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91篇 |
免费 | 70篇 |
国内免费 | 64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609篇 |
农学 | 38篇 |
基础科学 | 119篇 |
568篇 | |
综合类 | 370篇 |
农作物 | 5篇 |
水产渔业 | 2篇 |
畜牧兽医 | 284篇 |
园艺 | 27篇 |
植物保护 | 10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3篇 |
2023年 | 40篇 |
2022年 | 53篇 |
2021年 | 52篇 |
2020年 | 45篇 |
2019年 | 43篇 |
2018年 | 30篇 |
2017年 | 53篇 |
2016年 | 60篇 |
2015年 | 51篇 |
2014年 | 62篇 |
2013年 | 90篇 |
2012年 | 134篇 |
2011年 | 146篇 |
2010年 | 98篇 |
2009年 | 111篇 |
2008年 | 128篇 |
2007年 | 146篇 |
2006年 | 144篇 |
2005年 | 147篇 |
2004年 | 75篇 |
2003年 | 75篇 |
2002年 | 63篇 |
2001年 | 41篇 |
2000年 | 41篇 |
1999年 | 20篇 |
1998年 | 25篇 |
1997年 | 24篇 |
1996年 | 25篇 |
1995年 | 22篇 |
1994年 | 9篇 |
1993年 | 18篇 |
1992年 | 10篇 |
1991年 | 15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7篇 |
1979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31.
为系统认识荒漠草原柠条灌丛灌草植被长期影响下土壤有机碳演变规律,以天然草地(T1)、灰钙土草地(T2)、结皮草地(T3)、固定沙丘草地(T4)、半固定沙丘草地(T5)、流动沙丘草地(T6)6个不同沙化梯度草地为研究对象,分析大中小3个冠幅尺度灌丛内外土壤的固碳效应。结果表明:(1)各沙化梯度草地柠条(灌丛内外)比较:土壤总有机碳(TOC)含量在流动沙丘草地最低(P0.01),在天然草地最高(P0.01)。灌丛内活性有机碳(AOC)含量在结皮草地最高(P0.01),灌丛内结皮的存在对AOC的固定起到了重要作用。(2)各沙化梯度草地大中小柠条灌丛比较:灌丛内部,总体上中等冠幅灌丛TOC、AOC、惰性有机碳(NOC)含量最高(P0.01),柠条灌丛发育中期是柠条草地土壤有机碳积累的一个拐点,也是灌丛内部"肥岛效应"最集中的体现;灌丛外部、结皮草地和流动沙丘草地的小灌丛TOC、NOC含量极显著高于大灌丛,活性有机碳的变化规律与之相反。研究认为:随着柠条灌丛的发育,土壤固碳先增加后降低,在中等冠幅尺度下固碳效益最显著。柠条灌丛土壤固碳效应可能是灌木和地表结皮的综合作用。 相似文献
132.
133.
134.
内蒙古阴山北部风蚀沙化区生态环境退化严重,林业生态建设的可持续经营,对于改善本地区生态环境状况,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作者在认真分析该区自然条件、生态环境状况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基础上,针对该区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经营问题,从宏观到微观系统地提出了具体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5.
20 0 2年 1 0月 ,世界银行执行委员会通过了新的林业政策与战略 ,旨在保护发展中国家的环境的同时 ,改善以林为生的 5亿极端贫困的居民的生活。委员会强调实现环境保护和努力帮助穷人经营资源二者平衡的重要性。新的林业政策和战略覆盖了所有的森林类型 ,立足于以下 3个同等重要而又相互依赖的方面 :1保护森林提供当地和全球的环境服务和价值 ;2发挥森林的潜力 ,减少贫困 ;3将森林纳入经济可持续发展之中。新政策将努力在发展中国家增加 8%的保护区面积 ,并在这些林区执行严格的采伐禁令。另外 ,通过安排保护区外林区居民的再就业 ,努力改善… 相似文献
136.
以虚拟仪器软件开发环境LabWindows/CVI为开发平台,开发了用于风洞风速数据检测与分析的虚拟仪器系统,以利用可移动式风蚀风洞开展土壤风蚀的研究.系统具有数据采集、运算、分析、显示和存储等功能.经实验验证,其性能稳定可靠,操作方便,提高了风蚀风洞内风速和风廓特性检测分析的精度及自动化程度. 相似文献
137.
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盐池县不同沙化程度下草地植被特征和土壤特性的变化,以探讨植被和土壤对沙化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随着草地沙化程度的加剧,植被组成发生变化,多年生草本植物呈逐渐减少,一年生草本植物呈逐渐增加的趋势;生物多样性指数变化趋势为轻度沙化草地到中度沙化草地增加,自中度沙化草地至极度沙化草地先降低后又增加,中度沙化阶段是草地植物群落特征变化的重要转折时期。随着草地沙化加剧,土壤含水量、有机质、氮含量降低;重度沙化阶段土壤磷、钾含量最高,pH值和可溶性盐无明显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38.
为探索芦笋种植对冷凉沙化区土壤的改良效果,在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以未种植芦笋裸沙地为对照(CK),设置种植芦笋1、2、3和4年共4个处理,通过田间试验测定不同种植年限芦笋田土壤理化特性和芦笋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表明,与CK相比,随种植年限增加,土壤黏粒和粉砂粒含量递增,砂粒含量递减,土壤容重递减,土壤田间持水量递增;土壤pH和可溶性盐浓度(EC)递减;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逐年递增。种植芦笋3年的土壤粒级、土壤容重、田间持水量、pH、EC值、土壤肥力发生显著变化;连续种植芦笋4年的土壤黏粒含量较CK增加到29.8%,粉砂粒含量增加到12.6%,砂粒含量降低到57.6%,田间土壤持水量显著提高,土壤容重显著降低,土壤由砂质壤土向砂质黏土转变;土壤pH降低0.75,EC值降低0.08mS/cm;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28.89%,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增加95.12%、94.92%和45.40%;芦笋产量达6 037.5kg/hm 2。综合分析,连续种植芦笋4年可改善沙化土壤的物理结构,提高土壤养分,降低盐碱程度。芦笋是冷凉沙化区土壤改良的先锋作物之一,可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并举。 相似文献
139.
6月的节日和环保有关,除了儿童节,6月5日是世界环境纪念日,6月17日是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对于生活在繁华都市和远离沙区的人讲,对土地荒漠化、干旱的感性认识很少,除了沙尘暴到来,也很少关注这个问题。这次因为工作关系,采访了陕西省林业厅林业高级工程师王俊波,才知道我省是土地沙化危害严重省份之一,全国防沙治沙工作确定 相似文献
140.
土地沙化是我国当前面临的最为严重的生态问题之一,也是我国生态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多年来,我国采取了一系列防沙治沙行动,实施了三北工程、天保工程、退耕还林和京津风沙源治理等工程,并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