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6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54篇
林业   339篇
农学   22篇
基础科学   7篇
  208篇
综合类   546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06篇
园艺   19篇
植物保护   160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117篇
  2011年   133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筛选并分析天山一号冰川冰层产淀粉酶的低温酵母菌。[方法]对天山一号冰川冰层含冰冻土产低温淀粉酶的低温酵母菌菌株进行筛选、纯化,并对其生理多样性和系统发育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从天山一号冰川冰层含冰冻土中分离出60株酵母菌,并从中筛选出6株产低温淀粉酶的菌株,根据细胞菌落形态、菌体特征和26S rDNA D1/D2区域序列系统发育分析,6株菌分别隶属于红酵母属(Rhodotorula)、隐球菌属(Cryptococcus)和掷孢酵母属(Sporobolomyces),最适生长温度为20~24℃,为兼性耐冷细菌。[结论]研究可为了解冰川酵母菌的系统发育多样性以及低温淀粉酶的生物技术研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2.
陆昕  胡海清  关岛  孙龙  魏书精 《安徽农业科学》2014,(22):7449-7452,7455
森林火灾是一种重要的生态因子,会引起其他生态因子的重新分配,具有调节和调控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维护某些物种生存的作用。该文对大兴安岭地区森林减灾效益作出评价,提出科学的林火管理建议,希望在以后的大兴安岭森林防火实践中起到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93.
利用大光斑激光雷达估测小兴安岭平均树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通过获取覆盖中国黑龙江省小兴安岭的GLAS第三激光器Laser3I数据,并用IDL和MATLAB对GLAS波形数据进行处理来提取树高,利用小兴安岭二类调查数据做精度检验,得到精度为92.67%。结果显示:大光斑激光雷达能够高精度地提取树高,可为林业生产及时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94.
柞树是辽东山区的主要阔叶用材树种,在天然次生林的分布中,柞树占据的面积较大,并以蒙古栎和辽东栎为多。为了充分利用该树种的经济价值,对其成熟龄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柞树的数量成熟和经济成熟期,均在50年左右;工艺成熟,小径原木和车辕材55年时进入工艺成熟期,一般原木80年后才到来;柞树55年时开始心腐,随年龄增长会逐渐加重.初步认为萌生柞树的主伐龄为50年。  相似文献   
95.
大兴安岭天然白桦林群落结构特征及其物种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2011年大兴安岭地区的样地调查数据,分别用大小比数、混交度和角尺度来衡量林分空间结构特征;用Simpson生态优势度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Shannon多样性指数以及Pielou均匀度指数来衡量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水平。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白桦优势度的提高,群落的物种多样性、丰富度和均匀度指数均显著下降;从林分的空间结构特征来看,混交林的水平分布格局呈随机分布,林分的混交程度高,林木的生长水平整体处于中庸状态;各项指标均表明,白桦混交林具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的稳定性,对白桦林向松桦混交林过渡的群落演替趋势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6.
对宁夏南华山自然保护区进行适度景点、景区的开发与利用,从整合、挖掘现有生态资源的角度进行规划研究。通过旅游资源评价,发展生态旅游的区位优势分析,进行旅游发展前景预测、客源和市场分析,规划出"四圈一带"旅游空间格局,并进行旅游效益分析,以期为西部地区生态旅游规划的科学性、可持续性提供规划样本。  相似文献   
97.
【目的】研究不同抚育强度对锐齿栎林光合特性的影响,为秦岭南坡锐齿栎林的森林抚育间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秦岭南坡火地塘林区锐齿栎林内设置13块样地进行间伐,其中抚育强度5%,10%,15%,20%的样地各3块,对照样地1块,测定不同间伐强度样地内的环境因子及锐齿栎的光合生理生态因子,并进行方差分析、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结果】抚育后的林内环境因子和光合生理生态因子都发生了变化,抚育强度15%,20%的林内光强(PAR)、大气温度(Ta)、大气CO2浓度(Ca)、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限制值(Ls)、水分利用效率(WUE)有极显著或显著提高,而相对湿度(RH)极显著或显著降低,气孔导度(Gs)在抚育强度15%的林内极显著降低,胞间CO2浓度(Ci)经抚育后显著降低,但在不同抚育强度间无明显差异;通过光合光响应曲线拟合可知,抚育强度15%和20%的林内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较高;通过假设检验可知,Pn与环境因子PAR、Ta、Ca、RH在α=0.01的水平上存在显著的回归关系;Pn与PAR、Ta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Gs、Ci呈极显著负相关;抚育后林内的光合同化量有所提高,其中抚育强度15%的林内光合同化量最高。【结论】秦岭南坡锐齿栎林的抚育强度设置在15%为宜。  相似文献   
98.
东祁连山几种高山杜鹃的种群垂直分布对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东祁连山大阴坡几种杜鹃种群在不同海拔高度上的垂直分布对策是各物种生态位重叠与分离的结果:千里香杜鹃和头花杜鹃为海拔3300m以下梯度内的优势种;陇蜀杜鹃在海拔3300m以上更湿冷的范围内开始增加,并占绝对优势;烈香杜鹃在3400m时分盖度最大,在低处与千里香杜鹃和头花杜鹃伴生,在高处与陇蜀杜鹃伴生。  相似文献   
99.
报道了中国小兴安岭云杉树上一种新干基白腐病,其病原菌为鳞片昂氏多孔菌Onnia leporina(Fr.)H.Jahn。该病主要发生在成熟林分,造成受害木干基白腐,被侵染树木极易风折或风倒而死亡。根据中国的材料对该病病菌进行了宏观和微观的详细描述,并与欧洲的材料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100.
At Mt. Hirugatake in the Tanzawa Mountains, Kanto district, Japan, the deciduous broadleaved forests have rapidly declined. In our previous studies, we reported that the amount of soil organic matter had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at the early and final stages of forest decline, and that the soil microbial biomass also showed a large decrease at these stages, suggesting that the composition of soil organic matter might have also changed with forest decline. To clarify the influences of forest decline on the composition of soil organic matter, the amount of humic substances, optical properties of humic acid, and the amount of soil carbohydrates in surface soils at different stages of forest decline were investigated. The amounts of humic acid and fulvic acid decreased to a lesser extent at the early and middle stages of forest decline, and showed a significant decrease at the final stage. As the amount of humin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at the early stage, it was plausible that the distinct decrease in the total carbon content of the soil surface horizons at the early stage of forest decline was induced by the decrease in the amount of humin, and at the final stage, by the decrease in the amounts of humic acid and fulvic acid. The amount of soil carbohydrates did not change appreciably with forest decline although the soil organic matter content markedly decreased. It was suggested that most of the carbohydrates in the soil surface horizons were in a stabilized form consisting of complexes with humic substances, metals, and minerals, and would not be affected by the environmental changes associated with forest declin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