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577篇
  免费   2418篇
  国内免费   5125篇
林业   8120篇
农学   2095篇
基础科学   5202篇
  8633篇
综合类   25691篇
农作物   1439篇
水产渔业   2234篇
畜牧兽医   5278篇
园艺   1534篇
植物保护   2894篇
  2024年   742篇
  2023年   2243篇
  2022年   2616篇
  2021年   2523篇
  2020年   2237篇
  2019年   2582篇
  2018年   1509篇
  2017年   2155篇
  2016年   2651篇
  2015年   2585篇
  2014年   2983篇
  2013年   2924篇
  2012年   3223篇
  2011年   3209篇
  2010年   3082篇
  2009年   2915篇
  2008年   3247篇
  2007年   2606篇
  2006年   2041篇
  2005年   1976篇
  2004年   1665篇
  2003年   1531篇
  2002年   1175篇
  2001年   1062篇
  2000年   892篇
  1999年   725篇
  1998年   792篇
  1997年   697篇
  1996年   644篇
  1995年   669篇
  1994年   577篇
  1993年   441篇
  1992年   431篇
  1991年   479篇
  1990年   409篇
  1989年   375篇
  1988年   149篇
  1987年   87篇
  1986年   50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27篇
  1983年   22篇
  1982年   21篇
  1981年   19篇
  1980年   21篇
  1979年   12篇
  1978年   12篇
  1974年   11篇
  1973年   9篇
  1957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1.
在25℃温度条件下,用黄金间碧竹(Bambusa vulgaris cv.vittata)叶饲养竹缺爪螨(Aponychus corpuzae Rimando),应用生存分析理论和多维矩阵模型组建竹缺爪螨种群生命表,计算得种群主要参数为:内禀增长率rm=0.0811,净增殖率R0=5.8368,平均世代长度T=21.7532d,周限增长率λ=1.0845/d;并分析了种群在不同年龄的生命状态,各发育期重叠情况以及稳定的年龄一阶段分布;最后讨论了应用这2种方法组建螨类生命表的优点。  相似文献   
92.
93.
苹果园桃小食心虫卵的分布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苹果园自然条件下桃小食心虫卵在果实上的分布状况调查,明确了在不同苹果品种、不同世代、不同卵密度情况下桃小食心虫卵的分布型,并确定了田间常规预测的理论抽样数量。桃小食心虫卵在苹果主栽品种国光、金冠树上的分布,不论其卵果密度高低、第一代与第二代均呈聚集分布类型,大多属负二项分布。其调查取样数量可由以下公式确定:  相似文献   
94.
本文根据江西永新县31块杉木人工林林分生长过程解析标准地资料.分析了立木株数随林分平均直径的变化规律。通过林数标准化,将合标准地林分蓄积量转换到标准林分(郁闭度1.0)水平,采用改进的8参数Chapman-Richards函数,用Marquardt迭代法建立了以地位指数和年龄为解释变量的杉木人工林多形标准蓄积量收获模型,为立地质量评价和森林资源的生长预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5.
96.
97.
98.
对1986、1987年在普定城关区的田间调查资料,用9种检验分布型的方法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华东稻铁甲幼虫的分布型呈聚集分布。幼虫的聚集是由环境引起的。并提出估计田间种群数量时的最适抽样数。  相似文献   
99.
本文运用模糊数学理论建立了大豆灰斑病预测预报模型。经对国营350农场种植的大豆中熟品种“合丰25”十年的资料拟合,符合率达90%,对中熟品种“黑农26”九年的资料拟合,符合率达89%,对早熟品种“黑河3号”九年的资料拟合,符合率达78%。  相似文献   
100.
以模拟人类经验知识的获取和使用方式为基本出发点,以Parzen窗估计方法为基本工具,以人工神经网络为结构框架,提出并构建了一个主要用于执行估计和分类等智能处理任务的经验型智能模型EIM。介绍了它的框架结构、基本思想、学习工作过程,并将其模拟实验结果与SOM和MPL等人工网络模型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