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9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4篇
林业   118篇
农学   88篇
基础科学   5篇
  19篇
综合类   490篇
农作物   57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59篇
园艺   163篇
植物保护   2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正>1选用抗冻性良种不同的小麦品种具有不同的抗寒能力。据观察,半冬性品种一般耐寒性较强,弱春性品种一般耐寒性较差,春性品种早播易受冻害。2适期播种适期播种可以提高小麦的抗冻性。若播种过早,小麦发育到接近三棱期时的抗冻性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962.
胡萝卜为半耐寒性蔬菜,发芽适宜温度为20—25℃,生长适宜温度为昼18—23℃,夜温13-18℃,温度过高、过低均对生长不利。  相似文献   
963.
高纬寒地稻作环境及其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秀峰 《作物杂志》2006,22(2):51-52
黑龙江省黑河市地处北纬50°15′,为我国水稻种植的最北线,也是世界水稻栽培的纬度最高限,其所居的地理位置、气候和环境,有明显的代表性和典型性。该区属于大陆性气候,受季节性大气环流影响比较明显。热量资源不足,年平均气温为-1℃,≥10℃的活动积温在1900~2100℃之间,水稻生育期仅95~120d(插秧)。6~8月平均气温分别为17·8℃、20·4℃和18·0℃。5~9月份日照时数为1205·7h,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年平均降水量为500~600mm,多集中在6~8月间,加之江河水量极为丰富,可满足水稻灌溉要求,且该地区土地资源丰富,低洼涝地宜种水稻土壤多;黑土层厚,有机质含量高,蓄水能力  相似文献   
964.
采用197对EST-SSR引物和67对gSSR引物对35个不同耐寒甘蔗品种进行标记,并筛选出36对多态性较好的EST-SSR引物和17对gSSR引物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7对gSSR引物共扩增出87条谱带,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出5.1条谱带,PIC值在0.53~0.93,平均值为0.84,引物的DP值在0.54~0.96,平均值为0.87.36对EST-SSR引物共扩增出162条谱带,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出4.5条谱带,PIC值在0.43 ~0.93,平均值为0.79,引物的DP值在0.44~0.96,平均值为0.81.品种间的gSSR遗传相似系数在0.413 8~0.804 6,平均值为0.625 1;品种间的EST-SSR遗传相似系数在0.5145~0.797 1,平均值为0.665 1;因此,本研究中gSSR标记的效果要好于EST-SSR.聚类分析结果表明,35份甘蔗品种可分为7个类群;然而,聚类分析结果并不能反映供试材料的地域特性.耐寒性相对较好的品种分散于5个类群中,说明聚类分析结果并不能把耐寒性好的品种聚成一类;而两三个耐寒性较差的品种能够聚在一起,说明SSR标记对耐寒性较差的品种的聚类起到较好的作用.以上结果为SSR标记在甘蔗耐寒性研究上的应用提供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965.
以葡萄休眠芽为试材,对利用低温放热(low temperature exotherm,LTE)分析耐寒性方法中适宜的保湿水量及取芽位置进行了研究,同时比较了–4 ℃和–8 ℃低温贮藏过程中葡萄冬芽LTE的变化动态。结果表明,LTE测定时每个模块中适宜的保湿水量为150 μL,取样时应选择第3 ~ 8节位饱满休眠芽。枝条在–4 ℃贮藏能够有效延长冬芽LTE的评价,但适宜的贮藏期限为3个月。同时,采用优化的方法对4个类型20个葡萄种质的LTE测定表明,欧亚种、欧美种、种间杂种和野生种的耐寒性依次增强,且同一类型不同品种的耐寒性也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966.
以4个结球甘蓝自交系2-1002、2-1001、R、Q2为试材,在种子萌发期和幼苗移植前期测定与耐寒性相关的生理生化指标,分析其变化规律,为结球甘蓝耐寒材料早期筛选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5℃条件下种子发芽指数在各自交系间差异显著;苗期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和时间的延长,根活力、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在8/一2℃处理条件下结球甘蓝在不同生理生化指标中各自交系间存在显著差异。综合评价杭寒性强弱依次为2-1002>2-1001>R>Q2,所以,可将5℃条件下的种子发芽指数和8/一2℃处理条件下的MDA含量结合起来作为结球甘蓝耐寒性鉴定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67.
