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667篇 |
免费 | 90篇 |
国内免费 | 148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388篇 |
农学 | 77篇 |
基础科学 | 343篇 |
699篇 | |
综合类 | 1478篇 |
农作物 | 24篇 |
水产渔业 | 228篇 |
畜牧兽医 | 296篇 |
园艺 | 149篇 |
植物保护 | 22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6篇 |
2023年 | 120篇 |
2022年 | 140篇 |
2021年 | 168篇 |
2020年 | 114篇 |
2019年 | 138篇 |
2018年 | 66篇 |
2017年 | 135篇 |
2016年 | 135篇 |
2015年 | 171篇 |
2014年 | 218篇 |
2013年 | 207篇 |
2012年 | 266篇 |
2011年 | 251篇 |
2010年 | 236篇 |
2009年 | 210篇 |
2008年 | 247篇 |
2007年 | 182篇 |
2006年 | 171篇 |
2005年 | 150篇 |
2004年 | 88篇 |
2003年 | 70篇 |
2002年 | 61篇 |
2001年 | 42篇 |
2000年 | 37篇 |
1999年 | 31篇 |
1998年 | 27篇 |
1997年 | 33篇 |
1996年 | 21篇 |
1995年 | 21篇 |
1994年 | 28篇 |
1993年 | 23篇 |
1992年 | 9篇 |
1991年 | 17篇 |
1990年 | 15篇 |
1989年 | 13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73年 | 1篇 |
1972年 | 1篇 |
1965年 | 1篇 |
1958年 | 1篇 |
1957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9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以“翠冠”梨为试材,研究套袋果实发育过程中不同类型果袋内温、湿度的变化对果锈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梨果套袋微域环境下,纸袋内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呈极显著负相关,袋内温度与果锈指数的变化呈显著负相关,袋内湿度与果锈指数的变化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992.
993.
影响教育发展的是社会、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这就决定了其复杂性。在新农村建设中,应该对教育发展因素进行综合性关联思考,在整体视域下对相互联系的农村教育与农村文化关系进行梳理并付诸实践,以促进农村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994.
文章从中小河流建设项目的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进行有效的投资控制,结合中小河流治理工程的经验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投资控制措施,为湖南省中小河流建设项目的投资控制方法提供一些参考,力求达到投资合理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995.
基流是干旱区河流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持河川径流和维护流域生态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探究无定河流域基流变化特征及其对降水的响应,对优化黄土高原水资源配置意义重大。基于无定河流域1960—2019年逐日降水量、径流量数据,利用数字滤波法、小波变换、双累积曲线及弹性系数法等,分析了降水量与基流深年际和年内变化特征,探讨了降水量与基流深的时频域关系及基流对降水的时滞效应,并明确了降水—基流关系的变化方向。结果表明:无定河流域年基流深和年基流指数分别呈极显著下降趋势(p<0.001)和不显著增大趋势(p<0.1),多年平均值分别为23.83 mm和0.67。基流深和基流指数值在春秋两季较大,夏冬两季较小;夏秋季降水对基流的控制能力在高能量和低能量区均明显强于春冬季;基流对降水的年均时滞时长为3.2天,月均(5—10月)时滞时长均在7天内。在过去60年间,流域基流储量增加7倍以上;降水量与基流深的关系发生2次变化,变化点分别为1971年和2000年;2000年后基流对降水的敏感性减弱,二者关系变化的方向更加稳定。研究结果以期为黄河中游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996.
浑河太子河流域景观格局时空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1988、1997、2004年浑河太子河流域TM和ETM遥感影像,应用GIS技术,采用转移矩阵、景观指数和kappa指数系列方法,对浑河太子河流域1988~2004年间景观格局的变化进行了综合研究。浑河太子河流域的景观格局在研究时间内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城镇和农村居民点面积大幅增加主要是由有林地和水田转化而来;水域面积明显增加;水田、旱地和草地面积持续减少;有林地和灌木林面积变化不大;景观格局总体的变化趋势是形状趋于复杂、异质性增加、破碎化加剧,人为干扰的影响较明显。kappa指数系列的结果表明:主要的景观类型变化幅度小,而在数量和位置上变化较大的水域、城镇和农村居民点用地因在研究区所占比例小其变化没有被表现出来。综合应用各景观格局研究方法能够全面地反映景观的变化,Kappa指数方法是格局指数等方法的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997.
以重庆市南岸区为例,应用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选取Landsat 5 TM影像和Landsat 8 OLI_TIRS影像作为主要数据源,基于单窗算法反演地表温度,并结合该区土地利用变化研究两者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南岸区耕地和林地在减少,建设用地在增加,共有31.32 km2的耕地和林地转为了建设用地;南岸区的高温区由西部逐渐转移到中部和南部,2013年之前的升温区和降温区呈现东西均匀分布,2013年之后大部分区域处于升温区;南岸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地表温度高低以及升温速率呈现出建设用地>耕地>林地>水域;城市土地连片扩建会升高地表温度,林地在规模范围内对地表温度能产生显著的降温效应. 相似文献
998.
999.
位于山西最北端的苍头河流域是著名的"杀虎口"所在地,背靠大同盆地,面向敕勒川草原,属于典型的农牧交错带地区,现今当地生产经营方式为农业与畜牧兼营。伴随2014年的苍头河流域区域考古调查采集浮选样品,出土了丰富的炭化植物遗存,包括小麦、大麦、粟、黍、荞麦、大麻、豌豆和兵豆等农作物,以及夏熟作物麦田和秋熟作物农田中的杂草,同时还发现了种类繁多的牧草类植物遗存。分析结果显示,战国和汉魏时期,农业是苍头河流域地区物质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小麦已经取代粟和黍两种小米成为农业生产中的主体农作物品种。辽金时期,家畜饲养业所占比重等同于甚至超过了农耕生产,形成了农耕生产与家畜饲养并重的生产经营方式。 相似文献
1000.
中心村规划和建设既可以满足政府和农民的经济利益需求,优化土地集约节约利用,促进人口集中、土地集中,又能兼顾社会利益和生态利益;既能保护农民短期的资产利益,又能够维护其可持续生存。因此,在小城镇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的背景下,提出与传统的安置区规划建设不同的中心村规划内涵,以便于更好地实施中心村建设。在基于上海市中心村规划建设的历史进程基础上,梳理法律法规体系,总结上海中心村规划体系特点,从村域规划和居住点规划两个方面构建中心村规划的编制体系,以驱动机制来说明中心村建设的动力和资金来源,以安置方式来说明中心村搬迁安置模式和农民利益的保障方法。结合上海区域特点,从规划引领、公共政策运用的视角来分析上海市已实施的中心村规划和建设过程中的土地利用、产业结构、特色风貌等情况,最后综合衡量中心村规划建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并深入分析带来的社会问题,为未来上海和全国其他城市新一轮中心村的规划和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