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篇
  免费   3篇
林业   13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4篇
  1篇
综合类   180篇
畜牧兽医   7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贵德县雷暴天气的气候特征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57~2009年53年贵德县气象站逐日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贵德地区雷暴活动的时间、空间分布特点和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贵德地区属于中雷区,53年平均雷暴日数为37.9d,年际变化幅度大,最大年为65d,而最少年仅为19d。近53年贵德地区年雷暴日数线性变化呈极显著的下降趋势,气候倾向率为-4.3d/10a。全年中3~11月有雷暴出现,4~7月雷暴日数逐渐增加,8~11月逐渐减少,峰值出现在7月。全年雷暴日数大多集中在5~9月,占全年雷暴日数的86.2%。近53年来初雷日有推迟的趋势,而终雷日的变化趋势正好与初雷相反,有提前的趋势,气候倾向率均为-1.086d/10a。雷暴日数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持续减少,在1990年发生了雷暴由多到少的突变。雷暴的年际变化存在8年左右的周期变化。  相似文献   
172.
利用阜新市53年雷暴等资料,通过Morlet小波分析、MK突变检验、重标极差R/S等方法对雷暴活动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阜新市53年雷暴日数均呈减少趋势,趋势变化的转折时间出现在2006年;雷暴夏季最多,春季次之;雷暴的天气类型为:副高西北部、高空冷涡、高空冷槽、西北气流和局地热对流;雷暴初日4月最多,6月最少;雷暴的主周期为21~24年;雷电天气往往同时伴有短时大风、冰雹、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的危害。  相似文献   
173.
通过对三维闪电定位系统数据进行处理和统计分析,研究2021年江苏省雷电活动和雷电灾害特征,结果表明:2021年江苏全省闪电以负闪为主,占地闪总数76.85%,大部分闪电强度小于60 kA。从月际分布来看,夏季为雷暴高发期,闪电主要集中在7—9月。2021年江苏省的初雷日出现在1月2日,较常年平均提前38 d,终雷日出现在12月31日,较常年平均推迟37 d;从地域分布来看,2021年闪电在全省范围总体呈现南多北少的分布,密度高值区集中在沿淮及苏南部分地区。雷灾地域分布不均匀,苏南地区雷电灾害较多,家用电子设备损毁最严重,其次为办公电子设备受损。2021年江苏省雷电活动规律以及雷灾分布特征可为防雷减灾工作的开展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74.
利用喀什市1951—2013年63年的雷暴资料,通过数理统计和线性分析,揭示喀什市雷暴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喀什市历年出现雷暴日数平均为18.6 d,年雷暴日数年际变化幅度较大,最多年份的雷暴日为38 d,最少年份的雷暴日为7 d,相差5倍多;喀什市雷暴的出现次数多集中春、夏季,尤其是6月份达到最高值,占全年雷暴日数的29.1%;初雷出现在3月中旬,终雷出现在10月中旬,而且初雷的发生时间呈现出越来越早的趋势,终雷结束时间则越来越晚;近63年来,喀什市雷暴日数呈逐年减少的趋势,其气候倾向率为-0.36 d/10年。  相似文献   
175.
《安徽农业科学》2020,(4):217-219
选取河南省2018年5月15日一次雷暴天气过程,利用ADTD地闪定位系统以及多普勒天气雷达等资料,分析地闪在该天气过程中的特征、初始地闪发生时的雷达回波特征以及地闪与垂直液态水含量、雷暴顶高的关系。结果表明,地闪在随时间的变化中具有多峰特征,整个雷暴过程中正地闪占总地闪的比例达50.8%;正地闪的突然增加能指示降雹的发生;地闪频数的变化与液态水含量高值区面积的变化趋势较一致;40dBz回波高度与地闪频数的对应关系较好。  相似文献   
176.
指出了气象雷达站对防雷减灾非常重要 ,而大多数气象雷达站位于高山上 ,属高雷暴区 ,且气象雷达的设备比较贵重 ,微电子设施较多 ,极易受雷电侵害 ,因此必须采取科学合理的防雷措施.以福建省三明市新一代天气雷达站的雷达机房的防雷屏蔽设计施工为例 ,阐述了高雷暴地区雷达机房的屏蔽方法.实践表明 :该站已达到了雷达机房屏蔽的防雷设计要求 ,现已运行2年多 ,未曾受到雷电损害.同时该防雷设计亦可在其他高雷暴地区雷达机房的屏蔽中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177.
文章通过对平时观测经验进行总结,概述了积雨云和雷暴的常规、特殊观测方法 ,及可能出现的误判,给广大测报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8.
内蒙古河套地区雷暴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1971~2007年内蒙古河套地区9个气象站的逐日雷暴观测资料,运用数理统计及小波分析等方法,对内蒙古河套地区雷暴的时空分布特征和气候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内蒙古河套地区年平均雷暴日数为21.3d,呈东部多西部少的经向型特征,东、西部的年平均雷暴日数相差12天左右;37年来雷暴日数在波动中呈减少趋势,下降幅度为2 d/10 a;该地区的雷暴有很强的季节性特点,集中出现在5~9月的5个月中,而夏季6,7,8三个月占78.6%;从小波分析的结果看,河套地区雷暴具有3年、8年的短周期和12年、20年的长周期震荡变化,其中以3年和12年震荡周期为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79.
利用重庆34个观测站1973-2008年雷暴观测资料,通过数理统计、EOF与REOF、最大熵谱分析,研究了重庆雷暴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重庆年雷暴日数较多,年际变化较大,年雷暴日数有减少的趋势,每10年雷暴日数减少1.8 d;重庆雷暴季节变化显著,由冬至夏,雷暴逐渐增多;由夏至冬,雷暴逐月减少;夏半年占全年雷暴日数的89.4%.一致性异常分布特征是重庆夏半年雷暴日数的最主要空间模态;重庆夏半年雷暴日数的空间分布可分为4个主要区域.从长期变化趋势来看,4个区为显著的减少趋势;最大熵谱估计分析表明,近37年来重庆夏半年雷暴日数各区之间的周期振荡不太一致,均存在2年左右的年际变化周期,不同的分区主要还存在着5年的年际变化周期和12年左右的年代际变化周期振荡.  相似文献   
180.
白华  熊群峰  孙莹  马鑫  王浩 《农业与技术》2013,(10):197-198
本文选取1961—2010年丹东地区4个站雷暴观测资料,NCEP/NCAR再分析月平均资料,研究了丹东雷暴发生的气候演变特征,及夏季雷暴多、少年500hPa平均环流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丹东地区近50a来雷暴日数减少。雷暴初日显现提前的趋势,北部更加明显。夏季雷暴多发年500hPa极涡明显偏东偏强,乌拉尔山槽偏东,太平洋副高西伸。少发年500hPa极满中心偏向西半球,极涡偏强,但范围小于雷暴多发年,东亚到堪察加半岛的脊明显偏强,阿拉斯加的槽显著偏强,西太平洋副高偏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