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9篇
  免费   164篇
  国内免费   184篇
林业   266篇
农学   144篇
基础科学   23篇
  90篇
综合类   1032篇
农作物   294篇
水产渔业   590篇
畜牧兽医   154篇
园艺   119篇
植物保护   85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91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90篇
  2016年   140篇
  2015年   80篇
  2014年   138篇
  2013年   140篇
  2012年   198篇
  2011年   189篇
  2010年   171篇
  2009年   128篇
  2008年   133篇
  2007年   163篇
  2006年   129篇
  2005年   103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01.
茶树新梢中非酯型儿茶素及其合成酶的变化规律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对不同季节茶树新梢不同部位鲜叶中儿茶素组分和非酯型儿茶素合成酶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茶树新梢上,从芽到第四叶,四种非酯型儿茶素中除了GC外,C、EC和EGC含量均逐步增加;两种非酯型儿茶素合成酶中,DFR/LAR活性呈下降趋势,而ANR在第三叶中达到最高。相关分析进一步表明,不同部位鲜叶中儿茶素的总量变化与DFR/LAR活性变化呈显著正相关,而与ANR变化相关性不大。  相似文献   
902.
43份茶树品种资源遗传多样性的SSR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43个茶树品种(系)进行了遗传多态性分析。用37对可扩增引物对43个茶树品种(系)扩增,经8%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其中有34对引物产生多态性,不同引物扩增带数分布在1~11条之间,扩增片段大小介于150~350bp。应用DPS软件,进行遗传距离和相似性系数计算,43份材料遗传距离的变化范围在0.059~0.820之间,说明供试茶树资源间的遗传变异十分宽广。根据UPGMA法构建聚类树状图,在平均遗传距离水平上,可将43份材料划分为7个类群。  相似文献   
903.
通过比较不同因素对受精卵孵化率处理的影响,筛选出最合适的孵化条件,提高受精卵孵化率。采用青海拉脊蝠蛾受精卵,以饱满/不饱满受精卵、蒸馏水/盐水保湿、Hg溶液/蒸馏水3种处理和不同温度、湿度条件下进行孵化率试验。结果表明:青海拉脊蝠蛾受精卵孵化的最佳温度为15℃,最佳湿度为70%~80%;黑色发亮、饱满圆润的受精卵平均孵化率较高(40%),经0.1%Hg溶液处理受精卵平均孵化率(35%)和蒸馏水保湿处理的受精卵平均孵化率(35%)较高。  相似文献   
904.
[目的]研究香椿生长轮宽度、木材气干密度和纤维长度的径向变异和相关性。[方法]应用生长轮材质分析理论分别对香椿的生长轮宽度、木材气干密度和纤维长度进行测定。运用SPSS 13.0拟合生长轮宽度、木材气干密度、纤维长度与树龄相关的模型。[结果]结果表明,32年生香椿生长轮平均宽度为1.382cm,最大值在第9年生时,为2.217cm,21~31年生后生长轮宽度趋于稳定,在0.683~1.000cm范围内波动。木材气干密度与纤维长度随树龄递增。木材气干密度的平均值为0.475g/cm^3,17年时达0.543g/cm^3,之后在0.507~0.564g/cm^3之间波动,趋于稳定。气干纤维长度在797.84~1396.34μm,其径向变异模式属Panshin Ⅰ类型。香椿生长轮宽度、木材气干密度和纤维长度与树龄呈极显著的相关关系。香椿生长轮宽度、木材气干密度和纤维长度两两之间也呈极显著的相关性。经过有序样本聚类,界定出香椿的幼龄材与成熟材的界限为13~15年。[结论]为香椿人工林速生丰产、定向培育、材质改良、营林技术和木材的加工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05.
干旱胁迫下不同种源香椿可溶性蛋白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干旱胁迫下香椿幼苗可溶性蛋白累积的动态变化及种源间差异。[方法]选择江苏、四川、湖南、湖北、河南、陕西6个种源的香椿1年生平茬苗为材料进行盆栽试验,研究干旱胁迫下香椿可溶性蛋白的动态变化。[结果]干旱胁迫下6个种源香椿的可溶性蛋白含量随着胁迫的强度呈上升趋势,同一种源不同时期和同一时期不同种源其含量变化程度均有不同。重度胁迫下,陕西安康种源在处理初期和末期,河南西峡种源在处理末期其含量高于对照,江苏南京种源在处理末期两种胁迫水平下其含量均高于对照,其余种源在不同胁迫时期其含量均低于对照。复水后,6个种源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呈平缓上升趋势。[结论]安康、西峡以及南京3个种源的香椿在胁迫末期对干旱有一定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906.
