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98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74篇
林业   461篇
农学   288篇
基础科学   62篇
  67篇
综合类   2194篇
农作物   131篇
水产渔业   289篇
畜牧兽医   1356篇
园艺   638篇
植物保护   154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102篇
  2022年   95篇
  2021年   118篇
  2020年   105篇
  2019年   127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90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143篇
  2014年   260篇
  2013年   212篇
  2012年   309篇
  2011年   314篇
  2010年   289篇
  2009年   327篇
  2008年   379篇
  2007年   314篇
  2006年   387篇
  2005年   316篇
  2004年   265篇
  2003年   227篇
  2002年   203篇
  2001年   189篇
  2000年   124篇
  1999年   76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78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881.
添饲杂交狼尾草对妊娠母猪规癖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约化养猪场妊娠母猪常发生无食咀嚼和啃咬行为,为研究添饲杂交狼尾草对妊娠母猪规癖行为的影响,试验选用长大二元妊娠母猪36头,根据母猪体况、胎次、怀孕期一致的原则,将试验母猪分成4组,每组9头,分别日添饲新鲜杂交狼尾草0、0.25、0.5和0.75k。采用瞬时观察法记录无食咀嚼与啃咬行为,隔天观察,连续观察1个月。结果表明,日添加0.5和0.75kg狼尾草,母猪的无食咀嚼行为由2.96次/h分别降至1.69次/}l和1.65次/h;随着狼尾草添加量的增加,母猪啃咬行为也呈下降趋势。进一步研究表明,添饲狼尾草减少妊娠母猪无食咀嚼行为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妊娠前期;此外,妊娠母猪无食咀嚼的发生频率(2.96次/h)明显高于啃咬行为(0.69次/h)。杂交狼尾草对母猪异常行为的影响因妊娠阶段和行为类型不同而异,但均随着狼尾草添加水平的提高而下降,以妊娠前期饲喂杂交狼尾草的效果最佳,添饲量以0.75kg/d最合适。  相似文献   
882.
26种昆虫体内的1-脱氧野尻霉素含量测定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发掘新的富含1-脱氧野尻霉素(DNJ)的昆虫资源,共测定了26种昆虫体内的DNJ含量。除家蚕(Bombyxmori)之外,野桑蚕(Bombyx mandarina)、桑蟥(Rondotia menciana)、桑尺蠖(Phthonandria atrineata)、桑螟(Diaphaniapyloalis)等4种仅取食桑叶的单食性或寡食性昆虫也富含DNJ,其中桑蟥和桑尺蠖幼虫中的DNJ质量分数分别为1.0648%±0.1134%、0.5138%±0.0083%,高于家蚕幼虫中的DNJ含量(0.4238%±0.0108%),并且桑尺蠖春季越冬代幼虫及其室内桑叶饲育的第1代幼虫和蛹、成虫均含有DNJ,具有开发利用价值。从桑园采集的兼性食桑昆虫中,人纹污灯蛾(Spilarectia subcarnea)、美国白蛾(Hlyphantria cunea)、大造桥虫(Ascotissele naria)、黄斑星天牛(Anoplophora nobilis)等4种昆虫的幼虫中含有微量DNJ,而褶翅尺蠖(Zamacra excauvata)、枣尺蠖(Sucra jujuba)、桑毛虫(Euproctis similis xanthocampa)幼虫和桑天牛(Apriona ger-mari)成虫中不含DNJ。豆天蛾幼虫(Clanis bilineata)等13种非食桑昆虫体内均不含DNJ。研究结果也提示取食桑叶的昆虫对DNJ的富集能力存在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883.
蚕蛹功能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清爱 《蚕桑通报》2010,41(2):42-43
<正>蚕蛹是缫丝工业的主要副产品。我国蚕蛹资源丰富,年产蚕蛹30万t以上,约占全世界总产量的80%。蚕蛹是一种药食两用的宝贵资源。  相似文献   
884.
通过多维高效液相色谱结合动物实验,从舟山黄海葵粗毒中筛选了多种具有强杀虫活性以及低哺乳动物活性的杀虫肽,其分子量约在2~5 kDa之间,在100μg/kg体重浓度下对脊尾白虾以及黄粉虫幼虫具有强且快速的麻痹、致死活性,对小鼠毒性较弱。上述研究结果表明舟山黄海葵是一个研究和开发杀虫肽的宝库,同时也为从舟山黄海葵毒素中进一步筛选杀虫肽并深入研究其杀虫机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85.
川明参是中药材中药食两用的药材之一,在医药上用途广泛,用于补气养阴、益胃生津、润肺止咳,具有良好的药用价值;由于营养丰富,在人民生活中常直接食用,具有极高的食用保健价值,  相似文献   
886.
母猪产后不食症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一种表现,是母猪哺乳期常见的普通疾病之一,临床表现为母猪食欲不振,甚至废绝。该病一旦发生可造成泌乳机能下降,导致哺乳仔猪腹泻、抵抗力减弱,生长缓慢甚至变成僵猪或发生营养衰竭死亡;甚至因顽固性不食而消瘦,出现断奶后乏情,或虽能发情配种,但经产仔数低,或久配不孕。  相似文献   
887.
克氏原螯虾自相残食特性及人工繁育中的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研究了不同体长、密度、雌雄配比条件下克氏原螯虾自相残食的情况。结果表明:克氏原螯虾自相残食特性与体长、群体密度、性别配比等因素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虾苗饲养密度提高,自相残食率相应提高。在相同密度条件下,体长越大的虾苗其自相残食率越高。体长1.0~1.5、2.0~2.5、3.0~3.5 cm的虾苗,培育密度分别为667万、400万和267万只/hm2时,其自相残食率均在7%左右,人工培育虾苗时可以此为参照;在不同规格虾苗混养情况下,个体间体长相差越大,体长小的个体被残食的概率越高。人工培育虾苗时,应根据虾苗大小分群培育;成虾饲养密度小于16只/m2时,其自相残食率低于5%。人工养殖成虾时,养殖密度以15万只/hm2为宜。在雌雄比为(2~3)∶1时,克氏原螯虾自相残食率为5%左右。在克氏原螯虾人工繁育配种时,适宜雌雄比应为(2~3)∶1。  相似文献   
888.
我国野生食药用菌资源极其丰富,据不完全统计有8000余种。食药用菌是21世纪的优质营养食品。大部分食药用菌产品不仅味道鲜美,且营养丰富,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食用菌产品粗蛋白质含量与牛肉相当,是蔬菜的2倍多,一般水果的近10倍,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含量均比一般蔬菜高。因此在国际上被认为是最理想的粗蛋白质和组合营养来源。  相似文献   
889.
桔梗又名苦桔梗、津梗,为桔梗科植物桔梗的干燥根。具有宣肺、利咽、祛痰、排脓的功能。该品为药食两用的大宗品种,全国年正常需求量约为500万千克。  相似文献   
890.
2007年底2008年初某动物园饲养的火烈鸟出现精神沉郁。采食减少或不食,死亡剖检肝脏表面充满大量结节,结合临床症状、剖检变化以及实验室检查,初步诊断为火烈鸟肝脏肿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