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016篇 |
免费 | 96篇 |
国内免费 | 200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54篇 |
农学 | 176篇 |
基础科学 | 110篇 |
301篇 | |
综合类 | 1076篇 |
农作物 | 69篇 |
水产渔业 | 62篇 |
畜牧兽医 | 1180篇 |
园艺 | 136篇 |
植物保护 | 4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8篇 |
2023年 | 142篇 |
2022年 | 198篇 |
2021年 | 191篇 |
2020年 | 103篇 |
2019年 | 148篇 |
2018年 | 66篇 |
2017年 | 133篇 |
2016年 | 94篇 |
2015年 | 116篇 |
2014年 | 133篇 |
2013年 | 158篇 |
2012年 | 177篇 |
2011年 | 195篇 |
2010年 | 187篇 |
2009年 | 175篇 |
2008年 | 217篇 |
2007年 | 183篇 |
2006年 | 110篇 |
2005年 | 81篇 |
2004年 | 82篇 |
2003年 | 60篇 |
2002年 | 42篇 |
2001年 | 47篇 |
2000年 | 35篇 |
1999年 | 35篇 |
1998年 | 25篇 |
1997年 | 30篇 |
1996年 | 12篇 |
1995年 | 18篇 |
1994年 | 19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11篇 |
1991年 | 11篇 |
1990年 | 10篇 |
1989年 | 13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5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2篇 |
197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3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8 毫秒
991.
992.
百里香酚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百里香酚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抑菌作用机制,为开发高效低毒的抗MRSA药物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和菌落计数法测定百里香酚对MRSA标准菌株USA300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通过测定菌液电导率和DNA含量确定百里香酚对USA300细胞膜的影响;通过SDS-PAGE检测百里香酚对USA300可溶性蛋白质代谢的影响;利用透射电镜观察经百里香酚处理后USA300菌体细胞的超微结构;通过结晶紫染色法测定百里香酚对USA300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结果】百里香酚对USA300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MIC和MBC均为256 mg·L~(–1)。与对照组相比,512 mg·L~(–1)百里香酚作用菌体1 h后,菌液电导率增加18.08%±1.80%,DNA外渗量增加(123.40±8.06) mg·L~(–1),作用24 h后,菌体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比对照组降低68.20%±0.15%。百里香酚对USA300细胞壁和细胞膜具有破坏作用并干扰其正常的二分裂,亚抑菌浓度下对生物被膜的形成具有一定抑制作用。【结论】百里香酚通过改变菌体细胞膜通透性,干扰蛋白质代谢和正常的二分裂来抑制细菌的生长,亚抑菌浓度下能够在不影响细菌生长的前提下抑制其生物被膜的形成。百里香酚具有开发为抗MRSA药物的潜力。 相似文献
993.
对取自云南和海南的5份酸豆(Tamarindus indica L.)资源进行低温胁迫处理,通过测定其相关抗寒生理指标对其抗寒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低温处理可导致酸豆的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质量摩尔浓度及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明显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先升后降.不同来源酸豆资源之间对低温胁迫处理的反应有一定差异,来自云南西双版纳的3份酸豆抗寒能力相对较强. 相似文献
994.
采用电导法对大叶相思5个种源,15个家系进行了耐寒性测定和评估。试验结果表明:大叶相思的低温半致死温度为0.605 8℃。大叶相思种源间和家系间耐寒能力差异显著,其中种源的耐寒性从高到低排序为19244>18924>17966>18854>19250;相对耐寒的家系为JSL1303和BVG2726,JSL1358家系的耐寒能力最差。 相似文献
995.
尽管多种体细胞核移植动物已经诞生,但核移植效率很低。目前普遍认为核移植动物胚胎基因组重编程(主要是甲基化)异常是核移植效率低的主要原因。本文主要论述了体细胞核移植胚胎的DNA甲基化状态。 相似文献
996.
