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89篇
  免费   1109篇
  国内免费   1741篇
林业   1335篇
农学   1805篇
基础科学   380篇
  2251篇
综合类   6929篇
农作物   1471篇
水产渔业   864篇
畜牧兽医   4439篇
园艺   2936篇
植物保护   1029篇
  2024年   81篇
  2023年   284篇
  2022年   580篇
  2021年   685篇
  2020年   760篇
  2019年   902篇
  2018年   642篇
  2017年   871篇
  2016年   1173篇
  2015年   1075篇
  2014年   1170篇
  2013年   1230篇
  2012年   1559篇
  2011年   1700篇
  2010年   1365篇
  2009年   1316篇
  2008年   1182篇
  2007年   1328篇
  2006年   1038篇
  2005年   848篇
  2004年   628篇
  2003年   511篇
  2002年   333篇
  2001年   302篇
  2000年   297篇
  1999年   235篇
  1998年   174篇
  1997年   178篇
  1996年   160篇
  1995年   128篇
  1994年   118篇
  1993年   95篇
  1992年   72篇
  1991年   69篇
  1990年   56篇
  1989年   60篇
  1988年   48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34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9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7篇
  1976年   4篇
  1962年   6篇
  1956年   13篇
  195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秋甘5 号是以CMS021 胞质雄性不育系为母本,以自交系95077-7-A1-B6-2-5 为父本配制
而成的秋甘蓝一代杂种。中熟,从定植到收获80 d(天)左右。植株生长势强,株型开展,开展度66.7
cm,外叶14 片,叶色灰绿,叶面蜡粉中,叶缘有轻波纹,无缺刻。叶球绿色、紧实度0.57,扁圆形,球
高13.6 cm,横径23.6 cm,中心柱长6.1 cm,小于球高的1/2,单球质量2~3 kg,质地脆嫩,味甘甜,耐
裂球,耐热,高抗枯萎病,抗病毒病(TuMV)、黑腐病,一般每667 m 2 产量5 000 kg 左右,适于华北、华南、
西北、西南等地种植。  相似文献   
32.
桂航一号是红椒一号经过太空诱变处理后,单株选育3代、混合选育2代育成的高辣椒素含量辣椒新品种。该品种中晚熟,从定植至采收红椒约90d。株高90cm左右,植株开展度85cmx85cm左右。第一花着生13—14节。果实羊角形,纵径15~16cm,横径1.3cm,肉厚0.19cm,2—3心室。果肩平或斜,果顶锐尖,果面光滑,果皮薄,果形较直,青果深绿色,生物学成熟果鲜红色,平均单果质量12~13g,最大单果质量15g。果实每100g鲜质量维生素C含量87.9mg,辣椒素含量104mg/kg,干物质含量8.56%。其中辣椒素含量比红椒一号(5.55mg/kg)提高了近20倍,解决了红椒一号作为辣椒酱原料辣度不够的缺点。667m2产量3942.1奴,较红椒一号增产15.8%,达极显著水平。植株外被茸毛,较耐炭疽病、疫病、病毒病,抗高温,耐湿能力强,适于嗜辣地区作鲜食、加工盐渍、酱制或干制栽培。  相似文献   
33.
为分析四川不同地理、气候条件下辣椒果实内辣椒碱及VC含量差异,在成都平原和川南攀西高原按照当地种植习惯栽种2个线椒品种和1个牛角椒品种,果实成熟后,测定了果实内辣椒素、二氢辣椒素及VC含量。试验结果表明,攀枝花和西昌地区栽种的辣椒辣度显著低于成都和遂宁产的辣椒,但其VC含量显著高于后者;3个辣椒品种辣椒碱和VC含量受环境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34.
湘红菜薹一号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湘红菜薹一号是以自交不亲和系9415-2和孤雌生殖系J-7-2配制的紫菜薹一代杂种,极早熟,从播种到始收45天左右,早期产量高,菜薹亮紫色,无蜡粉,味甜,品质好,耐热,抗软腐病能力强,适应性广,适用于长江流域夏秋栽培和早熟秋冬栽培。  相似文献   
35.
36.
