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91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179篇
农学   682篇
基础科学   7篇
  82篇
综合类   1764篇
农作物   524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39篇
植物保护   32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85篇
  2021年   98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86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104篇
  2012年   149篇
  2011年   155篇
  2010年   149篇
  2009年   160篇
  2008年   168篇
  2007年   173篇
  2006年   149篇
  2005年   142篇
  2004年   109篇
  2003年   96篇
  2002年   98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73篇
  1999年   81篇
  1998年   73篇
  1997年   63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甘蓝型油菜显性核不育基因及与恢复基因的等位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弄清2个不同来源的甘蓝型油菜显性核不育系609AB和Rs1046AB显性核不育的遗传模式及其不育基因的等位性。【方法】采用临保系测验法和不育系可育株与临保系的杂交回交,分析恢复基因与不育基因和2个不育基因的等位关系。【结果】筛选得到28个甘蓝型油菜恢复系,确认其中15个恢复系恢复基因与609A不育基因等位,进一步证实了甘蓝型油显性核不育的复等位基因遗传,原来视为2对显性基因遗传的纯合型不育系Rs1046AB,其可育株携带的恢复基因与不育基因等位,Rs1046B的恢复基因与609A的不育基因等位。【结论】Rs1046AB和609AB均符合复等位基因遗传模式,2个不育基因等位,不育系不育株的基因型为MsMs,可育株的基因型是MsMf。  相似文献   
82.
QTL Analysis of the Oil Content and the Hull Content in Brassica napus L.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The QTLs of the oil content and the hull content were analyzed in Brassica napus L. By constructing the linkage map. The F26 RIL population with 188 lines, derived from the cross of GH06 × P147, was used as the mapping population. The SRAP, SSR, AFLP, and TRAP markers were used to construct the linkage map, and the composite interval mapping (CIM) to identify the quantitative trait loci associated with the oil content and the hull content. 300 markers were integrated into 19 linkage groups, covering 1 248.5 cM in total. Seven QTLs were found to be responsible for the oil content with the single contribution to phenotypic variance ranging from 3.73 to 10.46%; four QTLs were found for the hull content with the single contribution to phenotypic variance ranging from 4.89 to 6.84%. The yellow-seeded Brassica napus L. Has the advantage of higher oil content and the hull content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oil content. In addition, the SRAP marker is good for detecting QTL.  相似文献   
83.
用5×5半双列杂交研究甘蓝型低芥酸油菜单株产量的遗传,结果表明:供试的甘蓝型低芥酸油菜品系中,单株产量的遗传符合加性显性模型,显性性质为超显性,平均显性度为1.404。显性基因约为隐性基因的3倍多,并且多数增效基因表现显性,但也有显性的减效基因存在。单株产量的广义遗传力h_B~2=71.4%,狭义遗传力h_N~2=33.18%。供试亲本显性效应的强弱依次为81007>81006>81018>81004>81033,增效基因的多少依次为81018>81006>81007>81004>81033。一般配合力的大小依次为81018>81006>81004>81033>81007。  相似文献   
84.
甘蓝型油菜抗寒性的形态生理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试验研究了甘蓝型油菜抗寒性的形态生理学基础,分析了抗寒性与若干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并用数学分析方法综合评价抗寒性,以确定有关因子对抗寒性的相对重要性。结果表明,甘蓝型油菜的抗寒性与外界温度(最低气温)相关密切,它主要通过对抗寒性生理基础的影响来实现的。在这些生理因子中,水分状况尤其是自由水和束缚水含量,与抗寒性关系密切;其次是细胞汁浓度和可溶性糖含量。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也与抗寒性有关。  相似文献   
85.
甘蓝型油菜利用自交不亲和性的杂种优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一个自交不亲和系1010为共同母本与6个品种杂交,产生6个F_1代.用平均优势率、超亲优势率和对照优势率测定了F_1代的优势表现。结果表明,小区产量、主花序长、叶丛期叶长叶宽及主花序角果数的优势较强.讨论了三个优势指数的关系、杂种优势形成的原因及亲子间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6.
甘蓝型油菜与萝卜杂交,属间杂种经染色体加倍后再与甘蓝型油菜回交,经胚胎挽救技术获得145株BC  相似文献   
87.
我国甘蓝型黄籽油菜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甘蓝型(B.napus)黄籽油菜育种工作,在我国已进行了20多年。育种实践表明,其黄籽色泽遗传复杂,籽粒呈“杂黄”色,长期自交不能纯化,并不断分离出黑籽。已培育出的 黄籽品种,尚不能完全适应生产的需要。黄籽育种必须与优质育种、杂交育种、生物技术相结合,才能适应育种科技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88.
甘蓝型油菜低芥酸,黄籽新品种宁油10号的选育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甘蓝型油菜低芥酸、黄籽新品种宁油10号的选育戚存扣傅寿仲浦惠明伍贻美张洁夫陈玉卿高冠军陈爱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南京210014)宁油10号(原名Ⅰ1136)是我国第一个甘蓝型油菜低芥酸、黄籽新品种,1997年10月16日通过江苏省农作物...  相似文献   
89.
研究结果表明:甘肃河西冷凉灌区甘蓝型低芥酸菜产量4000kg/hm^2以上的生长模式的叶面积指数苗期0.5、现蕾期2.0、初花期3.0、终花期1.0以上,各栽培根茎粗分别庆达到3.3、6.3、7.2和9.0mm以上;其栽培模式为施纯氮150 ̄225kg/hm^2,五氧化二磷75.0 ̄112.5kg/hm^2,密度75万株/hm^2左右,品种以陇油1号和丹低为宜。  相似文献   
90.
不同硼营养下甘蓝型油菜体内游离氨基酸成分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不同供硼水平(缺硼、正常供硼、硼过量)对油菜幼苗叶片及花药内游离氨基酸成分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缺硼和硼过量都会造成植株生长异常,幼苗干物重显著下降,植株幼苗叶片与花药内蛋白水解酶的活性升高,而游离氨基酸总量增加,同时,氨基酸的组分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不适宜供棚(缺硼、硼过量)使幼苗叶片内辅氨酸含量明显升高,与之相伴随的是一些氨基酸含量的下降,而花药内脯氨酸含量有所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