆得到猪C1QTNF3存在两个转录本C1QTNF3和C1QTNF3-1,其中C1QTNF3-1为新鉴定的转录本;测序分析显示,与C1QTNF3相比,C1QTNF3-1的第1外显子区域缺失了219个碱基,少编码73个氨基酸。进化树分析显示,猪C1QTNF3和C1QTNF3-1蛋白序列与人和马来亚穿山甲等物种的亲缘关系较近。C1QTNF3和C1QTNF3-1在猪各组织中均有表达,且在各组织中C1QTNF3-1的表达量均极显著高于C1QTNF3(P<0.01)。过表达miR-101极显著下调C1QTNF3 3'UTR区域的荧光素酶活性(P<0.01)和C1QTNF3 mRNA的表达(P<0.01),同时增加了脂肪细胞成脂分化关键基因PPARγC/EBPβSREBP-1c和FABP4的mRNA表达量(P<0.01)。本试验成功克隆了猪C1QTNF3基因的两个可变剪接体,其中C1QTNF3-1在猪不同组织中均高表达,推测该转录本为基因发挥功能的主要亚型。并深入研究了C1QTNF3基因的上游调控因子,揭示了miR-101靶向C1QTNF3促进成脂分化的机制,丰富了C1QTNF3的生物学作用和调控网络。  相似文献   
55.
本文介绍了开发灌溉设备产品信息与报价系统的必要性及功能 ,较系统地阐述了该软件系统的实现思路 ,并对其应用前景作了初步预测  相似文献   
56.
在实验基础上 ,分析论述了微灌地膜的节水效果和增温保墒效应。试验结果表明 ,微灌地膜可比地面灌溉节水 61 % ,增加地温 3℃~ 6℃ ,近地面空气相对湿度提高 3 0 %~ 40 % ,综合效应明显。可供微灌地膜或膜下微灌的进一步研究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57.
对于管网优化及投资分析来说,最不利情况下的水力条件不是普遍条件,不能够完全代表管网应当有的优化假定条件。通过管道控制灌溉面积来确定管道的流量,按照满足在一天内,管道控制的所有灌水器都灌溉一次的原则确定,并给出公式。让管道的流量这一重要参数,在高效节水灌溉工程优化和设计计算中变得简单并容易计算。  相似文献   
58.
随着膜下滴灌技术在新疆的大力推广应用,灌排模式发生了改变,从而导致了新的土壤次生盐渍化问题。在阐述新疆3种排水措施——明沟排水、暗管排水和竖井排灌发展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新疆节水灌区农田排水措施存在的问题,结合南疆某一节水灌区灌排试验,分析了排水措施对土壤盐分及地下水位、矿化度的影响,为当地灌排模式提出合理化建议,且为减轻节水灌区的土壤盐渍化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59.
基于模糊控制的水肥药一体化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目前水肥药一体化系统的自动化程度,设计了一种智能水肥药一体化系统;针对系统混肥精度不高的问题,设计了适用于营养液混合的模糊控制器,并利用Lab VIEW完成整个系统应用软件的开发。该系统不但能够实现独立灌溉、灌溉施肥一体化、灌溉施药一体化及水肥药一体化,而且还具备控制指令输入、系统工作监控和系统信息查询的功能。  相似文献   
60.
调亏灌溉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节水灌溉方式,对黑土区农业水资源的可持续高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而调亏灌溉方案的优劣取决于它的综合效果,难以直观评价。以2013年在黑龙江省红星农场进行的玉米调亏灌溉技术效应的试验研究为基础,选取了8个评价指标,采用投影寻踪分类模型(PPC),利用基于实数编码的加速遗传算法(RAGA)优化其投影方向,根据投影函数值得到各评价指标对综合评价的贡献大小对不同调亏处理的各项指标进行排序。结果表明:苗期水分调亏程度为田间持水量60%的处理为最佳调亏灌溉方案,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比适宜调亏灌溉处理分别提高了2.11%和6.42%。研究结果可为黑土区玉米灌溉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