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0篇
林业   2篇
农学   45篇
基础科学   21篇
  32篇
综合类   437篇
农作物   134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吉林省稻作条件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根据吉林省稻作现状、自然资源状况和可持续发展理论,重点分析了水资源、土地资源及光热资源与稻作的关系,阐述了21世纪吉林省稻作的发展方向及策略。  相似文献   
62.
1983年6月9日,杨赤宇、许华英、杨正修、徐旭等,在湖口县文物普查中,于文桥乡境内发 现了城墩坂遗址。此后,石钟山文物管理所所长杨赤宇和黄勇,又先后会同江西省文物考古 研究所研究员李家和,副所长、副研究员刘诗中等,对该遗址进行了多次实地考查,确认为 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一、地理环境城墩坂遗址,位于江西省湖口县城双钟镇南15公里的文桥乡饶大屋村后的丘陵台地上。北临 黄河港,南面毕堰港,两水汇流于遗址的西北角,经文桥镇西去,沿着汉晋时期的古彭泽城 址南面,由江桥乡境流进南北港湖,然后注入鄱阳湖。遗…  相似文献   
63.
《辽宁农业科学》2006,(2):F0002-F0002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稻作研究所,从事水稻栽培技术研究已有40多年历史。多年来,本着科研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的原则,针对辽宁及北方稻区水稻生产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开展了水稻丰产规律、稻田除草技术、水稻保温育苗技术、防御低温冷害研究、中低产田改造以及节水高产栽培等多项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64.
彭头山史前稻作遗存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崇安 《农业考古》1991,(1):178-180,194
湖南澧县彭头山早期新石器文化的发现,被誉为1989年中国的考古重大发现之一。因为它再次证明了华南地区存在有早于中原裴李岗诸文化的新石器早期遗存。对于农业考古来说,彭头山文化遗存的碳14年代测定和孢粉分析结果,那更是一次不容忽视的重大发现!彭头山文化的稻作遗存,经体视显微镜观察,是夹杂在大量的陶片层内,其中有稻谷和稻壳,它们在当时显然是作为一种陶器的羼和料而被使用的。由于这些稻谷和稻壳已全部炭化,作为粒型观察的标本其形态已  相似文献   
65.
机插水稻无纺布全程覆盖育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些年来.江苏省金坛市的水稻机插发展迅猛,栽培技术也日趋完善.然而.近两年来,在稻作生产过程中一些地区病虫害暴发频繁,加之暖冬气候频频.冬天不冷,对上年一些水稻残余害虫的生存极为有利,越冬基数大、存活率高,对来年稻作生产构成极大威胁,尤其是由灰飞虱传毒后引发的水稻条纹叶枯病,一旦侵染发病,则终身难以根治。而机捕水稻采用无纺布全程覆盖育秧技术,可预防秧田期虫害的侵染,对培育健壮秧苗能起到积极的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66.
水稻乳芽抛栽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于洪区承担了辽宁省稻作研究所的乳芽抛栽技术试验,分别在马三家镇皮台村和中朝友谊乡后马村进行了试验,试验面积为0.67hm^2,试验品种为辽梗454,以普通抛秧为对照。  相似文献   
67.
针对南方丘陵区季节性干旱状况和稻作发展的基本特点,以节水稻作模式为研究对象,借鉴层次分析法(AHP)的基本原理,遵循科学、实用及简明的原则,构建南方丘陵区节水稻作模式综合效益评价模型,提出以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3方面综合效益评价的16项评价指标.并以国家"863"项目推广示范的节水灌溉双季稻模式、水旱轮作双季稻模式、稻油轮作模式3种节水稻作模式和当地常规双季稻模式为例.利用所建模型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3种节水稻作模式的综合效益均优于该区常规稻作模式,以稻油轮作模式综合效益最高.因此,在南方丘陵季节性干旱双季稻区适当发展稻油轮作节水稻作模式具有良好的前景.该评价结果可为南方丘陵季节性干旱区水资源高效利用和稻作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8.
辽粳29,原代号辽农2096,是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稻作研究所育成的水稻新品种。  相似文献   
69.
新源县境内的哈拉布拉,全年有效积温在2800~2900℃之间,无霜期不足145天,地处寒冷稻作区,水稻生育期短,而且地下水位高,盐碱大。2003年,示范推广水稻旱育稀植技术,水稻平均单产由300kg/667m2提高到500kg/667m2。2003年—2006年,  相似文献   
70.
浅谈稻作农耕文化的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作农耕是稻作农业区新石器时代居民的一项重大发明。故农业(包括稻作农业、麦作农业、粟作农业、高梁种植业)被视为人类社会由旧石器时代步入新石器时代的标志之一。恩格斯给予高度评价时指出:“农业是整个古代世界的决定性的生产部门。稻作农耕的发明或传播,在世界各地虽有早有晚,但自稻作农耕发明以降,遂与稻作农耕区的居民结下不解之缘,迄至今天。随着稻作农耕的不断发展,稻作农耕文化的内涵也不断丰富,并可大致分为稻作农耕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大类。拙文拟就稻作农耕文化内涵中的稻作农具、作物遗存、稻田遗迹、水利工程、仓储遗迹与遗物及稻作农耕民俗和反映稻作农耕的雕塑、绘画作品、诗词、谚语等作一初浅的探讨和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