大棚土壤浸提液电导率与盐分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采集具有次生盐渍化特征的大棚土壤,对土壤浸提液电导率和盐分化学性质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浸提液总盐含量(SSC)、Cl-和Ca2 是影响土壤浸提液电导率的主要因素,NO-3、K和Na 对土壤浸提液电导率直接效应并不明显,而主要通过其它各化学性质要素的影响产生间接效应,使其与土壤浸提液电导率间仍有较大的相关系数;土壤浸提液离子强度与其电导率亦显著相关,并可表示为I=0.017 6EC. 相似文献
997.
998.
本试验旨在研究多营养源饲粮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肉品质的影响,探索使用非常规饲料原料配制饲粮的可能性。试验选取日龄相近、体重在(41.06±1.43)kg的"杜长大"生长猪48头,随机分配到2个组,分别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对照组)和多营养源饲粮(试验组),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2头猪。生长阶段试验期为42 d,育肥阶段待猪体重达120 kg时,每个组选择5头猪进行屠宰并测定肉品质。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试验猪平均日采食量提高了7.76%(P0.05),平均日增重、料重比和能量摄入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2)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钙、磷、能量、粗蛋白质、粗灰分和干物质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降低(P0.05),粗脂肪的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差异(P0.05);3)与对照组相比,饲喂多营养源饲粮显著提高了试验猪血清谷丙转氨酶的活性(P0.05),但对其余血清生化指标均无显著影响(P0.05);4)与对照组相比,饲喂多营养源饲粮对猪肉品质及背最长肌肌内脂肪和蛋白质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由此可知:在本试验条件下,饲喂以非常规饲料原料为主的多营养源饲粮降低了生长育肥猪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但对其生长性能和肉品质无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999.
对在2005年4月7日—11月23日期间获得的布设于现代黄河三角洲的18个长期野外水盐观测井的30cm土层的土壤电导率和土壤水吸力数据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整个观测期内30cm土层的土壤电导率与土壤水吸力相关性不显著;2005年4月7日—6月6日期间(即植物生长初期、农作物播种期),仅DZ05、DZ16和DZ17号观测井土壤电导率与土壤水吸力呈显著正线性相关关系,DZ08、DZ13和DZ15号观测井土壤电导率与土壤水吸力可用曲线方程拟合;2005年9月30日—11月23日期间(植物生长末期),DZ01、DZ02、DZ04、DZ06、DZ10、DZ12、DZ14、DZ15和DZ18号观测井土壤电导率与土壤水吸力可用曲线方程拟合,DZ07和DZ16号观测井土壤电导率与土壤水吸力呈显著负相关,DZ03号观测井土壤电导率与土壤水吸力呈显著正相关。由此可见植物生长末期是现代黄河三角洲研究野外实测土壤电导率与土壤水吸力的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1000.
减量施氮及秸秆深埋对春玉米地土壤电导率和硝态氮淋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通过在中国科学院长武黄土高原农业生态试验站半覆膜种植春玉米大田试验,研究了减氮及秸秆深埋对土壤电导率、土壤硝态氮淋溶和玉米产量的影响,旨在为提高氮肥利用效率和保护环境提供理论依据。试验设5个处理3个重复,处理包括不施氮(CK)、常规施氮(CON1,N 250kg/hm2)、常规施氮加秸秆(CON2,N 250kg/hm2+秸秆)、减量施氮(CR1,N 200kg/hm2)和减量施氮加秸秆(CR2,N 200kg/hm2+秸秆)。测量了春玉米各生育期土层剖面土壤电导率、收获期土壤硝态氮含量和春玉米产量。结果表明:土壤电导率在分蘖期、拔节期40—150cm土层出现峰值,在抽穗期、成熟期40—200cm土层出现峰值,峰值范围下移。在0—150cm土层范围内,土壤电导率整体呈现CON2CON1,CR2CR1。在0—150cm土层范围内,常规施氮土壤电导率高于减量施氮。与常规施氮相比,减量施氮减少了土壤剖面硝态氮含量,同时,采取秸秆深埋措施也能减少土壤剖面硝态氮含量,并延缓硝态氮的淋溶下移。与常规施氮相比,减量20%施氮增产9.59%。施氮条件下,秸秆深埋时,有利于提高作物产量,提高氮肥增产潜力。秸秆深埋有利于提高土壤电导率,减少土壤硝态氮含量,阻控土壤硝态氮向下淋溶,提高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