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85篇 |
免费 | 2篇 |
国内免费 | 6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4篇 |
农学 | 18篇 |
基础科学 | 2篇 |
17篇 | |
综合类 | 167篇 |
农作物 | 6篇 |
水产渔业 | 22篇 |
畜牧兽医 | 4篇 |
园艺 | 140篇 |
植物保护 | 1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5篇 |
2021年 | 8篇 |
2020年 | 18篇 |
2019年 | 15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12篇 |
2015年 | 13篇 |
2014年 | 17篇 |
2013年 | 15篇 |
2012年 | 28篇 |
2011年 | 22篇 |
2010年 | 21篇 |
2009年 | 16篇 |
2008年 | 9篇 |
2007年 | 14篇 |
2006年 | 23篇 |
2005年 | 15篇 |
2004年 | 17篇 |
2003年 | 6篇 |
2002年 | 13篇 |
2001年 | 10篇 |
2000年 | 7篇 |
1999年 | 8篇 |
1998年 | 7篇 |
1997年 | 9篇 |
1996年 | 9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10篇 |
1993年 | 11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1篇 |
195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为探讨利用蕹菜(Ipomoea aquatica)替代伊乐藻是否影响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产量与蟹塘水质,于2019年3月15日-10月26日开展实验,分别设置100%蕹菜处理组(IP)、50%蕹菜+50%伊乐藻处理组(E-I)和100%伊乐藻处理组(EL),并测定养殖期内中华绒螯蟹产量、植物生物量和蟹塘水质等指标。结果显示:中华绒螯蟹产量在处理组间并无显著差异,IP、E-I和EL中华绒螯蟹产量分别为1 562 kg/hm2、1 404 kg/hm2和1 452 kg/hm2。与EL处理组相比,IP和E-I处理组水体溶解氧(DO)和pH有明显降低趋势,水体叶绿素a(Chla)和总悬浮固体(TSS)含量在处理组间无显著差异。各处理组养殖周期内总氮(TN)、铵态氮(NH+4-N)、硝态氮(NO-3-N)和亚硝态氮(NO-2-N)变化趋势一致,由于前期施肥促草,在5月和... 相似文献
22.
通过对气温、地温、湿度等生态因子的比较分析,冬春季薄膜大棚比露地形成更有利的反季节蕹菜生产小气候.表现在株高、叶片数、鲜重和干物质等生理指标较理想,冬春大棚蕹菜比棚外4月春播可提早4个月上市,供应春季蔬菜淡季市场,能提高蔬菜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23.
24.
25.
26.
利用水生植物修复受损水生生态系统是20世纪90年代新兴起来的研究内容,戴全裕等利用水培经济植物处理含重金属废水、酿酒废水取得成功;由文辉等利用水生经济植物净化城市受污水体试验取得初步成功;介子林等进行了水培蔬菜对池塘水质净化试验取得初步成功;操家顺等利用水蕹菜在苏州河进行了水质改善试验取得成功;曹豫等在重庆的水产养殖水域种植空心菜等蔬菜取得成功。但在我国北方盐碱地地区,利用浮床植物对水产养殖池塘进行环境修复试验还未见报道。为此,我们开展了适应北方氯化型盐碱地浮床植物的筛选, 相似文献
28.
29.
30.
不同配方叶面肥对蕹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配方叶面肥对蕹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对照(喷清水)相比,各个配方的叶面肥均能显著提高蕹菜的产量,其中以在氮、钾、镁固定的基础上,叶面肥中添加活性物质2和1/4浓度微量元素的配方增产效果最好,增产幅度达52.5%,且该处理蕹菜的维生素C含量也最高;2)就蕹菜的可溶性糖含量和叶片叶绿素含量而言,以在氮、钾、镁一定的基础上,叶面肥中添加活性物质1和1/4微量元素与添加活性物质2和1/4微量元素的2个配方的效果最好,但二者之间差异不显著;3)在氮、钾、镁一定的基础上,叶面肥中添加活性物质1和1/2微量元素与添加活性物质2和1/2微量元素的2个配方对提高蕹菜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效果最好,但二者之间差异不显著。研究还发现,活性物质2比活性物质1对提高蕹菜可溶性糖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