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2篇
林业   5篇
农学   75篇
  12篇
综合类   276篇
农作物   69篇
畜牧兽医   15篇
园艺   29篇
植物保护   2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91.
烯效唑对农作物的生理效应及应用效果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烯效唑是一种高效低毒的植物生长延缓剂,作用机理是阻碍GA的生物合成从而抑制植物生长。烯效唑使植物体产生一系列生理效应,对农作物具有控长壮秆、抗倒、抗逆、防衰老等作用,因而具有增产效果。其应用技术目前主要有浸种和叶面喷施两种。  相似文献   
392.
用0.05μg/ml烯效唑(S-3307)浸油菜种子,能阻止其幼苗4℃,36h低温胁迫下的细胞膜电解质渗漏,提高SOD,CAT活性和游离脯氨酸、可溶性蛋白质以及Vc含量,降低MDA含量和减缓低温对幼苗叶绿素的破坏。  相似文献   
393.
不同药剂对槟榔幼苗的矮化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不同矮化药剂对槟榔的矮化效应,以1年生槟榔幼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多效唑、烯效唑、甲哌鎓等药剂对槟榔幼苗的株高、茎粗、最大叶长、最大叶叶柄长、SPAD值等指标的影响.结果 表明:多效唑、烯效唑、甲哌鎓等3种药剂处理均能有效限制槟榔幼苗株高,抑制叶片生长,促进茎粗生长和叶绿素合成.以10g/L烯效唑喷施时,槟...  相似文献   
394.
【目的】通过浸种处理试验,筛选促进甘蔗分蘖提早发生、分蘖成茎率高的烯效唑适宜浓度,提高甘蔗单位面积有效茎数及产量。【方法】试验采用桂糖42号的常规蔗种,设0(CK)、20、40、60 mg/L 烯效唑4个浓度处理,浸种处理2 h。【结果】20、40、60 mg/L烯效唑浸种处理的新植蔗SPAD值分别比CK增加20.5%、21.1%、27.2%,差异极显著,分蘖率分别比CK增加48.96%、119.74%和169.90%,差异极显著;4个处理中,以20 mg/L烯效唑浸种处理的有效茎数和产量最高,其中新植蔗有效茎和产量分别为59 640条/hm~2和102.22 t/hm~2,分别比对照提高8.32%和8.48%,宿根蔗的有效茎和产量分别为72 894条/hm~2和105.56 t/hm~2,分别比对照提高12.45%和16.05 %。新植和宿根蔗的蔗糖分并不随着烯效唑浓度的增加而变化。【结论】用20 mg/L烯效唑浸种,可有效提高新植蔗苗期+1叶的SPAD值,可提高新植蔗的分蘖率、单位面积有效茎数和产量,提高宿根蔗的发株率和产量,说明烯效唑浸种浓度不宜过高。  相似文献   
395.
在大麦(HordeumsativumL.)拔节期喷施不同浓度烯效唑(20、40、60mg/L)的试验结果表明:①喷施对产量直接影响不大,年度间反应不同,品种间存在一定差异.但各品种经烯效唑加钾混合处理后,因穗、粒、重产量构成因素均明显改善,均显著或极显著增产;②烯效唑具有延缓衰老作用,处理后明显提高大麦生育后期功能叶的光合色素含量、叶面积指数、根系活力;加钾处理能强化延缓衰老作用.其原因与生育后期保持较高的超氧物岐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有关;③提高植株总氮量,灌浆初期,促进氮元素向籽粒运转;也可进一步提高植株总钾量.加钾和赤霉素可提高烯效唑作用;④烯效唑对三类型大麦(二棱、四棱和六棱)敏感性基本一致,均有50%左右品种(系)不敏感或敏感性较弱,10%左右品种(系)极敏感,35%左右品种(系)敏感性较强.  相似文献   
396.
两系杂交稻两优培特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伟清 《作物杂志》1997,13(4):23-24
两系杂交稻两优培特高产配套栽培技术邹伟清(江西省新余市种子公司336500)两优培特(培矮64S×特青)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育成的两系籼爪亚种间偏籼型的感温型中、晚稻兼用组合。在我省适应性强,产量较高,品质好,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为配合两系杂交稻的……  相似文献   
397.
化控技术在水稻上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多效唑、烯效唑、赤霉素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水稻上的应用研究进展及机理研究介绍,说明了化控技术在水稻栽培上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98.
以耐冷性不同的2个红小豆(Vigna angularis)品种宝清红(耐冷型)和天津红(冷敏型)为材料,盆栽条件下于苗期在人工气候室进行低温(15℃,分别持续1、2、3、4、5 d)及喷施烯效唑(S_(3307))处理,研究苗期低温胁迫下烯效唑对红小豆产量和茎部逆境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幼苗期低温引起红小豆茎部SOD活性提高,宝清红在处理第2天达到最高,较CK(室外常温)高15.35%;而天津红在处理第3天时达到最高,较CK高20.73%。POD和CAT活性也有所提高,处理3 d时酶活性最高,与CK相比较,宝清红和天津红分别提高了75.31%和4.55%、63.50%和22.22%。低温处理也导致红小豆植株茎部MDA含量增加,低温处理5d后,天津红和宝清红茎部MDA含量分别达到0.052μmol·g~(-1)和0.053μmol·g~(-1),与处理1d相比,增加了0.033μmol·g~(-1)和0.027μmol·g~(-1),分别提高了1.74倍和1.04倍。低温处理5 d,宝清红和天津红的产量分别下降了19.39%和41.69%。S_(3307)具有抵御低温的作用,能有效增加红小豆植株茎部可溶性蛋白含量,宝清红和天津红都是在处理3 d时含量达到最高,与喷施清水相比,分别提高了3.45%和3.74%;S_(3307)显著降低MDA含量,处理5 d时,与喷施清水相比,宝清红和天津红分别下降了4.25%和4.55%;同时显著提高POD活性,宝清红和天津红都是在处理3d时活性达到最高,与喷施清水相比,分别提高了3.52%和11.16%。低温处理5 d,喷施S_(3307)提高宝清红和天津红的产量,提高幅度分别为23.06%和43.88%。综上,低温胁迫下,不同品种红小豆茎部逆境生理响应存在显著差异;喷施S_(3307)能够缓解低温胁迫对红小豆的伤害。  相似文献   
399.
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我国北方地区日光温室番茄冬春茬节能栽培的成功和逐步大面积推广,实现了番茄在我国北方全年生产。同时,也使低温寡照和高温多雨期育苗的频度增大,提出了在不适条件下培育番茄优质苗的课题。烯效唑是20世纪80年代初推出的植物生长延缓剂,具有很强的植物  相似文献   
4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