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27篇
林业   192篇
农学   3篇
  19篇
综合类   77篇
农作物   12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多粘类芽孢杆菌对木麻黄青枯病的抑菌防病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室内测定了商品化生物农药多粘类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对木麻黄青枯病病原菌的毒力。采用打孔法结果表明,多粘类芽孢杆菌对木麻黄青枯病病原菌具有良好的拮抗作用,其抑菌圈的平均直径达到9.4 mm。采集4个品系的木麻黄小枝水培生根后进行温室盆栽,采用改进的伤根淋菌法进行接种,以只施多粘类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CK1)和只接种青枯菌(CK2)为对照,施用多粘类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后接种青枯菌为处理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在两个时间点,湛江-3的防效达到了60.8%和51.6%;湛江-2的防效达到了41.5%和40.3%;广东A14的防效达到了28.8%和23.3%,差异均显著(α=0.05);广东701-3的防效为16.3%和26.8%,差异不显著,出现此原因是广东701-3抗性强于其他3个品系。综上所述,在盆栽试验中,多粘类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对木麻黄青枯病有显著的防治效果,品系本身越感病,防效越高。  相似文献   
42.
利用海南省按树、木麻黄、马占相思实测数据,采用度量误差模型方法,研究建立树干去皮材积与重量相容性联立方程,并对使用普通非线性回归方法和度量误差模型方法得到的重量估计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带有度量误差的重量模型,使用度量误差模型方法进行估计效果更好;所建立的树干去皮材积与重量相容性联立方程拟合效果均较好,且二元明显优于一元,采用一元材积的重量模型预估精度达到96%以上,采用二元材积的重模型预估精度达到98%以上。  相似文献   
43.
为探索获得较为纯化的木麻黄总黄酮的便捷有效方法,研究了利用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木麻黄总黄酮的工艺。结果表明:选择D101大孔吸附树脂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吸附液料比20∶1(黄酮粗提液∶大孔吸附树脂,mL.g-1);吸附液pH为2;解吸液pH为11;最佳静置吸附时间为90 min;乙醇洗脱体积分数为80%;洗脱液料比为20∶1(80%乙醇溶液∶大孔吸附树脂,mL.g-1)。分离到的总黄酮对青枯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同时也证明了气质联用不适于鉴定黄酮类大分子物质。  相似文献   
44.
农田木麻黄防护林网更新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沿海沙地农田防护林网中的木麻黄更新试验,结果认为:福建沿海农田木麻黄防护林更新迹地的沙壤都比较贫瘠且普遍存在P元素的缺乏;补充元素技术可有效地促进更新林带的生长;木麻黄优良无性系的利用能提高更新林带的保存率和生长量;农田木麻黄防护林带更新配套技术的实施可取得良好的更新效果,防护效能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45.
木麻黄种源试验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广东,海南和福建三省选试验点,对木麻黄3个树种,48个种源进行了引种试验,5年生的试验结果表明,普通木麻黄生长量普遍优于细枝木麻黄和粗枝木麻黄,种源间存在着显著的生长差异,普通木麻通C-1,C-3,14233和细枝木麻黄13513等种源在3个试点均生长良好,但14233和C-3抗风性较差,林木生长与苗期的相关性较差,普通木麻黄和粗枝木麻黄种源的适应性较差,而细枝木麻黄种源的适应性较强。  相似文献   
46.
东海岛木麻黄试验示范林植被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海岛沙质海岸木麻黄试验示范林的植被,在林外海滩前沿的低潮线至高潮线间是无植物的裸露沙地;紧邻高潮线的沙堤外边缘,是耐盐的卤地菊、厚藤等植物。营造木麻黄试验林后,林内植物种类增加2.4倍;植物的种类由少到多、由阳性向阴性、由耐旱向喜湿、由有刺向无刺发展,这些变化是立地质量提高的反映。  相似文献   
47.
粗枝木麻黄在海南的种源试验与早期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木麻黄科(Casuarinaceae)植物有4属96个种,天然分布于东南亚、大洋洲和太平洋群岛,具有速生、抗风、固沙、耐盐碱和瘠薄等特点,其中,木麻黄属(Casuarina Adans.)中的短枝木麻黄(C.equisetifolia Forst.)、粗枝木麻黄(C.glauca Sieber.ex Spreng.)和细枝木麻黄(C.cunninghamiana Miq.)3  相似文献   
48.
自1978年Callaham等人首次从香蕨木(Comptonia peregrina)根瘤中成功地分离出Frankia内生菌纯培养后,许多学者已从赤杨属(Alnus)、胡颓子属(Elaeagnus)、沙棘属(Hippophae)、杨梅属(Myrica)和木麻黄属(Casuarina)等非豆科固氮树木根瘤中分离得到Frankia内生菌。但这些内生菌生长极其缓慢,这给大面积的田间应用带来许多困难。因此,作为Frankia菌应用研究的前提,需要更多地了解体外培养条件及其最适生条件。目前国内外已进行了很多这方面的研究。从已分离的内生菌株形态看,它们是极其相似的,都具有Frankia的典型特征;从培养条件看,也表现出许多共同性,但又有一些差异。本文报道了两株木麻黄内生菌培养条件和培养特征的比较结果,为Frankia内生菌应用于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9.
滨海沙地湿地松与木麻黄混交林构建和调控技术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自 1992年以来 ,在福建省东山县赤山林场滨海沙地 ,在湿地松、木麻黄混交林营造的基础上 ,采用行状疏伐法对其种间关系和树种结构比例进行调控试验。混交林经调控 1a后 ,通过 2个树种树高、胸径、单株材积等年生长率的变化分析 ,提出调控后形成新的混交方式应为 :木麻黄行数应控制在 2  3行之内 ,而湿地松行数应增至 3行以上带状混交配置模式 ,以形成树种间交界行宽行距和树种内窄株距的宽行窄株混交配置模式 ,对种间关系和林木生长比较有利。这种混交林种间调控方法对海岸带多树种混交林种间关系调整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0.
Exotic trees are often planted to recover degraded lands. Inoculation with mycorrhizal fungi can improve their survival. Plant growth is partly dependent on the strain used, but little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the selection of mycorrhizal fungi.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 growth of Casuarina equisetifolia L. (Johnson) is affected by two different mycorrhizal inocula generated using fungal spores retrieved from an Australian site (allochthonous soil) and a Senegalese site (native soil) under C. equisetifolia trees. Comparative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with plants in a Senegalese soil, previously sterilized or not, and grown in a greenhouse. At harvest, parameters related to plant growth and mycorrhization were evaluated and soil bacterial communities were compared. Tree growth was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by both types of inoculants. In unsterilized soil, plants inoculated with the native inoculant were taller than plants inoculated with the allochthonous inoculant and control plants. The frequency of mycorrhization with both inoculants was higher in unsterilized soil. The strongest effects of the mycorhizosphere on the soil microbiome were obtained with the allochthonous inoculum, and analysis of the taxonomic composition revealed mycorrhizal communities specific to each inoculum.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C. equisetifolia and its root bacterial community are dependent on the composition of the mycorrhizal inoculum. The functional consequences of this rhizosphere effect in terms of soil fertility should be further studied to better guide reforestation opera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