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1篇
林业   2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87篇
  30篇
综合类   39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一个完整的招标程序包括六大环节,分别是招标、投标、开标、评标、中标和签订合同,依法必须招标的农业建设项目招标也必须遵循这六大环节。因农业建设项目在工程建设内容的安排上比其他类型建设项目更为丰富,划分标段(标包)最为常见。如何将标段(标包)划分的科学、合理、合法、符合实际是招标成功的关键。本文总结了影响标段(标包)划分的法律法规、项目工艺、潜在投标人竞争、评标、招标成本等五大主要因素,提出了具体表现形式和划分原则、标准,同时结合某招标项目进行了实际例证,供服务于农业建设项目招标的工作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02.
通过田间畦灌试验,研究了冬小麦主要生育阶段的需水规律,分析了不同畦灌方式对冬小麦土壤水分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评价不同畦灌处理下的灌水质量及节水效益。结果表明,冬小麦灌浆期对水分需求量最大;与漫灌(CK)处理相比,冬小麦畦灌小区30 m×3 m的灌水均匀度与灌溉效率最高,达到93.33%和84.46%,耗水量减少了5.96%,产量增加了25.30%,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了33.24%,增收1561.61元·hm-2。结合当地实际生产情况,推 广适宜的畦灌模式是入畦单宽流量5 L·m-1·s-1,畦宽3 m左右,畦长30 m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103.
畦灌关口时间优化改善灌水质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灌溉关口时间是灌溉管理中的重要要素之一,合理关口时间的确定能有效改善田间灌水质量。该文在提出畦灌控制指标R和畦灌关口时间优化方法的基础上,将畦灌模拟模型与关口时间优化方法相结合,对土质、畦长、坡度、田面平整精度和入流量不同的106 176个灌溉事件进行灌溉模拟及关口时间寻优分析,提出了不同灌溉条件下畦灌关口控制模式。畦长小于70 m下R值不宜小于1,若同时坡度大于3‰且田面平整精度很好则R值不宜小于1.1;畦长大于70 m下坡度小于1‰时,R的范围为0.8~1;坡度大于1‰时,R的范围为0.75~0.95。研究结果对畦灌关口控制依据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实际灌溉中R准确取值可参考表2给出的建议值。  相似文献   
104.
干旱区夏玉米畦灌灌水技术参数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合理优化河西干旱区夏玉米畦灌灌水技术参数,通过对畦灌不同畦长、畦宽、单宽流量及田面坡度等要素组合下进行灌水试验,分析了其灌水质量评价指标。结果表明,处理4(畦长50 m、畦宽2.5 m、单宽流量3.5 L/(s·m)及田面坡度1.3‰)灌水均匀度为0.87,储水率为0.92,灌溉水利用效率为0.95,除灌水均匀度外其余2指标均较好。结合处理1(畦长30 m、畦宽1.5 m、单宽流量6.5 L/(s·m)及田面坡度1.5‰)、处理2(畦长30 m、畦宽2.5 m、单宽流量3.5 L/(s·m)及田面坡度1.3‰)的评价结果,说明当畦田长度控制在30~50 m范围内,入畦流量为3.5 L/(s·m)、畦宽为2.5 m、田面坡度为1.3‰时,各种灌水质量评价指标均较高。  相似文献   
105.
冬小麦不同畦灌施肥模式水氮分布田间试验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基于冬小麦生长期间施用尿素获得的试验观测结果,分析不同畦灌施肥模式下沿畦长土壤水氮空间分布差异,开展畦灌施肥模式田间试验评价,探讨适宜的畦灌施肥运行方式。研究结果表明,畦灌施肥模式差异对有效贮存在作物根系层的土壤水分和土壤硝态氮占0~80 cm土层相应值的比重以及土壤水分空间分布均匀性不产生显著影响,但对沿畦长土壤硝态氮空间分布均匀性的影响却较为明显。基于入畦单宽流量4 L/(s·m)和灌溉全程均匀施肥的畦灌施肥运行方式,可在冬小麦生长期返青水和扬花水灌后2 d的作物有效根系层内,形成相对较高的土壤水氮空间分布均匀性,适合当地生产实践中采用。  相似文献   
106.
地下水浅埋下层状土壤波涌畦灌间歇入渗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揭示地下水浅埋下的层状土波涌畦灌间歇入渗机制,通过试验资料分析与理论研究,建立了波涌灌间歇入渗条件下的层状土Brook-Corey和Green-Ampt(BC-GA)改进入渗模型,推导出层状土间歇入渗湿润锋面水吸力与湿润锋运移深度的函数关系,确定了含砂层内部土壤饱和导水率、进气吸力是层状土间歇入渗运移距离变化的主要影响参数。周期数增大,上层土壤饱和导水率减小,饱和含水率减小,进气吸力增大,夹砂层内部仅进气吸力随周期数增加而增大。根据BC-GA模型计算不同埋深的含砂层土壤间歇入渗特性及湿润锋运移特性,对比分析指出,周期数增加,相同含砂层埋深下的累积入渗量减小,湿润锋运移距离增大;含砂层埋深增加,相同供水周期的累积入渗量增大,湿润锋增大;供水周期达到最大时,含砂层埋深对累积入渗量和湿润锋运移距离影响减小。  相似文献   
107.
涌流畦灌田面水流运动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大量田间涌涌畦灌灌水试验资料,分析了涌流畦灌的特点和田面水流运动的全过程,指出了水流推进过程和消退过程的特性,这一研究成果为进一步研究涌灌理论与技术尊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8.
涌流畦灌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陕西泾惠灌区粘壤土进行了大田连续畦灌和涌流灌灌水试验,分析论证了涌流畦灌的特点,灌水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了涌流畦灌技术方案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09.
110.
膜孔畦灌水流推进过程试验及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膜孔畦灌田间水流推进实测资料,根据膜孔灌室内点源入渗模型验证了大田膜孔畦灌水流推进距离与时间呈乘幂函数的关系,并推求了不同开孔率情况下的膜孔灌点源入渗参数。假定不同的田间糙率基于SRFR软件对膜孔畦灌水流推进进行数值模拟,使模拟水流推进时间与真实情况达到最佳匹配,来确定田间的糙率,为膜孔畦灌技术要素设计及田间试验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