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98篇
  免费   504篇
  国内免费   1159篇
林业   832篇
农学   2208篇
基础科学   102篇
  477篇
综合类   8187篇
农作物   1965篇
水产渔业   278篇
畜牧兽医   1517篇
园艺   1390篇
植物保护   1505篇
  2024年   124篇
  2023年   347篇
  2022年   438篇
  2021年   443篇
  2020年   399篇
  2019年   487篇
  2018年   302篇
  2017年   362篇
  2016年   516篇
  2015年   497篇
  2014年   727篇
  2013年   649篇
  2012年   931篇
  2011年   870篇
  2010年   855篇
  2009年   914篇
  2008年   1070篇
  2007年   899篇
  2006年   803篇
  2005年   863篇
  2004年   715篇
  2003年   708篇
  2002年   574篇
  2001年   545篇
  2000年   443篇
  1999年   337篇
  1998年   309篇
  1997年   256篇
  1996年   289篇
  1995年   255篇
  1994年   265篇
  1993年   200篇
  1992年   262篇
  1991年   256篇
  1990年   226篇
  1989年   175篇
  1988年   44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4篇
  1975年   4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应县小黑豆对大豆孢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抗性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大豆孢囊线虫(Heterodera glycine Ichinohe)是大豆生长过程中最具破坏力的病害之一,我国大豆孢囊线虫以4号生理小种危害最为严重.研究其抗性的遗传机理,对我国大豆抗病育种具有重要意义.应县小黑豆是我国山西省农家品种,对大豆孢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表现为良好的抗性,本研究以应县小黑豆×晋豆23组合的后代群体为试验材料,利用塑料钵柱法对F2和F3群体进行抗性鉴定,采用两种抗病性评价标准,对大豆孢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抗性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标准品种法评价应县小黑豆对大豆孢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的抗性时,由1对隐性基因控制,而采用绝对孢囊数评价应县小黑豆对大豆孢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的抗性时,由2对隐性基因控制.显然,在晋豆23与应县小黑豆的杂交组合中,大豆孢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的抗性表现为隐性遗传,由1~2对隐性基因控制.研究结果还表明,利用F3代株系进行大豆孢囊线虫抗性鉴定比对F2代单株直接进行大豆孢囊线虫抗性鉴定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992.
傅骏骅  李连城 《作物学报》1993,19(6):497-500
地面(出苗前)或植株(幼苗分枝期)喷施Atrazine液后,从田间观测及考种结果看,未导入抗性基因的大豆对照株受害严重,或杜死严重减产;导入抗性基因的大豆植株后代F4,F5代基本不受影响,单株产量与未喷液的对照株相近或略高。这显示了导入的抗性基因对Atrazine的抵抗作用。通过喷施Atrazine已筛选出了多个抗性较强的株系,有望从中进一步筛选出抗性稳定的株系,用到大田生产。  相似文献   
993.
研究了两个品种早生爱国3号和辛尼斯对菲律宾水稻白叶枯病菌4个生理小种、日本小种1和我国菌株的成株抗性遗传和抗性基因的等位关系。这两个抗病品种与感病品种沈农1033杂交所得的 F_1、F_2和 B_1F_1群体的成株抗性反应,表明它们均携有一对显性基因。将早生爱国3号同辛尼斯杂交进行直接等位性测定,并将邳早15和蚌珠芒分别与辛  相似文献   
994.
利用来自抗旱性较好的供体亲本(BG300和BG304)、具有两种遗传背景(IR64和特青)的水稻高代回交(BC2)抗旱选择导入系,通过人工接种的方法鉴定纹枯病抗性,考察纹枯病抗性与抗旱性之间可能存在的遗传重叠。通过与受体亲本的纹枯病抗性表现比较发现,具有特青背景的抗旱选择导入系倾向于纹枯病抗性的降低,而IR64背景的抗旱选择导入系则倾向于纹枯病抗性的增强。基于基因型与表型的方差分析共鉴定到6个与纹枯病抗性相关的位点,其中QSbr6在不同供体和背景的两个群体中分别检测到,而QSbr10则在同一供体的两个遗传背景下均检测到;有3个位点(QSbr6、QSbr8和QSbr10)与同一群体中检测到的抗旱性位点位置相近,很可能是两种抗性重叠的遗传基础。尽管方差分析的方法在选择导入系的非选择目标性状相关位点的鉴定中存在相当程度的偏低估计,本研究所检测到的纹枯病抗性位点,特别是那些与抗旱性重叠位点的分子标记以及相关的抗性株系仍将为进一步的水稻纹枯病抗性和抗旱性的多抗性育种和深入的遗传重叠研究提供有用的信息和材料。  相似文献   
995.
