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18篇
  免费   217篇
  国内免费   135篇
林业   121篇
农学   360篇
基础科学   379篇
  342篇
综合类   3427篇
农作物   267篇
水产渔业   26篇
畜牧兽医   168篇
园艺   475篇
植物保护   105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89篇
  2023年   120篇
  2022年   140篇
  2021年   172篇
  2020年   137篇
  2019年   117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137篇
  2016年   178篇
  2015年   169篇
  2014年   252篇
  2013年   252篇
  2012年   331篇
  2011年   363篇
  2010年   329篇
  2009年   290篇
  2008年   325篇
  2007年   276篇
  2006年   254篇
  2005年   245篇
  2004年   173篇
  2003年   172篇
  2002年   149篇
  2001年   138篇
  2000年   124篇
  1999年   126篇
  1998年   144篇
  1997年   66篇
  1996年   61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51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102.
马尚明 《作物杂志》2002,18(2):28-29
为了优化种植结构,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促进农业增效、增收,1998~2001年运用小区试验和大田对比示范,在宁南山区的西吉县兴隆镇的高进村进行了连续4年冬小麦膜侧栽培收获后复种地膜大白菜二熟高效种植模式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冬小麦膜侧栽培—地膜大白菜1季2种2收的混合经济产量10.64万kg/hm2 (其中 :冬小麦膜侧单产7554kg/hm2,地膜大白菜单产98811kg/hm2 ),产值2.86万元 /hm2,扣除投入成本4261.5元 /hm2,获纯收益24363元 /hm2,产投比6.7∶1,是当地习惯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03.
青海不同生态区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田丰  张永成  张凤军 《作物杂志》2011,27(3):109-112
通过对青海农业区的川水地、浅山地、半浅半脑山旱地、脑山地以及柴达木地区的气候特点、土壤特点的分析,阐述了马铃薯地膜栽培中适宜的覆膜技术。  相似文献   
104.
《新疆农垦科技》2011,(5):74-74
秋豆角 西瓜收获后,清除杂草、地膜,每一西瓜高垄上播种两行,行距35~40cm,穴距25cm,每穴下种3粒.同时用营养钵育苗,一旦缺苗断垄要及时补苗。幼苗甩蔓时用竹竿插架。每穴插一竹竿,结荚期追肥两次,以水送肥。  相似文献   
105.
刘征 《科学种养》2011,(3):14-15
近几年,我国南方地区地膜马铃薯受冻害严重,而且播种越早的冻害越重。经调查发现,绝大部分受冻害的马铃薯地下根茎尚好,部分马铃薯有侧芽生长,随着气温的逐渐回暖,受冻的马铃薯又会萌发出新芽来,所以,只要加强田间管理,受冻害的马铃薯仍然能取得好的收成。现将具体田间管理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6.
我国是竹子资源最丰富的国家,竹子种类、面积、蓄积、产量均居世界之首,被誉为竹子王国。竹类种植广泛、生长快、成材早、再生能力强,具有一次种植可持续利用、速生高产的特点竹纤维是可再生资源,并且可以自然生物降解,有利于保护环境。  相似文献   
107.
PBAT与PPC是化学合成型全生物可降解材料,也是目前地膜可降解材料的研究热点,本研究重点探讨PBAT和PPC材料可降解地膜的实际使用效果。设置PBAT-PPC地膜、PBAT-PPC-BioM地膜、传统PE地膜和露地对照NoFilm处理。通过田间试验,探讨不同地膜处理对地表温度、杂草和豇豆产量的影响,并评估地膜降解性能和最终经济效益。结果表明:PBAT-PPC地膜可有效提高5—7月份地表温度0.9ºC,降低7—8月份地表温度0.2~1.6ºC。PBAT-PPC地膜与PBAT-PPC-BioM地膜均能显著提高了豇豆产量,分别较不覆膜对照处理产量提高37%和22%。PBAT-PPC地膜与PE地膜的杂草产量无显著差异,较露地杂草降低45%。试验期内,可降解地膜降解等级达到4~5,满足后期翻耕回田要求。效益分析表明,尽管可降解地膜成本较高,但增产效果显著,整体收益高于无地膜对照,且无环境风险。综上所述,基于PBAT和PPC的可降解地膜性能优异,在豇豆生产中增效明显,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8.
通过再利用膜(旧膜)、新覆膜及露地栽培向日葵的田间对比试验,研究地膜再利用对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膜再利用能增加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在040cm土层,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大小表现为:旧膜>新膜>露地。旧膜的微生物量碳含量较露地和新膜分别显著提高13.8%和12.1%(P<0.01)。生育期内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变化总体上受灌水影响呈波动下降。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垂直变化表现为随土层加深而减少。  相似文献   
109.
<正>油菜地膜覆盖栽培,是油菜育苗移栽和地膜覆盖相结合的一项新技术,也是油菜栽培史上的一项创新。实践证明,应用该技术平均每亩产油菜籽高达200~250千克,与油菜育  相似文献   
110.
农业是我国的国民支柱产业,农业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农业种植技术的深化发展也就具备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地膜西瓜种植是目前十分常见的一种西瓜种植技术,而在地膜西瓜种植后茬进行免耕直播性质的向日葵种植,不仅可以对地膜进行重复利用,也能减少对环境的危害,进而帮助种植人员获得更高的经济收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