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1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55篇
林业   1篇
农学   242篇
基础科学   58篇
  30篇
综合类   1278篇
农作物   289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114篇
  2013年   143篇
  2012年   179篇
  2011年   165篇
  2010年   174篇
  2009年   198篇
  2008年   176篇
  2007年   151篇
  2006年   170篇
  2005年   119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2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信息荟萃     
《农村新技术》2001,(2):56-57
  相似文献   
122.
广西超级稻研究现状及育种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广西推广应用的超级稻品种大多是由外省引进,生育期偏长,市场潜力未能充分发挥,而区内自育品种抗性相对较差,米质不够优。“十一五”期间,广西超级稻的育种策略应是:坚持亚种重穗,进一步改良株型,适当增加叶面积;通过育种和栽培手段,增强生理协调性,提高经济效益和日产量。产量突破的关键是扩库、增源、畅流。主要选育指标为:株高120~130cm,茎秆坚韧,抗倒力强;穗长26~30cm,穗粒数230粒、穗重5g左右;叶厚直,剑叶长40~50cm;生育期130d;抗稻瘟病、白叶枯病;米质达国标二级标准;产量,近期目标为10500~12000kg/hm2,远期目标13500kg/hm2以上。  相似文献   
123.
超级稻高产栽培试验与示范总结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骆建文  蔡秋萍  曾昭华 《江西农业学报》2007,19(11):107-108,110
介绍了4个超级中稻在江西遂川示范推广的高产关键技术,分析了超级中稻的试验示范结果。  相似文献   
124.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7,29(4):569-569
江西省重大科技创新项目——“江西双季超级稻新品种选育”自杂交晚稻“淦鑫688”获国家超级稻认定后,又取得阶段性成果。由江西农业大学、江西现代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与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共同培育的杂交早稻组合“淦鑫203”在全省示范推广中喜获丰收。  相似文献   
125.
沙县夏茂“Ⅱ优航1号示范片”是福建省农科院承担农业部跨越计划“优质杂交稻新组合Ⅱ优航1号技术集成与产业化”项目的主要示范片,面积668hm^2。其中烟后稻200hm^2,双季晚稻468hm^2,由三明市农技站、沙县农业局、夏茂镇政府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和技术指导。2005年10月23日经省农业厅组织有关专家进行测产验收,平均每667m^2产量699.5kg,其中一类田达784.6kg、二类田698.3k只、三类田618.1kg。  相似文献   
126.
综合信息     
合肥市构建农民用药安全网 肉蛋食品安全信用码将在我国登场 上海农产品实施信用承诺 中国超级稻将进行大面积推广 生猪保险迸农家  相似文献   
127.
128.
通过试种,介绍了超级稻沈农265在辽宁省盘锦地区表现的主要性状及生育期。产量834.5kg/667m2,比辽粳454—18、辽151、辽优7号等高180kg/667m2。总结了培育壮秧、合理密植、配方施肥、水层管理及病虫防治等方面的主要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29.
2007年超级稻品种展示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充分发挥超级稻品种增产潜力,对几个优质、高产的超级稻品种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武粳15、南粳43综合性状好,增产潜力大,适合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30.
《山东饲料》2005,(6):5-5
由江苏省农科院粮作所选育的超级稻“两优培九”在创新育种方面取得突破,成为我国第一个将两系法与亚种间杂交合为一体的杂交稻,表现出超高产潜力,标志着我国杂交水稻育种进入超高产时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