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2篇
林业   5篇
农学   75篇
  12篇
综合类   276篇
农作物   69篇
畜牧兽医   15篇
园艺   29篇
植物保护   2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68 毫秒
441.
烯效唑对大豆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烯效唑(S-3307,unicpnazole)是日本住友化学公司在80年代初推出的一种高效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广谱性内吸杀菌剂。其特点为高活性、低残留、对后茬作物安全。近年来我国已在水稻、小麦上应用,为探明烯效唑对大豆生长的调节作用和增产效果,我们连续两年在田间进行了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42.
为探究烯效唑(S3307)对干旱胁迫下糜子幼苗光合荧光特性的调控效应,本研究以榆糜3号为材料,采用水培试验,通过20%PEG模拟干旱条件,设置4个处理,即喷施清水+0%PEG(CK1)、喷施烯效唑+0%PEG(CK2)、喷施清水+20%PEG(T1)、喷施烯效唑+20%PEG(T2),研究烯效唑对干旱胁迫下糜子幼苗的农艺性状、干物质分配和叶片光合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1相比,干旱胁迫后(T1)显著降低了糜子幼苗的株高和叶面积,叶干重占比也不断下降,同时降低了糜子幼苗叶绿素荧光光合参数;与T1相比,干旱胁迫后喷施烯效唑(T2)增加了糜子幼苗株高、叶面积、总根长、根总表面积、根体积,分别升高了26.7%、86.29%、54.69%、56.50%、13.33%,同时提高了茎、叶干重的占比;提高糜子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第6天增长到25.97%,Fv/Fm、ФPSⅡ分别增加了65.00%、74.72%。因此,干旱条件下喷施烯效唑有利于提高糜子根系形态特征,改善糜子幼苗叶片的光合荧光特性,从而增强糜子植株的抗旱能力。  相似文献   
443.
烯效唑在小麦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烯效唑拌种处理小麦种子后,对小麦生长发育、生理特性、产量影响的研究表明:烯效唑拌种使小麦苗期分蘖早生快发,根系活力增强,但株高、地上部分干物质和C/N比降低,总的表现为控上促下,延缓纵向生长,促进横向生长,麦苗呈壮苗长相。四分体和开花期处于寒潮时,烯效唑能增强SOD酶、POD酶活性,使MDA含量减少,因而可减轻低温对膜的伤害。烯效唑拌种使小麦生长物候期延迟,拔节期推迟,幼穗分化总天数缩短,但小花至药隔期延长。烯效唑拌种处理能显著增加穗粒数和产量。拌种处理小麦种子是使用烯效唑最简便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44.
烯效唑对黄瓜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采用不同浓度烯效唑药液对黄瓜浸种处理。研究结果表明:烯效唑有控制幼苗高度,促进根系生长、增加叶绿素含量、提高根冠比、防止移栽后败苗等效应;并对黄瓜有一定的增产效果。在本试验条件下,最佳浸种浓度为10mg·L-1。  相似文献   
445.
彭春瑞  周国华 《种子科技》2000,18(2):101-102
用强氯精,烯效唑及各种营养液浸种是二季晚稻培育壮秧、提高产量的有效措施之一。试验表明,强氯精与烯效唑混用中比单用在控制株高上有负作用,在促进分蘖,增加茎粗和百苗干重、提高充实度上有累加效应;在烯效唑和强氯精混剂中再加入营养液浸种,对促进秧苗生长,培育壮秧有很好效果。  相似文献   
446.
烯效唑对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汪惠芳 《玉米科学》2000,8(Z1):051-052
玉米经低浓度(20~30 mg/L)的烯效唑药液浸种处理后,发芽势和发芽率均提高,种子的染菌霉变率明显降低。烯效唑浸种对玉米幼苗影响主要是降低幼苗生长的速度,促进根系生长,增加干物质积累,提高根冠比,防止移栽后败苗等生物学效应。  相似文献   
447.
烯效唑和壮秧剂在水稻育秧中的作用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48.
S3307对水稻旗叶POD及POD同功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浓度的S3307乳剂分别对水稻进行浸种+花期叶面喷洒和单独的花期叶面喷洒处理。结果表明,无论是浸种+花期叶在喷洒还是单独进行花期叶面喷洒均可以增强旗叶POD酶的活性同时使得POD同工酶发生变化,表现在谱增多增强,增加了F,G二条谱带。  相似文献   
449.
烯效唑浸种对玉米苗期形态的调控效应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了烯效唑浸种对玉米苗期形态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烯效唑对叶片和叶鞘的伸长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抑制效应随浓度的增大而增强;烯效唑处理的植株粗壮,叶片厚度、叶宽和茎基宽增加,根数增多,根长显著高于对照,根干重增加,根冠比和苗粗壮度提高,表现出显著的壮苗长相,浓度间以40mg.kg-1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50.
【目的】研究初花期冷害及预喷施烯效唑(S3307)对绿豆(Vigna radiata)叶片生理代谢和产量的影响,为探明绿豆对低温胁迫的应激反应及预喷施S3307的应用效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盆栽条件下,以绿丰5号和绿丰2号为材料,初花期预喷施S3307,同时连续低温(平均15℃)处理5 d,研究初花期低温对绿豆叶片细胞膜透性、抗坏血酸-谷胱甘肽(AsA-GSH)循环、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产量的影响以及S3307的缓解作用。【结果】初花期冷害引起绿豆叶片丙二醛(MDA)含量和电解质渗透率显著增加,抗坏血酸和谷胱甘肽含量提高,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都有所增加,低温处理1~5 d导致绿丰5号百粒重显著下降2.17%~16.60%,单株产量显著下降10.37%~44.62%,绿丰2号百粒重显著下降3.33%~22.14%,单株产量显著下降12.73%~45.69%。S3307具有抵御初花期冷害的作用,低温条件下预喷施S3307能有效增加绿豆叶片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降低MDA含量和电解质渗透率,能够进一步提高抗坏血酸和谷胱甘肽含量。喷施S3307具有提高绿豆产量的调控效应,正常温度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