大田油菜游离小孢子培养高频胚状体诱导及植株再生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21  
以大田生长的双低油菜品系“9841”为供试材料,研究了影响小孢子培养反应的因素。结果表明:始花期前、后一周的主轴花序为起始材料经1-2d4℃低温预处理,B5培养基为提取液游离小孢子培养于含脯氨酸200mg/L、谷氨酰胺800mg/L、蔗糖13%的NLN培养基,32℃热激1d后转入25℃常温静置培养,二周后进行45rpm振荡培养,可提高胚状体的诱导频率及正常植株再生率。  相似文献   
996.
许多源于PI88788抗孢囊线虫的大豆基因型同时也抗茎褐腐病。本研究目的是对品种Bell的抗茎褐腐病QTL进行定位和绘制图谱。Bell品种既抗茎褐腐病,也具有来源于PI88788的孢囊线虫抗性。最初的图谱是采用源于Bell与茎褐腐病和孢囊线虫敏感品种Colfax组合的93个F4衍生品系的群体绘制的。在2种田间环境和一种温室环境条件下,采用连锁群J的遗传标记评价了各品系的茎褐腐病抗性。  相似文献   
997.
用选自陆海杂交后代的抗蚜选系抗77为母本与具中棉亲缘的丰产品种江苏棉1号杂交,后代与父本江苏棉1号回交2次,经20代综合鉴定和多性状定向选育的川棉109。该品种抗棉蚜,抗枯萎病和立枯病,耐黄萎病,耐旱,抗倒,耐瘠薄;并克服了陆地棉密茸毛与短纤维的连锁,将抗虫与抗病、丰产与优质有机组合;综合性状鉴定为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目前己累积推广27万hm2,是利用多质资源培育多抗型丰产品种的实例。多质资源是前提,多抗性、强生长势、强补偿力等构成了川棉109丰产稳产的综合遣传优势。启示育种目标日趋综合的现代棉花育种应选择宽广的质源,培育多抗性取代单抗性,并以胁迫和非胁迫双重条件下的产量比较为核心,实现抗性与丰产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998.
涂勇  张敏  姚昕  刘铭  古玉  张宇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4):258-258
研究了经不同叶面肥处理后,豇豆白粉病、锈病、豆野螟的发生情况,测定了多酚氧化酶(PPO)、产量指标,结果表明,合理施肥能够提高植物对有害生物的抗性,增加产量,保证品质。综合各方面因素,各种施肥措施中以施海藻有机肥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99.
小麦品种对赤霉病的抗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从宇  王家义 《种子》2003,(6):38-39
用孢子悬液小花注射接种法测定了47个小麦品种对赤霉病的抗性,分析了小穗侵染率与小麦农艺性状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47个小麦品种中,没有高抗品种,抗病品种8个,占17.02%,中抗品种27个,占57.44%,感病品种10个,占21.28%,高感品种2个,占4.26%。小穗侵染率与株高、穗长、千粒重、千粒重损失率,穗密度等农艺性状相关皆不显著,与生育期相关极显著。  相似文献   
1000.
为了提高水稻对铝毒的耐性,本试验使用了离体培养诱导的体细胞无性系变异。通过离体培养筛选胚发生的愈伤组织而培育成了耐性植株。用成熟种子胚诱导出愈伤组织,再将其愈伤组织培养在添加有不同浓度Al2(SO4)318H2O的培养基中。随着铝(Al)浓度的增高,种子萌发、愈伤组织诱导、小苗再生和愈伤组织的健康状况都降低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