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9篇
  免费   140篇
  国内免费   216篇
林业   48篇
农学   49篇
基础科学   11篇
  27篇
综合类   554篇
农作物   15篇
水产渔业   794篇
畜牧兽医   330篇
园艺   36篇
植物保护   21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98篇
  2021年   82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76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82篇
  2016年   79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100篇
  2013年   109篇
  2012年   133篇
  2011年   132篇
  2010年   125篇
  2009年   114篇
  2008年   106篇
  2007年   89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0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71.
【目的】研究土霉素固体脂质纳米粒在家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以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将10只家兔随机分为2组,分别按土霉素剂量20mg/kg腹腔注射土霉素固体脂质纳米粒和土霉素注射液,于设定的时间点采血,用HPLC法测定血浆药物质量浓度,并用DAS3.1.0药动学程序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土霉素注射液与固体脂质纳米粒的达峰质量浓度(Cmax)分别为(3.676±0.376)和(3.699±0.562)mg/L;吸收平衰期(T1/2Ka)分别为(18.570±0.851)和(27.871±1.767)h;0-∞时段药时曲线下的面积(AUC(0-∞))分别为(83.955±3.720)和(170.150±10.403)mg/(L·h);0-∞时段的平均滞留时间(MRT(0-∞))分别为(36.848±0.268)和(44.672±0.392)h。【结论】土霉素制备成固体脂质纳米粒后,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血药质量浓度达峰值的时间推迟,同时药物在兔体内平均滞留时间明显长于土霉素注射液,生物利用度得以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72.
采用RT-PCR技术克隆了凡纳滨对虾肌钙蛋白Ⅰ基因全长编码序列,对其核苷酸序列和编码的氨基酸序列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在对虾肌钙蛋白Ⅰ基因的编码区查找了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结果显示:本研究克隆获得了凡纳滨对虾肌钙蛋白Ⅰ基因的4个可变剪切体,其编码的蛋白质均具有Troponin超家族结构域特征,同源性比对发现该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在节肢动物中高度保守。系统进化分析发现凡纳滨对虾Tn-Ⅰ3和Tn-Ⅰ4与中国对虾和小龙虾的Tn-Ⅰ遗传距离较近,而Tn-Ⅰ1和Tn-Ⅰ2单独聚为一支,且与其他物种Tn-Ⅰ遗传距离较远;通过测序比较不同个体凡纳滨对虾Tn-Ⅰ基因序列发现在Tn-Ⅰ的4种不同剪切体编码区共同序列区第302位和472位碱基分别存在2个(A/G) SNP位点,其中位于第302位碱基的(A/G)错义突变使编码氨基酸由甘氨酸变为了谷氨酸(G/E)。凡纳滨对虾Tn-Ⅰ基因不同剪切体及编码区错义突变的发现为进一步探讨其基因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3.
利用微卫星标记技术,采用8对微卫星引物对凡纳滨对虾3个亲本群体(OI Q、SIS Q、Kona Bay Q)及其子一代(OI Z、SIS Z、Kona BayZ)共计120个个体进行遗传分析。计算6个群体在8个微卫星位点上的平均等位基因数(Na)、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平均观测杂合度(Ho)、平均期望杂合度(He)、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和平均Hardy-Weinberg平衡指数(D),以上各参数均采用群体遗传学分析软件POP-GENE3.2处理,同时根据Nei的方法计算群体间的遗传距离和遗传相似系数。运用MEGA3.0软件,采取UPGMA方法根据6个群体的遗传距离进行聚类。结果表明:8对微卫星引物在6个群体中共检测到28个等位基因,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为2 ~6个,平均等位基因数为3.5;各位点的期望杂合度均比观测杂合度高;多态信息含量(PIC)值为0.479 4 ~0.769 9,说明这8个位点在凡纳滨对虾中具有较高的信息含量。在亲本和子代群体遗传结构分析中,子代的有效等位基因数、杂合度和多态信息含量等指标均略低于亲本群体,但子代的遗传多样性并未受到太大影响,仍保持较好的遗传力。  相似文献   
74.