An 8‐week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dietary fish meal (FM) replaced by soybean protein concentrate (SPC) on Japanese strain of soft‐shelled turtle, Pelodiscus sinensis juveniles. Diets were formulated to replace FM protein by SPC at 0, 15, 30, 45, 60 or 60% supplemented with phytase (2000 FTU kg?1) (designated as S0, S15, S30, S45, S60 and S60P, respectively), and each diet was fed to triplicate group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growth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when dietary SPC replaced more than 45% FM. The turtles fed the S15 or S30 diet showed comparable feed and protein utilization efficiency compared with the S0 group, whereas more than 30% replacement of FM adversely affected these values. Increasing dietary SPC levels significantly lowered the apparent digestibility coefficients (ADC) of dry matter, protein, lipid, phosphorus and gross energy. Whole‐body protein, ash and phosphorus content showed a declining trend when dietary SPC levels increased, while body lipid and moisture content were unaffected. When the turtles were fed diets with increasing levels of SPC, serum total protein concentration, alkaline phosphatase and catalase activities decreased with a corresponding increase in glutamic pyruvic transaminase activity. Turtles fed the S60P diet showed comparable growth performance and feed utilization efficiency to the S40 group, and were superior to the S60 group. The present study showed that SPC could successfully substitute for 30% FM protein in the diets for P. sinensis juveniles, and the maximum effective substitution may be greater if exogenous phytase was added.  相似文献   
907.
温度和水分对中华羊茅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采用室内盆栽法对不同温度和水分互作条件下中华羊茅幼苗生长的形态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设定4个土壤水分梯度(80%,65%,50%和35%FWC,FWC为田间最大持水量)和3个生长温度(15,20和25 ℃)来模拟自然生长条件来探究适宜中华羊茅幼苗生长的温度和土壤水分条件。结果表明,中华羊茅在25 ℃、65%水分条件下的出苗率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温度和水分处理(P<0.05),而对照和其他水分处理的幼苗株高在20 ℃条件下均显著高于15和25 ℃处理(P<0.05);3种温度下中华羊茅幼苗的茎粗在65%水分条件下均达到最大,在35%水分条件下最小,且与其他水分处理差异显著(P<0.05);在15和20 ℃条件下,中华羊茅幼苗的叶宽、组织含水量、株高胁迫指数和干物质胁迫指数均在65%水分条件下最大,在35%水分条件下最小,而在25 ℃条件下,其随着土壤水分含量的降低而逐渐减小,且在80%水分条件下达到最大;3种温度下中华羊茅幼苗的根冠比随着土壤水分含量的降低而逐渐增大,其在35%水分条件下最大,且显著大于对照和其他水分处理(P<0.05);20 ℃条件下,中华羊茅幼苗的根长在35%水分条件下最大,而在15和25 ℃条件下,其根长在50%水分条件下最大,且均与对照和其他水分处理差异显著(P<0.05)。因此,由结果得出20 ℃温度和65%水分条件最适于中华羊茅幼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908.
用不同浓度的咪鲜胺及抑霉唑分别浸果处理柑橘果实,采用UPLC和气相色谱(gas chromatography,GC)检测咪鲜胺、抑霉唑在柑橘果实贮藏过程中的残留量。结果表明:咪鲜胺和抑霉唑在脐橙果皮中的残留量均高于椪柑果皮;咪鲜胺和抑霉唑在脐橙和椪柑果肉中的残留量均非常低。咪鲜胺在脐橙果皮中的降解趋势先慢后快,在椪柑果皮中的降解趋势则先快后慢;抑霉唑在椪柑果皮中的降解趋势与咪鲜胺在椪柑中的降解趋势类似。咪鲜胺(0.5、1.0、1.5mg/mL)和抑霉唑(0.5、1.0、1.5mg/mL)分别浸果2min后常温贮藏,柑橘全果中的残留量在整个贮藏期内均低于GB 2763-2014标准规定的5.00mg/kg最大残留限量(MRL)值,贮藏过程中柑橘可随时出库上市。  相似文献   
909.
构建了中国被毛孢有性发育启动前后的cDNA文库。采用Total RNA Kit Ⅰ法提取总RNA,磁珠法分离mRNA,反转录合成双链cDNA。获得的cDNA经蛋白酶K与SfiⅠ消化酶切并纯化,连接到载体pUC19上,采用电转化法将其转化到感受态细胞DH-5α中。之后测定文库的克隆数、重组率、插入片段大小。结果显示,文库1含1.09×106个重组体,蓝白斑实验显示重组率为92.5%;文库2含1.13×106个重组体,蓝白斑实验显示重组率为92%;两文库重组DNA片段的大小范围均在500~2 000 bp。说明本试验中所提取的 RNA 其纯度很好,完全可以达到后续研究的要求。  相似文献   
910.
采用沿江实地调查、跟船监测、渔民访谈和渔政部门核实相结合的方式,调查了2008-2014年长江中下游江西、安徽段中华绒螯蟹成体资源变动情况。研究表明:长江中下游江西、安徽段汛期时间和捕捞期均有变化,中游捕捞期增加了20~30 d,下游捕捞期减少了7~12 d;成蟹渔获物平均体质量达到了大蟹标准,肥满度均值达到了一级蟹标准。研究还发现,2008-2014年中华绒螯蟹捕捞量呈现一个先升后降的“∧”形曲线,与同期长江水质污染物总量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针对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资源保护,提出了强化长江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设立长江口中华绒螯蟹产卵场保护区;加强长江渔政管理力度,畅通中华绒螯蟹洄游通道;继续加大长江中华绒螯蟹增殖放流力度,采取生态调度等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