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7篇
  免费   168篇
  国内免费   180篇
林业   266篇
农学   144篇
基础科学   23篇
  90篇
综合类   1031篇
农作物   293篇
水产渔业   590篇
畜牧兽医   154篇
园艺   119篇
植物保护   85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91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90篇
  2016年   140篇
  2015年   80篇
  2014年   138篇
  2013年   140篇
  2012年   198篇
  2011年   189篇
  2010年   171篇
  2009年   128篇
  2008年   133篇
  2007年   163篇
  2006年   129篇
  2005年   103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51.
冬虫夏草研究进展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2  
冬虫夏草研究进展罗信昌(华中农业大学武汉430070)冬虫夏草(Cordycepssinensis)是一种名贵的药用真菌,有多种药理功能,具有抗癌活性物质。我国是发现和在医药上应用冬虫夏草最早的国家,随后,欧洲及世界其他各国才开始对这类真菌标本的采集...  相似文献   
152.
The insecticidal activities of essential oil extracts from leaves, flowers and roots of aromatic plants against fourth-instar larvae of the mosquito Culex pipiens molestus Forskal were determined. Extracts of Foeniculum vulgare Mill were the most toxic, followed by those of Ferula hermonis Boiss, Citrus sinensis Osbeck, Pinus pinea L, Laurus nobilis L and Eucalyptus spp with LC50 values of 24.5, 44.0, 60.0, 75.0, 117.0 and 120.0 mg litre(-1), respectively. Combination tests between the LC50 and the maximum sub-lethal concentration (MSLC) were determined. Over 20 major components were identified in extracts from each plant species tested. Five essential oils and nine pure components were studied for their repellency against mosquito bites. Terpineol and 1,8-cineole were the most effective against Culex pipiens molestus bites offering complete protection for 1.6 and 2 h,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153.
用一定浓度的CaCl2、LaCl3、EGTA、CPZ等4种效应剂根施三尖杉1年生幼苗,在25℃下预处理10d后,移入-3℃下进行低温胁迫处理,分别在胁迫后24、48、72、96h时测定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酶(SOD)等3种保护酶的活性。结果表明:根施外源CaCl2结合低温处理可增强三尖杉幼苗3种保护酶的活性,缓解低温处理过程中保护酶活性的下降;但三尖杉幼苗内源保护酶活性可被EGTA、LaCl3以及CPZ等3种效应剂抑制。说明三尖杉幼苗抗冻性的形成受Ca2+-CaM信号传导途径的调控。  相似文献   
154.
介绍了热休克蛋白(HSP)的分类、特点及生物学功能,总结了近年来龟鳖类动物HSP在抗缺氧机制、性别决定机制、组织表达特异性及免疫调节方面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中华鳖HSP研究的意义和前景。  相似文献   
155.
 为研究金钱槭果实中的化学成分,利用各种波谱技术从金钱槭果实乙醇提取物中共分离得到4个三萜类成分(1-4)和一个甾体化合物(5),利用波谱技术及化学方法将它们分别鉴定为高根二醇 (1)、28-羟基-12-齐墩果烯-3-酮 (2)、高根二醇3-O-棕榈酸酯 (3)、羽扇豆烯酮 (4)和豆甾-4-烯-3-酮 (5),所有化合物均首次从该植物中发现。  相似文献   
156.
叶绿素仪是一种快速、无损地测定植物叶片叶绿素和氮素含量的有效工具。采用分光光度计法和凯氏定氮法分别测定茶树叶片叶绿素含量和氮素含量,并与叶绿素仪测定的CCI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CCI值与叶绿素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其中单位面积叶绿素a(R2为0.972 8)、b(R2为0.858 6)及总量(R2为0.977 4)与CCI值的相关性均高于单位质量叶绿素含量与CCI值的相关性;不同品种茶树叶片叶绿素含量差异明显,但仍与其CCI值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研究还显示,CCI值和叶片全氮含量之间呈显著线相关性,其R2为0.982 8。说明叶绿素仪CCM-200在茶树叶片叶绿素和氮素含量估算上具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57.
文章就皂荚的生物生态学特性、生态适应性、繁殖育苗、造林技术及其在园林绿化、造林及其他方面开发利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指出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8.
黄野螟防治药剂筛选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浸渍法在室内测定了10种和4种农药分别毒杀黄野螟高龄和低龄幼虫的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对高龄幼虫,1.8%阿维菌素乳油500万倍液,0.5%甲维盐微乳剂500万倍液,森得保可湿性粉剂800倍液,2.5%多杀菌素悬浮剂5 000倍液,90%敌百虫晶体20 000倍液,15%茚虫威悬浮剂3 000倍液和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000倍液的致死率均达100%;对低龄幼虫,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4 000倍液和森得保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的致死率分别为100%和97.7%。在林间,阿维菌素或甲维盐500万倍液、森得保1 000倍液的杀虫效果均达100%。  相似文献   
159.
秦岭细鳞鲑消化系统的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大体解剖和常规组织学方法对秦岭细鳞鲑消化系统的组织形态进行了系统观察。结果表明,秦岭细鳞鲑的消化道由口咽腔、食道、胃和肠等4部分组成,除口咽腔外,管壁由内向外分为黏膜、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口咽腔宽大,上颌、犁骨及腭骨等处布有细齿,黏膜衬以复层扁平上皮,间有较多的黏液细胞和少量的杯状细胞及味蕾;食管粗而短,黏膜向管腔突出形成多个纵行皱襞,上皮由复层扁平上皮逐渐向单层柱状过渡,上皮细胞间可见到数量较多的粘液细胞和杯状细胞,食管腺不发达;胃体积较大,呈“U”形,包括贲门部、胃体和幽门部,胃体部小凹及胃底腺结构明显,肌层发达;胃与肠相接处有63-65个幽门盲囊,肠道粗短而略微盘曲,黏膜上皮为单层柱状,未见明显的肠腺。以上结果显示,秦岭细鳞鲑消化道组织结构与其肉食性功能密切相关。肝小叶界限不清;双列肝细胞围绕中央静脉呈放射状走行,肝细胞个体大、呈多边形,核呈圆形或卵圆形,1-2个。胰脏大部分环绕前肠边缘、呈细长条索状,另可见分散于幽门盲囊及胃周围的弥散部分;其外分泌部为管泡状腺,腺细胞呈锥体形,胰岛结构明显。  相似文献   
160.
香椿材用林丰产栽培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开展了香椿材用林不同品种、密度与施肥量的栽培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香椿造林第二年以九江种源地径增长最快,年均达2.016 cm;而树高增长以中密度2 m×2 m最大,年均增长0.606 m;复合肥株施0.75 kg对香椿后期地径、树高与冠幅增长效果最佳。提出江西省香椿材用林培育采用九江种源、初植密度2 m×1.5 m与株施0.75 kg复合肥有利于幼林生长。研究结果可为江西省香椿材用林培育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