[目的]明确池塘优势蓝藻对潜伏感染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的致死效应,为完善养殖对虾病害生态防控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设阳性对照组(PC)、阴性对照组(NC)、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活藻组(MAL)和铜绿微囊藻死藻组(MAD),加藻组的铜绿微囊藻初始密度均为106 cells/mL,每组各设3个平行,试验周期144 h.除NC组对虾不携带WSSV外,其他组的对虾均经WSSV人工注射感染.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TaqMan探针检测对虾样品中的WSSV携带状况,并通过显微计数法统计铜绿微囊藻细胞数量.[结果]NC组对虾在试验结束时(144 h)的累计死亡率为11.1%;PC、MAL和MAD组的对虾累计死亡率随时间推移呈明显升高趋势,至试验结束时的累计死亡率分别为64.4%、82.2%和88.9%,表现为加铜绿微囊藻(MAL和MAD)组的对虾累计死亡率远高于2个对照组(PC和NC).MAL、MAD和PC组对虾肌肉样品均携带104 copies/g以上的WSSV,其中又以MAD组的WSSV携带量最高.在铜绿微囊藻试验组中,对虾死亡率与铜绿微囊藻呈显著相关(P<0.05),与WSSV的相关性则未达显著水平(P>0.05).[结论]铜绿微囊藻能有效加速WSSV感染对虾的死亡速率,增加对虾累计死亡率,即使是死亡的微囊藻细胞也能促进对虾体内WSSV的增殖.  相似文献   
75.
本实验采用单因子浓度梯度法,以添加不同质量分数(0.0%,0.5%,1.0%,2.5%,5.0%,10.0%)聚β-羟基丁酸酯(PHB)的人工配合饲料饲喂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20 d后,对其进行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感染测试;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PHB对凡纳滨对虾抵御WSSV侵染能力的影响,并选择最高免疫保护率(RPS)组进行不同时间点基因表达量分析。研究发现,PHB对感染WSSV对虾的存活率无显著影响(P0.05);但感染WSSV的对虾平均存活时间随PHB浓度上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趋势,饲喂PHB对虾的平均存活时间均高于对照组,其中1.0%PHB浓度组对虾平均存活时间最长,且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及5.0%PHB浓度组(P0.05)。分析各组对虾体内病毒含量,发现1.0%PHB浓度组对虾病毒含量在实验前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虾感染WSSV后,对对照组及1.0%PHB实验组对虾前48 h内6个采样时间点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溶菌酶(lzm)及抗菌肽(abp)5个基因进行表达趋势分析,结果表明基因表达趋势在两组间无显著区别;投喂PHB的对虾在感染WSSV后血淋巴中sod、cat、gsh-px和lzm表达量呈现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趋势且分别在6 h、6 h、3 h、6 h达到最大值;abp在WSSV感染3 h内急速下降,随后在12 h达到最大值后又下降;另外饲喂PHB对虾体内免疫基因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结果说明,PHB能够提高凡纳滨对虾对WSSV的抵抗力,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对虾的免疫力。  相似文献   
76.
蒲公英,又名黄花地丁,婆婆丁,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嫩叶质脆、味清香、微甘微苦,具抗菌消炎、饵毒作用,全草均可入药。蒲公英耐寒,适应性强,人工栽培较容易。  相似文献   
77.
《中国水产》2010,(10):70-70
8月11日,山东省科技厅主持并邀请有关专家对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低盐养殖凡纳滨对虾食味劣化及调控技术”进行了鉴定。  相似文献   
78.
一、巡逻犬的挑选(一)品种。作为城市巡逻犬,主要是要具备对犯罪分子的威慑力,因此,大型犬是首选的目标。目前,主要有德国牧羊犬、昆明犬、罗威纳犬和马里努阿犬,以及上述犬种的杂交犬。(二)年龄。0.6~2岁为最佳训练年龄。(三)体型外貌。所选择受训犬的体型外貌必须是:外观各部匀称,体格强壮,毛色光亮,肌肉发达,牙齿整齐并结实有力,嗅觉灵敏,视觉和听觉良好,还要注意犬的自身协调性,灵活性,奔跑速度以及应激反应等。(四)神经类型。最好选择属于兴奋型和活泼型的两大类犬。(五)主要反应。受训犬必须是猎取反射积极,主动防御反应强烈,食物反…  相似文献   
79.
木本婆婆纳(Hebe)原产澳洲,主要分布于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的东南部,全属约100种,栽培品种超过800个,是一类观赏常绿花灌木.在澳洲和欧洲,被广泛应用在观赏园艺和庭院绿化上,并对Hebe属植物的育种和栽培做了大量的研究.近年来,我国也开始逐步认识和引种Hebe属植物,并有少量用于生产,但组培方面的研究国内尚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80.
拟婆婆纳(Hebe wiri image)原产欧洲,19世纪由英国人传到新西兰,目前是新西兰最大宗的庭院绿化植物种类之一,已被证实了的品种就有80多个,广泛用在观赏园艺和庭院绿化上。近年来,我国也开始逐步认识和引种拟婆婆纳,但尚处在试验观察阶段,国内还未见有这方面的报道。2002年云南省农科院花卉所从国外引入拟婆婆纳品种,进行了一系列的栽培和繁殖试验,现将该品种的特性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