为探究短期高、低温对斜纹夜蛾的影响,将其3龄幼虫于35 ℃高温和13 ℃低温分别处理8、16、24、32 h后观察生长发育和存活情况,并比较其于-5 ℃胁迫下的耐寒性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温度相比,高温处理8 h的斜纹夜蛾3龄幼虫,其4~6龄各龄发育历期显著延长;处理24 h和32 h的幼虫其3、4、6龄发育历期缩短;各处理的预蛹期均缩短,3~5龄幼虫存活率显著降低。低温处理后3~6龄各龄发育历期显著延长,存活率显著降低。高、低温处理后幼虫化蛹率均降低,蛹重减小,且低温的伤害作用大于高温。高、低温处理8 h的3龄幼虫-5 ℃胁迫后耐寒性显著提高,存活率分别为对照的1.15和1.29倍;处理24 h和32 h的幼虫耐寒性及存活率均较对照显著下降。表明短期高、低温处理对斜纹夜蛾的生长发育和存活会产生不利影响,但一定程度上可提高其耐寒性。  相似文献   
968.
为明确柑桔大实蝇Bactrocera minax(Enderlein)老熟幼虫和蛹的抗寒能力,对柑桔大实蝇老熟幼虫、滞育蛹和滞育解除蛹的过冷却点和结冰点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同一虫态不同个体间其过冷却点和结冰点具有不同程度的变异,但其变异范围均符合正态分布。柑桔大实蝇不同发育状态间的过冷却点和结冰点均具有显著差异,其中,已解除滞育进入发育状态的蛹的过冷却点和结冰点最低,分别为-11.15℃和-9.76℃;其次为滞育蛹,分别为-8.93℃和-7.63℃;而老熟幼虫最高,分别为-7.09℃和-3.43℃。此外,老熟幼虫的结冰点和过冷却点之间的差值最大为3.24℃,显著高于滞育蛹(1.30℃)和滞育解除蛹(1.39℃)。表明,倒春寒对已进入发育状态的柑桔大实蝇蛹不会造成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969.
热带两种入侵棕榈害虫耐寒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椰子织蛾和椰心叶甲是危害棕榈植物的入侵害虫。为了解其耐寒性,本试验测定了这两种害虫的过冷却点和结冰点,并比较其在2℃低温下致死中时间。结果表明两种害虫卵、蛹过冷却点和结冰点低于幼虫、成虫。总体上椰子织蛾的过冷却点和结冰点低于椰心叶甲的过冷却点和结冰点。致死中时间也表明椰子织蛾的耐寒性强于椰心叶甲。从耐寒的角度看椰子织蛾适生范围比椰心叶甲的要广。  相似文献   
970.
以3种品系尼罗罗非鱼的雌鱼作为母本,奥利亚罗非鱼的雄鱼作为父本进行杂交配对,研究杂交罗非鱼F_1代的耐寒能力。应用室内人工降温方法,测定了杂交子代死亡率、累积存活率和半致死低温(LT_(50))等耐寒指标。结果显示,3种杂交罗非鱼的耐寒能力各不相同,埃奥鱼、湘奥鱼和吉奥鱼半致死低温分别为:8.63℃、8.23℃、7.60℃。当水温降到9.6℃时,埃奥鱼首先开始死亡,其死亡低温范围为9.6~7.5℃;湘奥鱼的死亡低温范围为9.4~6.7℃;吉奥鱼的死亡低温范围为8.9~6.3℃。通过对3种杂交罗非鱼的LT_(50)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3种杂交罗非鱼中,吉奥鱼的耐寒能力相对较强,其LT_(50)与埃奥鱼、湘奥鱼相比差异显著(P0.05),而其他2种杂交罗非鱼的LT_(50)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