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9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22篇
林业   21篇
农学   79篇
  10篇
综合类   266篇
农作物   25篇
畜牧兽医   29篇
园艺   38篇
植物保护   24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76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采用室内生物测定方法对链格孢菌代谢产物的抑菌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链格孢菌不同极性代谢产物对小麦赤霉病菌、水稻稻瘟病菌、油菜菌核病菌、烟草灰霉病菌及杨树溃疡病菌5种植物病原真菌产生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乙酸乙酯相的抑制作用最强,正丁醇相次之;乙酸乙酯相含量为800 μg·mL1时,其代谢产物对5种病原真菌的抑制率分别...  相似文献   
22.
【目的】发现链格孢属新种资源,以丰富生物多样性研究,为植物病害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实地考察、分离培养和鉴定的方法,与我国和世界已经发现的链格孢属的种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得到的链格孢属新种沙棘链格孢不同于已发现链格孢属种之处主要在于,其孢子深褐色,长倒棒形,一些孢子近圆柱形,只在孢身与喙处才收缩。【结论】沙棘链格孢与已报道的种在孢子颜色、形状等方面均不同,是一链格孢属新种。研究的模式标本(PSNXAAFS19785)保存在宁夏农林科学院植物病害标本室。  相似文献   
23.
中华猕猴桃褐斑病病原鉴定及抑菌药剂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确定引起中华猕猴桃褐斑病病原菌种类,研究常用杀菌剂对该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对病原菌进行分离、纯化、致病性测定以及形态学、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病原菌种类;选用常用的18种杀菌剂分别对病原菌进行抑菌效果测定,并建立毒力回归方程;筛选出有效的抑菌药剂,为防治该病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结果】从不同病斑上分离出了3个纯化菌株,其形态特征相同。通过病原菌rDNA-ITS克隆测序、比对分析,3个菌株为同一致病菌,应用BLASTn比对结合形态学特征确定该致病菌为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 (Fr.:Fr.) Keissler)。在10 μg•mL-1含药PDA平板上,7种杀菌剂对链格孢菌菌株的抑菌率均大于80%,分别为400 g•L-1氟硅唑、500 g•L-1异菌脲、80%戊唑醇、10%多抗霉素B、12.5%烯唑醇、33.5%喹啉酮和10%苯醚甲环唑。【结论】确定中华猕猴桃褐斑病由链格孢引起,400 g•L-1氟硅唑、500 g•L-1异菌脲、10%多抗霉素B和10%苯醚甲环唑对链格孢抑菌效果较强。  相似文献   
24.
选取2009~2011年采集自河北省张家口、承德两地的74株马铃薯早疫病菌(Alternaria solani),用抑制分生孢子萌发的方法,进行嘧菌酯敏感性测定,旨在为生产上科学使用嘧菌酯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嘧菌酯的EC50介于0.01~0.13μg/m L之间,平均EC50为0.04μg/m L。处于敏感基线的菌株(EC500.01~0.07μg/m L)占总数的87.84%。2009~2011年所采集的早疫病菌对嘧菌酯敏感性随年度略微有所下降,不同地区采集的菌株对嘧菌酯的敏感性也有差异。因此,河北省北部地区马铃薯早疫病的防控仍可以使用嘧菌酯,但不可盲目,并实时检测菌株的抗药性。  相似文献   
25.
秦冠、富士苹果杂交后代抗早期落叶病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秦冠、富士杂交F1代,对苹果早期落叶病的抗性遗传倾向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杂交F1代斑点病的遗传倾向在不同年份表现一致,病情指数由小到大依次为秦冠×富士<富士×秦冠,而褐斑病的遗传倾向在不同组合不同年份表现不一致。秦冠、富士杂交F1代的斑点病病情指数均值略高于或低于亲中值,表明秦冠、富士杂交后代抗斑点病的遗传中加性效应较大,在后代中选择抗病单株潜力大。褐斑病病情指数均高于亲中值,表明褐斑病遗传中非加性效应占有较大比重。  相似文献   
26.
研究了采后Harpin真空渗透处理对苹果梨(Pyrus bretschneideri‘Pingguo’)损伤接种互隔交链孢(Alternar-ia alternata)的影响及部分机理.结果表明:用50、100和150 mg/L的Harpin处理均可明显抑制损伤接种果实的发病率,其中以50 mg/L Harpin的效果最好.此外,该浓度处理还明显降低损伤接种果实的病斑面积.苹果梨经50 mg/LHarpin处理再用(A.alternata)挑战后果实体内的过氧化物酶(POD)、几丁质酶(CHT)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明显升高,酚类物质的含量也显著积累.由此表明,Harpin对苹果梨黑斑病有效抑制与诱导果实体内这3种抗性酶的活性以及提高酚类物质含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7.
王育鹏  张震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0):5074-5076,5237
[目的]研究豆链格孢菌(Alternaria azukiae)对寄主白三叶草(Trifolium repens L.)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盆栽试验研究豆链格孢菌对寄主白三叶草生长及活性氧代谢系统的影响。[结果]与对照株相比,感菌株株高矮小,单株鲜重明显降低,分别为对照株的83.27%和47.06%;叶片发黄,叶绿素含量下降,蛋白质含量明显降低;破坏了叶片膜结构,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上升,感菌9d后,处理组是对照组的1.33倍;活性氧清除系统遭到破坏,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显著下降,感菌9d后,处理组较对照组分别下降了34.70%和45.00%。[结论]了解了胁迫条件下白三叶草的生长情况及活性氧代谢系统的变化进程和变化规律,为探索白三叶草对豆链格孢菌的抗病机制及其抗病遗传育种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8.
[目的]为高梁链格叶斑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高粱叶片上的一种叶斑病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结果]病原菌在PDA平板上生产迅速.菌丝边缘白色.中央灰绿色;分生孢子串联成链状,褐色,近圆柱状或倒棍棒状,有横隔膜2~7个.纵隔膜0~4个.鉴定其为链格孢属(Alternaria)真菌。[结论]该病在高粱叶片上发病严重,应对其侵染治病过程以及致病机制进行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9.
[目的]筛选对人参黑斑病菌有较强抑菌活性的杀菌剂。[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试对比7种杀菌剂在不同浓度梯度条件下对人参黑斑病菌的室内抑菌活性。[结果]室内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7种杀菌剂在各自供试的不同浓度处理间均有显著差异;毒力测定结果表明世高的EC50值最小(0.61 mg/L),其次为链霉素和克菌丹,EC50值均小于100 mg/L。[结论]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田间药效试验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0.
[目的]了解虎耳草科植物蔽果金腰内生菌的生物学特性。[方法]利用 PDA 培养基分离蔽果金腰叶内的真菌,利用 PDA 培养基、察氏培养基、改良型 KB 培养基分别对分离得到的菌株进行培养。[结果]菌株在 PDA 培养基、KB 培养基和察氏培养基上均为菌落舒展,白色毡帽状,等径生长,边缘整齐,呈波状,菌落到后期变为青褐色;孢子黑色,在 PDA 培养基上生长在菌落表面,基质呈黑色;而在 KB 培养基和察氏培养基上生长在菌落边缘,基质呈黑色。孢子形态多样,多数为倒棒状,也有球形和椭圆形的,具有纵、横或斜的真隔膜,呈砖格状分隔,喙为短柱状假喙。[结论]分离得到的菌株属于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暗色孢科链格胞属真菌的一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