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5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144篇
林业   41篇
农学   135篇
基础科学   18篇
  106篇
综合类   833篇
农作物   112篇
水产渔业   76篇
畜牧兽医   439篇
园艺   84篇
植物保护   78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95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74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105篇
  2012年   146篇
  2011年   133篇
  2010年   118篇
  2009年   113篇
  2008年   122篇
  2007年   114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不同生理时期梅花鹿血液GSH-Px含量测定及其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不同生理时期梅花鹿全血中GSH-Px含量变化及其纯化技术,为开发鹿血抗衰老资源奠定理论基础.用DINB法测定梅花鹿的溶血液、血细胞内容物、血浆和血细胞细胞膜中GSH-Px含量并计算全血GSH-Px含量;利用10%~100%饱和度的(NH4)2SO4盐析和柱层析技术纯化GSH-Px;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其亚基相对分子质量.试验结果表明:全血GSH-Px含量以生茸期最高为(1 973.07士25.43)U·mL-1,与配种期的(1 727.74士12.46)U·mL-1差异极显著(P<0.01),与生茸前期的(1 961.83士16.54)U·mL-1差异不显著(P>0.05);GSH-Px的初始比活力为24.9 U·mg-1,经纯化后得到GSH-Px 0.37 mg· mL-1,最终比活力1 347.7U·mg-1,纯化倍数为54.1倍,回收率25.00%;鹿血GSH-Px亚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2 ku.结果提示生茸期鹿血的GSH-Px含量最高,开发利用价值最大,GSH-Px含量与生理特性相关;鹿血GSH-Px盐析条件为40%~80%饱和度的(NH4)2SO4,此时所得GSH-Px纯化倍数较高.  相似文献   
22.
甘油-3-磷酸酰基转移酶(glycerol-3-phosphate acyltransferase, GPAT)是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ol, TAG)生物合成的限速酶,催化TAG生物合成的起始步骤,为多种脂质合成提供了底物,会直接参与到植物的生长发育和抗逆过程。蒺藜苜蓿(Medicago truncatula)作为豆科模式植物具有基因组小、生长周期短、遗传转化效率高等特点。为了解GPAT基因在苜蓿抗逆尤其是在耐盐中的作用,本研究选择蒺藜苜蓿基因组为研究对象,采用Blastp和Hmm结构域搜索方法,共鉴定出24个mtGPAT基因。根据系统进化、基因结构和结构域差异将其分成3个亚家族。同时染色体定位分析发现,24个mtGPAT基因不均匀分布在7条苜蓿染色体上,每条染色体上分布有2~5个基因。基因表达谱分析表明:蒺藜苜蓿GPAT基因具有器官特异性,并且会参与盐胁迫反应。这些结果可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蒺藜苜蓿GPAT家族基因的功能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3.
构建出表达载体pMG-SLPMultiVP1,并对其进行双酶切鉴定及PCR鉴定。将阳性重组质粒转入到发酵乳杆菌中进行表达,并对表达产物进行SDS-PAGE、Western blot和IFAT鉴定。多型FMDV VP1表位嵌入的SLPMultiVP1融合基因成功克隆入穿梭质粒pMG36e中,其表达产物大小约为35ku,部分表达产物位于发酵乳杆菌表面。成功构建了一个乳杆菌嵌入型表达载体pMG-SLPMultiVP1,为以发酵乳杆菌为活菌载体的表位疫苗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4.
将猪细小病毒S-1A株在不同的细胞中培养,测定病毒含量,以确定适合猪细小病毒S-1A株增殖的细胞。结果表明:猪细小病毒S-1A株能在猪肾传代细胞系(PK-15)、猪肾原代细胞(PK)、猪睾丸细胞(ST)和仔猪肾细胞(IBRS-2)中生长增殖,不能在幼仓鼠肾细胞系(BHK-21)、绿猴肾细胞(Vero)和鸡胚成纤维细胞(CEF)中增殖;当ST细胞生长至2/3单层时,将猪细小病毒S-1A株种毒液100倍或1000倍稀释后接种ST细胞,37℃培养96~144h,获得的病毒载量最高。  相似文献   
25.
26.
