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4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31篇
农学   70篇
基础科学   12篇
  33篇
综合类   377篇
农作物   25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48篇
园艺   67篇
植物保护   5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王兴迪  田沛 《草业科学》2022,38(7):1278-1286
前期试验筛选出了生长迅速、性状优良的Epichlo? sinensis内生真菌菌株,为进一步利用这些性状优良的菌株,需筛选出适宜E.sinensis生长的最佳碳氮源,本研究分别采用不同碳源(葡萄糖、淀粉、麦芽糖、甘露醇、山梨醇)和氮源(氯化铵、蛋白胨、胰蛋白胨、酵母浸粉、尿素)的固体培养基及液体培养基,对3株E.sinensis内生真菌菌株(菌株ID:1、41C和111C)进行培养,探究不同碳氮源条件下,E.sinensis的生长状况及总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供试的3株E.sinensis菌株的生长有显著差异(P<0.05),在所有的碳源和氮源培养基上,菌株111C的菌落直径、生长速率、菌丝鲜重及总抗氧化能力均显著高于菌株1和41C(P<0.05),菌丝直径低于菌株1和41C.而菌株41C的菌落直径及菌丝鲜重显著高于菌株1(P<0.05),总抗氧化能力及菌丝直径显著低于菌株1(P<0.05).不同菌株适宜的碳源和氮源亦不相同,在供试的5种碳源和氮源中,菌株111C的最佳碳氮源为麦芽糖和胰蛋白胨;菌株41C的最佳碳氮源为葡萄糖和胰蛋白胨;菌株1的最佳碳氮源为葡萄糖和胰蛋白胨;且在以酵母浸粉为氮源的条件下,3株内生真菌的总抗氧化能力最强.本研究结果表明,菌株111C生长迅速,总抗氧化能力强,可用于后续研究利用且初步研究获得适宜E.sinensis生长的最佳碳氮源.  相似文献   
182.
为探讨稀土微肥对侧柏种子萌芽及幼苗鲜重的影响 ,并筛选促进苗期生长的适宜剂量 ,特在温室内进行试验测定。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河南省商丘冶炼化工厂生产的粉状硝酸稀土[RE(NO3) 3·4H2 O];侧柏种子采自枣庄 ,千粒重 2 1.37g ,净度为 96 .7%。盆栽试验在温室内进行。1.2 方法试验设计硝酸稀土为 7个水平 ,3次重复。各水平浓度如下 :CK ,A(1× 10 - 6 ) ,B(10× 10 - 6 ) ,C(5 0× 10 - 6 ) ,D (10 0× 10 - 6 ) ,E(5 0 0× 10 - 6 ) ,F(10 0 0×10 - 6 )。每水平浸种 3× 5 0粒 ,浸种时间为 2 4h。从种…  相似文献   
183.
184.
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虎杖、黄柏、厚朴、松萝等4种中草药提取物对桃褐腐菌的抑制作用,经线性回归计算50%抑制时的有效浓度(EC50)分别为133.8μg/ml、40.6μg/ml、90.6μg/ml、3.4μg/ml。根据EC50,用等效线法相加作用线的6等分点设置配比,共毒因子法判断增效标准。结果表明,各种配比的混配剂中黄柏+松萝为最佳增效作用组合,其中以8:1增效作用最显著。  相似文献   
185.
[目的]探讨三叶悬钩子对体外培养的3种肿瘤细胞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的三叶悬钩子提取物作用于体外培养的SGC7901(人胃腺癌细胞株)、K562(人红细胞白血病细胞株)及HL60(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株),然后以MTT法检测细胞的生长抑制率。[结果]三叶悬钩子氯仿提取物和石油醚提取物均能够抑制SGC7901、K562和HL60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随药物浓度的增大而增强。氯仿提取物对SGC7901和K562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55.53和28.03μg/ml;石油醚提取物对SGC7901和K562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29.52和14.99μg/ml,但这2种提取物对HL60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均较大。而不同浓度的氯仿提取物和石油醚提取物对3种肿瘤细胞的抑制率均小于10μg/ml的顺铂。乙酸乙酯提取物、正丁醇提取物及水提取物对3种肿瘤细胞几乎无抑制作用。[结论]三叶悬钩子氯仿提取物和石油醚提取物对体外SGC7901、K562及HL60细胞的生长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6.
