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942篇
  免费   381篇
  国内免费   514篇
林业   212篇
农学   1145篇
基础科学   480篇
  567篇
综合类   13002篇
农作物   167篇
水产渔业   672篇
畜牧兽医   13854篇
园艺   5810篇
植物保护   928篇
  2024年   260篇
  2023年   395篇
  2022年   699篇
  2021年   977篇
  2020年   734篇
  2019年   871篇
  2018年   285篇
  2017年   601篇
  2016年   781篇
  2015年   888篇
  2014年   2204篇
  2013年   1921篇
  2012年   2556篇
  2011年   2764篇
  2010年   2553篇
  2009年   2618篇
  2008年   2692篇
  2007年   2106篇
  2006年   1933篇
  2005年   1724篇
  2004年   1275篇
  2003年   1085篇
  2002年   827篇
  2001年   762篇
  2000年   486篇
  1999年   394篇
  1998年   337篇
  1997年   338篇
  1996年   296篇
  1995年   289篇
  1994年   219篇
  1993年   192篇
  1992年   181篇
  1991年   171篇
  1990年   159篇
  1989年   169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7年   14篇
  1955年   4篇
  1953年   2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41.
栗疫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栗疫菌菌体生长与营养条件、温度、湿度以及光照等生态因子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栗疫菌菌体生长的最佳培养基为PDA培养基;最适温度为30℃;最适相对湿度为90%~100%;光照与否无明显影响.上述生态因子中,温度和湿度为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942.
69%福美双·烯酰吗啉WP对黄瓜霜霉病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室内生测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69%福芙双·烯酰吗啉WPB防治黄瓜霜霉病增效作用明显,共毒系数为196.90;田间试验表明,69%福美双·烯酰吗啉WP保护地和露地黄瓜霜霉病试验,用1242 ai.g/hm2第3次药后7 d的防效分别为85.98%,90.26%,显著高于对照药剂50%烯酰吗啉WP 262.5 ai.g/hm2的防效80.88%,85.53%和50%福关双WP 1350 ai.g/hm2的防效62.35%,64.29%,各处理问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943.
【目的】黄瓜枯萎病和黑星病是危害中国黄瓜生产的两种主要病害,明确黄瓜品系WIS2757对黄瓜枯萎病生理小种4和黑星病的抗性基因遗传与连锁关系,为黄瓜抗病育种提供重要依据。【方法】以抗枯萎病生理小种4和黑星病的黄瓜材料WIS2757和感病材料津研2号为亲本,获得98个F3代株系,分别对双亲、F1和F3代株系进行苗期抗枯萎病和黑星病接种鉴定,并根据鉴定结果对枯萎病与黑星病的抗性遗传及两个抗病基因的连锁关系进行分析。【结果】亲本WIS2757抗枯萎病生理小种4和黑星病,津研2号高感两种病害。F1群体抗两种病害。根据F3株系对两种病害的抗病表现推断F2对应株的抗病基因型并进行卡方测验,结果表明,F2群体对枯萎病和黑星病的抗性分离均符合1﹕2﹕1的理论比例,而两对等位抗病基因的遗传不符合9﹕3﹕3﹕1的理论分离比例。连锁分析表明,黄瓜抗枯萎病生理小种4和黑星病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同一连锁群,两者的遗传距离为17.5 cM。【结论】WIS2757对枯萎病和黑星病的抗性均由单显性基因控制,将抗枯萎病生理小种4的基因暂定名为Foc-4。Foc-4和抗黑星病基因Ccu间存在遗传连锁关系。  相似文献   
944.
<正>黄瓜病害分侵染性病害和生理性病害两大类。凡是由气候影响和管理不当及有毒物质污染引起的症状均属生理性病害范畴。此类病害不相互传染,一般情况下,当致病因素消失后就不再发展。在黄瓜生产中,生理性病害则往往难以识别。对生理性病害菜农则是认不准、分不清、胡乱猜、蒙着治,有的造成了重大损失。目前,生理性病害具有普遍性  相似文献   
945.
对不同浓度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进行黄瓜白粉病防治田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黄瓜白粉病发病初期,1hm2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的525~630g,对水750kg,对黄瓜白粉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喷药间隔期为7d,共喷3次。药后7d各处理防效分别78.78%~80.54%,且对黄瓜生长安全。  相似文献   
946.
H2O2预处理对低温下黄瓜幼苗抗氧化酶同工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黄瓜品种“津优1号”为试验材料,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研究了外源H2O2预处理对低温下黄瓜幼苗叶片抗氧化酶同工酶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处理明显减弱了黄瓜幼苗叶片SOD2、CAT1和POD2~4酶带,外施适宜浓度H2O2明显增强了低温下黄瓜幼苗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CAT)和过氧化氢酶(POD)同工酶的表达,表明H2O2通过影响黄瓜幼苗叶片抗氧化酶同工酶表达参与黄瓜植株低温耐性的调节.  相似文献   
947.
【目的】探讨外源EBR(24-表油菜素内酯)对低氧胁迫下黄瓜(Cucumis sativus L.)根系的生长和抗氧化系统的影响。【方法】采用营养液水培法,以抗低氧能力较强的黄瓜品种绿霸春4号和抗低氧能力较弱的品种中农8号为材料,研究根际低氧胁迫下外源施用EBR对黄瓜根系生长、ROS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在低氧胁迫下,EBR处理显著促进了低氧胁迫下两品种黄瓜幼苗根系生长,提高了SOD、APX、GR活性及AsA、GSH含量,降低了O 、H2O2及MDA含量。【结论】外源EBR处理通过促进低氧胁迫下黄瓜幼苗根系中抗氧化酶活性和抗氧化剂含量的提高,降低ROS含量,增强植株抗低氧胁迫的能力。  相似文献   
948.
芦云  赵林同  王海燕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0):18599-18600
[目的]研究新疆设施栽培黄瓜内生细菌,寻求安全有效的生物防治措施控制瓜类病害。[方法]对新疆设施栽培的黄瓜苗各组织的内生细菌进行了分离,并对黄瓜内生细菌的菌群组成和菌群密度进行了研究。[结果]黄瓜不同组织内生细菌的数量有所不同,根中最多(平均含量在2.38×105 CFU/gfw),其次是叶片(1.12×105 CFU/gfw),茎中较少(2.73×103 CFU/gfw)。不同品种中内生细菌种群密度差别不大,内生细菌含量为7.96×104~1.51×105 CFU/gfw。菌群由芽孢杆菌属、黄单胞菌属、欧文氏菌属、土壤杆菌属及短小杆菌属等组成,其中芽孢杆菌为优势种群,约占总分离菌株的51.9%,菌群多样性在不同品种间差异不显著。[结论]为寻找瓜类病害的生物拮抗因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49.
2006年8月2日,河北省畜牧兽医工作现场会在唐山市召开。来自全省各市局的局长、主管副局长,机关各处室和省局直属单位负责人共计100多人参加了会议。河北省畜牧兽医局局长李忠文,副局长仇拉庭、郑文波、张强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950.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是一种新型的体外等温扩增特异核酸片段的技术,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及快速检测等优点,现已经广泛应用于动物疫病的快速检测。文章对LAMP的反应原理、技术特点及其近年来在动物疫病检测中的应用作一综述,旨在为该技术的深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