为明确有效积温、土壤含水量对桃小食心虫Carposina sasakii Matsumura出土羽化的影响,在室内控制土壤温、湿度的条件下测定了越冬代和第1代各生命阶段的有效积温,于2010—2015年在山西省临县枣园对越冬幼虫和成虫动态进行调查,并对田间土壤温度和含水量进行系统监测。结果表明:桃小食心虫室内越冬幼虫出土积温为258.2日度;而受5月份首次有效降雨日的影响,田间出土积温存在384.2~764.6日度的年度变化。土壤含水量对越冬幼虫出土模式及出土率有显著影响。持续干旱或土壤高湿均可导致双峰现象,土壤高湿的频繁出现还可显著降低幼虫出土率。通过6年田间监测数据的分析表明,越冬幼虫首现日与有效降雨日无显著相关性,而首现日有效积温(y)与降雨日有效积温(x)呈极显著正相关,回归方程为y=0.7758x+188.16(r=0.997,P0.001)。  相似文献   
37.
为了筛选得到对稻瘟病菌Magnaporthe grisea具有较高抑菌活性的新型化合物,根据稻瘟病菌中1,3,8-三羟基萘酚还原酶(3HNR)的结构信息,设计合成了系列2-硝基-1-芳乙烯(2a~2e)和2-溴-2-硝基-1-芳乙烯(3a,3b)目标化合物,并测试了其对3HNR和稻瘟病菌的抑制活性,同时运用分子对接方法对目标化合物与3HNR可能的结合模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目标化合物对3HNR都有很好的抑制作用(IC503的抑制活性最好,IC50值为0.53 μmol/L。在50 μg/mL下,目标化合物对稻瘟病菌的生长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2e、3a和3b的抑制率高于96%;3a和3b的EC50值分别为16.4和11.6 μg/mL。分子对接方法分析结果表明,硝基苯乙烯骨架结构与稻瘟病菌的3HNR活性空腔的氨基酸残基有较好的相互作用,其中化合物3中的溴原子可与3HNR中Tyr223和Tyr178的羟基形成氢键,从而解释了化合物3对3HNR有较好抑制作用的原因。  相似文献   
38.
河北省二点委夜蛾发生世代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点委夜蛾[Athetis lepigone(Mschler)]是2005年河北省首次发现报道的夏玉米苗期的新害虫,危害日趋严重。本文通过分析近年来对二点委夜蛾成虫的监测数据,研究其发生世代。结果表明:二点委夜蛾在河北省每年发生4代。4-5月为越冬代成虫期,6-7月上旬为1代成虫期,7月中旬-8月上旬为2代成虫期,8月中旬-9月下旬为3代成虫期。其中1~2代成虫蛾量大,蛾峰明显,以第2代幼虫为害玉米苗最为严重,越冬代成虫和第3代成虫蛾量较少,蛾峰不太明显。  相似文献   
39.
双标准曲线法是基因表达定量研究中应用较广的一种相对定量检测方法。本研究结合绝对定量的原理,对传统双标准曲线法进行了改进。以刺萼龙葵延迟萌发基因DELAY OF GERMINATION 1(DOG1)的表达检测为例,选择β-actin为内参基因,分别将目的基因和内参基因片段插入pEASY-Blunt Zero载体,制作标准质粒。提取冷藏或常温储藏种子的RNA进行荧光扩增,同时将标准质粒梯度稀释液作为模板构建标准曲线,以此计算SrDOG1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双标准曲线法能够灵敏地检测SrDOG1基因的差异表达,发现冷藏种子中SrDOG1基因的表达量较常温储藏显著增高。双标准曲线法检测结果稳定,重现性好,数据处理简单,适用于多种条件下基因表达水平的比较,为进一步系统研究刺萼龙葵DOG1基因的表达特性和基因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0.
Newly emerging or re‐emerging diseases are a constant and significant threat to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so prompt and accurate identification of the causative agents is required for rapid and appropriate disease management. Classical methods of pathogen detection can be successfully supplemented by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NGS), whereby sequence analysis can help in the discovery of new or emerging diseases. In 2007, hop growers in Slovenia reported the appearance of severely stunted hop plants, a phenomenon that spread rapidly within hop gardens and among farms. Classical diagnostic methods were unable to detect a new pathogen; therefore, single step high‐throughput parallel sequencing of total RNA and small RNAs from plants with and without symptoms was employed to identify a novel pathogen. The sequences were assembled de novo and also mapped to reference genomes, resulting in identification of a novel sequence of Citrus bark cracking viroid (CBCVd) in the stunted hop plants. Furthermore, the presence of this novel pathogen on hop was confirmed by RT‐PCR analysis of 59 plants with symptoms from 15 hop gardens, representing the main outbreak locations identified by systematic disease monitoring, and small RNA Illumina sequencing of the bulked RNA sample. The high infectivity of the newly identified CBCVd was also confirmed by biolistic inoculation of two hop cultivars, which developed aggressive symptoms in controlled conditions. This study shows the feasibility of deep sequencing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causative agents of new diseases in hop and other pla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