研究了不同浓度竹醋液复合硅、硅酸钠溶液、竹醋液在室内离体条件和盆栽条件下对番茄叶霉病菌[Fulviafulva(Cooke)Cifferri]的抑制作用。在试验稀释范围内,随着竹醋液复合硅浓度增加,病情指数降低,对番茄叶霉病的防治效果增加。在相同处理中,竹醋液复合硅对番茄叶霉病防治效果要明显高于硅酸钠、竹醋液处理。当竹醋液复合硅浓度为2 mmol/L时,对番茄叶霉菌菌丝生长抑制率达46.57%,对番茄叶霉病的防治效果达53.45%。  相似文献   
187.
以抗倒性不同的3个谷子品种冀谷31(高抗)、冀谷20(中抗)和张杂谷8号(不抗)为试材,均设土壤施用硅肥0(CK)、300、450、600和750 kg/hm2计5个处理,研究了施用硅肥对拔节期和抽穗期夏谷根系生长(单株根鲜重、单株根条数)以及对谷子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硅肥施用量范围内,施用硅肥对3个谷子品种拔节期、抽穗期的单株根鲜重和单株根条数,以及产量均无显著影响;不同谷子品种对拔节期和抽穗期的单株根鲜重及单株根条数均有极显著影响,对产量影响不显著。在拔节期,3个谷子品种的单株根鲜重顺序为张杂谷8号冀谷31冀谷20,其中,张杂谷8号和冀谷31与冀谷20间的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单株根条数顺序为冀谷31张杂谷8号冀谷20,其中,冀谷31和张杂谷8号与冀谷20间的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在抽穗期,3个谷子品种的单株根鲜重顺序为冀谷31张杂谷8号冀谷20,其中,冀谷31与张杂谷8号和冀谷20间的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单株根条数顺序为冀谷31张杂谷8号冀谷20,其中,张杂谷8号与冀谷31和冀谷20间的差异均达到了显著水平,冀谷31与冀谷20间的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且试验施硅量范围内,抽穗期的单株根鲜重和单株根条数均多于拔节期。  相似文献   
188.
不同氮肥水平对水稻倒伏与产量的影响(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施肥量对水稻倒伏、产量的影响。[方法]试验共设4个处理,分别施6、9、12、15kg的氮肥,秧苗移栽后,对每处理水稻各生长期内生物学性状及水稻倒伏后生物和经济性状进行测定,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氮肥15kg的处理,对水稻产量的增加有明显促进作用,植株生长量明显增大;与对照(氮肥6kg)相比,氮肥9、12、15kg这3个处理的产量分别增加了50.74%、89.11%和94.48%,抗倒伏机械强度分别为对照的103.97%、132.01%和89.83%;氮肥12kg处理的稻谷抗倒伏能力最强,产量较高。[结论]该研究为水稻生产合理施肥提供了参考数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9.
以生长速率法比较了13种杀菌剂对水稻常见5种真菌的毒力测定。结果表明,稻秧安、金力士、强盛、萎谢、保禾利这5种药剂对水稻常见5种真菌的抑制作用明显,生长抑制率均在80%以上;其它药剂的生长抑制率不同程度的偏低。在生长速率抑制试验中,计算出浓度为100μg/mL的稻秧安、金力士、强盛、萎谢、保禾利的生长抑制率。  相似文献   
190.
在10 ̄40mg/LZn^2+浓度范围内,绿豆芽鲜重随锌浓度增大而增加,40mg/LZn^2+处理的绿豆芽鲜重较对照提高14%,差异达极显水平。在10 ̄320mg/LZn^2+浓度范围内,绿豆芽干重和锌含量均随锌浓度增加而增大,干重于40mg/LZn^2+处理,锌含量于20mg/LZn^2+处理始与对照差异达显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