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37篇
农作物   6篇
植物保护   17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湘北稻象甲爆发原因调查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有效防治稻象甲,调查了近年来稻象甲在湘北地区爆发的主要原因,查明了几种药剂对稻象甲的防治效果及其使用技术。调查表明,免耕栽培技术的推广、田间管理粗放等是导致湘北地区稻象甲种群数量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氟虫腈、毒死蜱、水胺硫磷等都是防治稻象甲成虫的有效药剂,在成虫高峰期施药,防效在80%以上;在卵孵化高峰期喷施氟虫腈或毒死蜱,防效在95%以上。用毒死蜱防治稻象甲幼虫时,要求排干田间水后施药,防效可达95.3%;田间是否有水对氟虫腈的防效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52.
早稻叶片出现一排排"穿孔"现象,是稻象甲危害所致.稻象甲属鞘翅目、象甲科,其成虫和幼虫均危害水稻,以成虫害叶、幼虫害根为特征.近年来,稻象甲在南方部分地区危害逐年加重,早稻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失.  相似文献   
53.
稻象甲俗名水稻象鼻虫,是水稻生长前期的害虫,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随着耕作制度的改革和农田生态条件的变化,其发生量有所回升。一、发生规律稻象甲在江苏省年发生一代。以幼虫为主在稻桩及其  相似文献   
54.
稻象甲是我国危害水稻的重要害虫.1998年,我区暴发成灾,水稻、小麦、油菜上均有危害.通过对全区7697.13hm2耕地普查结果表明,成虫发生面积达96%,密度最高的油菜幼苗田达28.25头/m2,单晚、小麦幼苗田上平均密度为18.40头/百丛和8.93头/m2.油菜幼苗有株虫率最高达65.0%,危害严重的造成大量缺苗,不得不翻种小麦.  相似文献   
55.
56.
王德好 《植物保护》2001,27(1):23-25
稻象甲在我国危害有回升趋势 ,不少稻区已成为水稻前期重要害虫。研究表明 ,造成危害的主要原因是耕作制度的改变、栽培技术的更新和农药品种的换代 ,使本地虫源积累。根据发生特点 ,提出“合理耕作、诱杀成虫、治成虫控幼虫”的防治策略。关键性防治措施是压低虫源。  相似文献   
57.
稻象甲和稻水象甲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邹钦 《植物保护》1989,15(1):50-51
稻象甲(Fchironmus squameusBillberg)和稻水象甲(Lissorhoptrus o-ryzophilus Keschel)是全世界为害水稻的两种重要害虫。稻水象甲为我国进口植物检疫对象,国内目前尚未见有分布报道。本文结合国外资料,对两虫的生物学及防治措施进行了比较研究。稻象甲主要分布我国、  相似文献   
58.
陈景成 《广西植保》2005,18(1):33-33
稻象甲往年主要在晚稻零星发生,但近年来,逐渐在早稻开始发生为害,每年发生面积一般为666.7~2000hm^2幅度。而2004年发生比往年早,为害比较普遍,呈大幅度上升趋势,是历年来未见有的,初步统计发生面积达2.24万hm^2,占早稻种植面积16.78%。博白、陆川、北流、福绵等县(市)区有相当部分乡镇成虫密度较大,  相似文献   
59.
60.
本文报导稻象甲在我县的发生规律,影响稻象甲发生的若干因子及其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