李玉梅 《饲料广角》2012,(18):41-43
引言:当前,日粮的组成形式对畜禽的健康、生产以及繁殖性能所体现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畜禽日粮中,天然抗氧化剂对其生产性能和繁殖、免疫特性起着特殊的作用,抗氧化剂可以通过减少清除活性氧自由基和有毒代谢物质,从而有利于畜禽的生产性能。动物和人的健康开始于细胞水平,因此,预防细胞损伤就可促进和保持健全的细胞功能和免疫功能。动物在疾病、衰老和应激的情况下体内会产生多余的氧自由基,它们可以和细胞膜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发生反应,破坏蛋白质、DNA等一些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导致疾病的发生发展。抗氧化剂可以清  相似文献   
27.
线粒体是细胞内主要的能量形成场所,也是各种损伤最为敏感的细胞器之一,所以无论在生理上或病理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量的研究表明,细胞凋亡的最早期阶段在细胞核病理改变出现之前,线粒体膜电位就已下降,膜电位消失亦是线粒体损伤的一个重要标志。线粒体跨膜电位一旦崩溃,则细胞凋亡不可逆转;线粒体膜内外的各种物质进出线粒体的通道被称之为线粒体膜通透性转变孔(mitochondrialpermeability transition pore,MPTP),是线粒体内外信息交流的中心枢纽,其开放状态指示着线粒体正常功能的发挥与否;铜是细胞色素氧化酶和铜蓝蛋白等  相似文献   
28.
河南省自1987年开始在孟县、卢氏等县265亩苹果园中进行生物药剂治疗苹果树腐烂病的试验示范。以刮皮法和划刻法用农抗120、S-921和843康复剂涂抹病疤,一年后在发病季节调查。以刮皮法用农抗120处理的病疤,治愈率达100%,无一复发。以划刻法用农抗120处理的病疤治愈率为78-90%,以S-921和843康复剂处理的治疗效果达100%。作者认为这些生物药剂可取代福美砷治疗苹果树腐烂病。  相似文献   
29.
采用3只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萨能母山羊为试验动物.试验分为4期,每期6d。每期为一个处理。对照组:基础日粮;处理Ⅰ:基础日粮+15g蛋氨酸;处理Ⅱ:基础日粮+15g蛋氨酸+0.15g拉沙里菌素;处理Ⅱ:基础日粮+15g蛋氨酸+0.20g拉沙里菌素。每期的最后一天为血样的采样日,采样日的采样时间点为3个,即当日早晨饲喂前(0h)、饲喂后2h和5h。血样经处理后.测定样本中血浆游离蛋氨酸(PFM)的含量和有关酶的活性。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处理之间,在0h处理Ⅲ的谷氨酸脱氢酶(GLDH)、γ-谷氨酰转移酶(GGT)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谷草转氨酶(GOT)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谷丙转氨酶(GPT)活性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处理ⅡGOT活性极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处理Ⅰ(P〈0.01);在2h处理ⅡGGT活性显著低于处理Ⅱ(P<0.05),极显著低于处理Ⅰ(P〈0.01),处理ⅢGPT活性显著高于处理Ⅱ(P〈0.05),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处理Ⅰ(P<0.01);在5h处理IGGT活性显著高于处理Ⅱ(P<0.05),处理ⅢGPT活性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处理Ⅰ的PFM水平在0、2、5h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处理Ⅱ和处理Ⅱ(P〈0.01);不同处理内,处理Ⅰ的0hGGT活性显著低于2、5h(P〈0.05)。5h的PFM水平显著高于0、2h(P〈0.05),处理Ⅲ的5hGGT活性低于0h(P〈0.05)。  相似文献   
30.
肉碱学名γ-三甲胺-β-羟丁酸,它的结构与甜菜碱以及胆碱相似,是一种类维生素营养素。肉碱是长链脂肪酸进入线粒体进行β-氧化所必需的,它的分子量为162,分为左旋和右旋两种异构体。由于肉碱乙酰转移酶和肉碱脂酰转移酶的相互竞争性抑制了D-肉碱乙酰转移酶的活性,因此,D-肉碱不具有生理活性.实际发挥作用的只有L-肉碱。L-肉碱主要存在水产动物骨骼肌和心肌中,且成年水产动物的肝、肾和脑可利用赖氨酸、蛋氨酸、烟酸、维生素战、维生素C以及二价铁离子合成肉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