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260篇
  免费   572篇
  国内免费   1795篇
林业   637篇
农学   840篇
基础科学   140篇
  463篇
综合类   9350篇
农作物   438篇
水产渔业   1412篇
畜牧兽医   26762篇
园艺   1219篇
植物保护   1366篇
  2024年   255篇
  2023年   826篇
  2022年   919篇
  2021年   878篇
  2020年   790篇
  2019年   1158篇
  2018年   415篇
  2017年   853篇
  2016年   996篇
  2015年   1166篇
  2014年   2130篇
  2013年   2006篇
  2012年   3149篇
  2011年   3038篇
  2010年   2624篇
  2009年   2977篇
  2008年   2839篇
  2007年   2438篇
  2006年   2023篇
  2005年   1821篇
  2004年   1264篇
  2003年   1003篇
  2002年   725篇
  2001年   758篇
  2000年   615篇
  1999年   590篇
  1998年   546篇
  1997年   506篇
  1996年   469篇
  1995年   442篇
  1994年   453篇
  1993年   434篇
  1992年   412篇
  1991年   342篇
  1990年   292篇
  1989年   298篇
  1988年   59篇
  1987年   47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8篇
  1953年   2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牛流行热是由牛流行热病毒所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主要症状为高热,流泪,有泡沫样流涎,鼻漏,呼吸困难,后肢无力。此病虽然为良性经过,但发病面广,流行快,奶牛感染后产奶量急剧下降,部分奶牛因后肢无力长期卧地不起而被淘汰,故此病对奶牛业带来较大的损失。我新桥街道2004年8月份统计共存栏奶牛567头,从8月8日开始到9月13日持续一个多月,共发生该病326头,发病率为57%。急性死亡12头,因病瘫痪淘汰9头,发病后流产20头。1流行病学调查本病主要侵害牛,不同品种、性别、年龄的牛均可感染。犊牛症状较轻,高产牛、重胎牛症状严重。从8月初起,该…  相似文献   
172.
禽流感病毒在外界环境中存活能力较差。只要消毒措施得当就可预防。养禽生产实践中常用的消毒剂,如醛类,含氯消毒剂,本分类,氧化剂,碱类等均能杀死环境中的病毒。场舍环境采用下列消毒剂效果比较好:  相似文献   
173.
研究了纯中药复方抗病毒制剂--双黄杀毒退烧颗粒对成年兔、鸡的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HI抗体检测、MTT实验、E-玫瑰花环形成试验和酯酶染色试验的结果表明,双黄杀毒退烧颗粒能显著增强家兔的体液免疫作用,明显提高家兔和鸡的细胞免疫功能,对家兔的免疫增强作用优于鸡.  相似文献   
174.
《天然产物分离》2006,4(2):30-38
使用超临界流体制备活性物质与多孔载体的相互作用复合物的方法;植物黄酮类化合物的用途;对人肝癌细胞株具有抑制效果的买麻藤提取液的制备方法;一种抗SARS病毒的中药提取物;一种连续中压柱层析制备高纯度硫酸长春碱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5.
邱达华 《内陆水产》2005,30(11):31-31
卵甲藻病又称“打粉病”或“白鳞病”是由嗜酸性卵甲藻引起。此病主要危軎下池半个月左右的鱼苗和“冬片”鱼种,不仅草、青、鲢、鳙、鲤的鱼种发病.而且野杂鱼也受疼染。笔者2004年9月上旬诊治过一例卵甲藻病,现将其诊治的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6.
猪瘟又称烂肠病,是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件、热性、败血性传染病。由H群强毒株引起的猪瘟,被感染猪呈急性经过,由B群弱毒株引起的猪瘟,被感染猪呈亚急性或慢性经过。2005年3月7日,沧州市某猪场的猪陆续发病,经诊断确诊为温和性猪瘟,现将此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7.
牙鲆的疾病主要有病毒性疾病、细菌性疾病和寄生虫性疾病以及其他病害。一、病毒性疾病(一)病毒性表皮增生症(VEH)该病发生在牙鲆苗种生产时期,仔鱼孵出后10~25天(7~10毫米)、营底栖生活之前,发病时个体长为7~8毫米,发病后仔鱼多在1~3周内基本上全部死亡。经感染实验,10毫米以上稚鱼,几乎不会死亡,而且水温越低,死亡越慢。1.症状患病鱼摄食明显不良,瘦弱,头下垂,消化道萎缩,腹部塌陷,无活力,出现随水流而游动的个体。鳍的边缘,尤其是尾鳍的前端呈白浊、萎缩、变形。对患部镜检,发现上皮细胞呈球…  相似文献   
178.
随着我国养禽业的迅速发展,各种疾病的发生和影响也日益严重,随着养鸡微利时代的到来,我们除稳定控制病毒性疾病的同时,还应最大限度地减少细菌性疾病的发生。笔者结合多年用药经验,就在禽病防治过程中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问题同广大养禽工作者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79.
猪O型口蹄疫病毒强弱毒株VP1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根据口蹄疫病毒(FMDV)VP1基因的序列,设计并合成了1对用于扩增整个VP1基因的引物(5P、P6)。从细胞培养液或组织中提取总RNA,通过PT-PCR扩增,从F29株O3I3株和T509株中均获得了1条约740bp的DNA电泳带。将PCR产物双酶切后电泳回收,插入到相应双酶切的pUC18质粒中,获得了重质粒。通过PCR鉴定,证明重组质粒pUCVP1/F29,pUCVP1/0313,pUCVP1/T509均插入了VP1基因。对上述3个重线质粒进行测序后分析,F29强毒株与O313、T509弱毒株相比,其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8.75%和99.06%;因F29株核苷酸发生3个碱基缺失与1个碱基替换,故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仅为44.13%和41.32%,而T509和O3I3株相比,其核苷酸、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9.37%和95.31%。通过序列分析发现,本研究的3个毒株与国内大多数毒株(包括1997年台湾暴发FMDV所分离的毒株,除O/A/58株外)均属同一基因型,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85%-94%;而与国外毒株相比,属不同的基因型,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仅为81%-82%,其推本研究的3个毒株与国内分离的大多数毒株的VP1基因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高达87%-95%,本项研究对猪O型FMDV的强弱毒株VP基历进行克隆与序列分析,将进一步丰富我国FMDV毒株VP1基因资料库,为更加科学地防制FMD提供分子水平依据。  相似文献   
180.
火鸡鼻气管炎(lurkey rhinotracheitis,TRT)现在称禽肺病毒感染(avian pneumovirus infection,APV感染),该病于约20年前首次报道之后,现又成为影响世界家禽业的经济效益和动物福利的重要问题。随着世界各地APV新亚型的出现,及时地综述控制这些病毒感染的方法可能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