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5篇
农学   22篇
  14篇
综合类   104篇
农作物   15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111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0 毫秒
51.
葡萄座腔菌属Botryosphaeria spp.真菌能引起多种林木及果树溃疡病,在国内外分布广泛,其毒素与树木溃疡病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该文对B. obtusa,B. berengeriana,B. corticola,B. dothidea毒素成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做了介绍,同时对该菌毒素的分离、纯化、化学结构鉴定及检测方法的研究以及毒素应用做了简要总结,并分析了实验中存在的部分困难和今后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52.
【目的】构建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法检测豆类及制品中6种真菌毒素含量的方法,为豆类及制品以及其他类食品基质中真菌毒素多组分定量分析提供参考。【方法】豆类及制品样本经QuEChERS前处理技术净化提取,UPLC-MS/MS法检测,基质匹配标准曲线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构建方法对6种真菌毒素进行低、中、高浓度水平加标回收试验,加标回收率为81.5%~119.6%、精密度(RSD)为0.5%~8.9%;6种真菌毒素标准曲线线性相关系数(r)≥0.9990;方法检出限(LOD,S/N=3)和定量限(LOQ)分别为0.06~18.4μg/kg和0.18~55.2μg/kg。【结论】该方法能有效去除豆类及制品毒素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53.
茄链格孢毒素的抑菌除草活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军  付洁 《宁夏农林科技》2006,(4):10-10,51
采用生长速率法和种子萌发法测定了茄链格孢毒素的抑菌和除草活性。结果表明:茄链格孢毒素对油菜菌核病菌、玉米大斑病菌、番茄灰霉病菌均表现出较强的抑制活性,发酵液抑制率分别为73.0%、58.0%和84.5%;茄链格孢毒素对黑麦草种子的幼根幼芽生长表现出较强的抑制作用,在供试浓度下菌丝提取液的抑制率分别为53.3%,50.6%。  相似文献   
54.
对锦州地区的粮食收储企业开展了流通领域玉米卫生安全状况调查工作。扦取检验玉米样品74份,其中辽宁省地产玉米样品45份,吉林、黑龙江省玉米样品29份,调查的玉米样品卫生指标包括重金属、真菌毒素。通过对玉米样品的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提出了锦州地区流通领域玉米卫生安全监测的重点项目,对开展粮食卫生安全监测工作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5.
本文以山东省为例,分析了影响玉米质量安全的几种主要真菌毒素(包括玉米赤霉烯酮、黄曲霉毒素、伏马毒素和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危害及当前的限量标准,指出了真菌毒素污染玉米的途径及原因,并提出了保障玉米质量安全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56.
为掌握禾谷镰孢在甘肃中部地区的分布及变异情况,从根部表现有坏死和叶鞘发褐的小麦幼苗的不同部位、小麦地土壤及玉米籽粒、玉米茎秆上分离禾谷镰孢,并以形态学为基础,参照Nelson分类系统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在分离到的43个镰刀菌菌株中,有14个菌株经鉴定为禾谷镰孢,均从玉米茎秆上分离到,小麦根部、小麦叶鞘、小麦地土壤、玉米籽粒中分离到的镰刀菌中未见禾谷镰孢。将禾谷镰孢在特定条件下培养后,发现14个禾谷镰孢菌株产生子囊壳的数量不同,为2~90个。在以Fg16为引物的PCR反应中,随机选取的11个禾谷镰孢菌株都产生0.41kb的PCR产物,而6个对照菌株都产生0.50kb的片段,证明引物Fg16可以区分禾谷镰孢菌株群体的遗传多态性。以Tri13为引物的PCR反应显示,11个禾谷镰孢菌株以及3个中国对照菌株都产生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毒素,而3个澳大利亚对照菌株产生雪腐镰刀菌烯醇(NIV)毒素。  相似文献   
57.
噬菌体展示技术在食品真菌毒素检测领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噬菌体展示技术(Phage display technology)是20世纪80年代逐步建立并发展起来的一项分子生物学新技术。它以噬菌体或噬粒为载体,使外源肽或蛋白基因与噬菌体表面特定蛋白基因在其表面进行融合表达,进而通过亲和富集法筛选表达有特异肽或蛋白质的噬菌体。利用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可以构建抗体库、随机肽库、蛋白质突变体库和cDNA文库,从而广泛用于单链抗体的筛选、先导化合物的筛选、疫苗的研制等,尤其是在单链抗体、模拟抗原表位的筛选及建立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体系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跟踪了目前噬菌体展示技术在真菌毒素检测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8.
噬菌体展示技术(Phage display technology)是20世纪80年代逐步建立并发展起来的一项分子生物学新技术。它以噬菌体或噬粒为载体,使外源肽或蛋白基因与噬菌体表面特定蛋白基因在其表面进行融合表达,进而通过亲和富集法筛选表达有特异肽或蛋白质的噬菌体。利用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可以构建抗体库、随机肽库、蛋白质突变体库和cDNA文库,从而广泛用于单链抗体的筛选、先导化合物的筛选、疫苗的研制等,尤其是在单链抗体、模拟抗原表位的筛选及建立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体系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跟踪了目前噬菌体展示技术在真菌毒素检测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9.
葱紫斑病菌毒素的纯化及除草活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人们对植物病原真菌毒素研究和认识的深入,毒素在农药研究中的应用也日趋广泛,特别是把植物病原真菌毒素作为开发除草剂的内源活性物质已有成功的实例。Suemitsu等报道葱紫斑病菌(Alternaria porri)毒素(以下简称AP-毒素)由4种物质组成,但有关其除草生物活性研究目前尚未见报道。作者对AP-毒素的分离提纯及对稗草的生物活性作了初步研究,结果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菌种:葱紫斑病菌(Alternaria porri)是由典型病斑分离获得的纯培养物。  相似文献   
60.
杀菌剂对玉米穗腐病菌的毒力及毒素产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筛选防治玉米穗腐病同时减少病原菌毒素积累的化学药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涂布平板法分别测定了4种药剂多菌灵、百菌清、吡唑醚菌酯和氰烯菌酯对玉米穗腐病的3种主要致病镰孢菌拟轮生镰孢菌、层出镰孢菌和禾谷镰孢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4种药剂对其毒素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层出镰孢菌菌株127-1和禾谷镰孢菌菌株125-3的最佳产毒时间为第10天。供试4种药剂对3种镰孢菌菌丝生长的EC50值范围为0.18~5.71μg/m L,对孢子萌发的EC50值范围为0.02~8.14μg/m L,均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对3种镰孢菌产伏马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和脱氧雪腐镰孢菌烯醇的影响不尽相同,吡唑醚菌酯浓度在1~500μg/m L时能够抑制拟轮生镰孢菌和层出镰孢菌产生伏马毒素,氰烯菌酯能够在0.05~0.8μg/m L浓度范围内显著抑制禾谷镰孢菌产生玉米赤霉烯酮,当多菌灵浓度为0.05~0.5μg/m L时,几乎可以完全抑制禾谷镰孢菌产生脱氧雪腐镰孢菌烯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