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6篇
林业   10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15篇
  18篇
综合类   162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97篇
畜牧兽医   151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3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臭氧,在自然条件下是淡蓝色气体,具腥臭味;常温常压下在水中的溶解度是氧气的13倍,比重是空气比重的1.658倍,是已知最强的氧化剂之一;臭氧极不稳定,在空气中的半衰期一般为20~50分钟,随温度与湿度的增加而加快,在水中的半衰期一般为35分钟,随水质、水温的不同有所差异。臭氧的  相似文献   
12.
分别采用静水释放和土壤培养的方法研究了溶解度和土壤含水量对高分子缓释微肥(SRMF)中氮、磷、硫、铁、锰、铜、锌等营养元素释放特征的影响,同时进行了养分释放的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溶解度对各营养元素的释放影响显著,相同时间内高溶解度高分子缓释微肥的营养元素累积释放率始终大于低溶解度高分子缓释微肥,对高溶解度和低溶解度高分子缓释微肥养分释放模式描述最好的方程分别是一级动力学方程和叶诺维奇方程;土壤含水量的增加能促进磷、硫、铁、锰、铜、锌的释放,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大,磷、硫、铁、锰、铜、锌的累积释放率也增大,而氮的累积释放率则从大到小依次为含水量为60%、80%和40%的土壤。高分子缓释微肥在含水量为40%、60%和80%的土壤中的养分释放模式最佳描述方程分别为抛物线方程、一级动力学方程和叶诺维奇方程。  相似文献   
13.
韩杰 《海鲜世界》2007,(5):55-56
水产颗粒饲料的水中稳定性是指:饲料在水中受到水流的冲击和浸泡,一定时间内能够保持其组分不被溶解和饲料不散失的性能。一般以单位时间内饲料在水中的散失量与饲料质量之比的百分数(即散失率)表示,也可用饲料在水中不散失的最小时间表示。  相似文献   
14.
李振  陈玉林 《齐鲁渔业》2007,24(5):42-43
水产饲料水中稳定性是指饲料在水中浸泡一定时间后,保持组成成份不被溶解和不散失的性能。一般以一定时间内饲料在水中的散失量与饲料质量之比的百分数(即散失率)表示,也可用饲料在水中不溃散的最少时间表示。技术上要求鱼饲料水中散失率小于20%(浸泡30  相似文献   
15.
溶氧量的高低对鱼的影响 溶解水中的氧气叫溶氧。水中溶氧的含量叫溶氧量,通常用“毫克/升”表示。鱼类是靠鳃吸收水中的溶氧而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因此溶氧多少直接影响养鱼效果.鱼类对溶氧的需要量随鱼的种类、不同发育阶段、年龄大小而不同。在大多数养殖鱼类的主要生长期内,要求池水保持5~8毫克/升的溶氧,不能低于3毫克/升。  相似文献   
16.
水产饲料在水中的稳定性是指饲料在水中浸泡一定时间后,保持组成成份不被溶解和不散失的性能.一般以一定时间内饲料在水中的散失量与饲料质量之比的百分数(即散失率)表示,也可用饲料在水中不溃散的最少时间表示.技术上鱼饲料水中散失率小于20%(浸泡30min),对虾饲料水中散失率小于12%(浸泡2h),同时,要求饲料在浸泡的过程中表面形成一种保护膜,使料中的水溶性元素不被溶失.否则,容易造成饲料的浪费,水体的污染,消化吸收的障碍和饵料系数的提高.因此,饲料的水中稳定性是评价渔用饲料的一项重要指标.本文笔者就如何提高水产饲料水中稳定性予以介绍,仅供业内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17.
18.
池塘水中溶解氧变化规律的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池塘水中的溶解氧在白天随着太阳的升起而逐渐上升,至下午达到最高值,此后溶氧量逐渐下降至第二天早晨黎明时达最低值。  相似文献   
19.
许晓琴  徐丽  付翠萍  霍乃蕊  马俪珍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6):9838-9839,9981
[目的]筛选出有限酶解鲶鱼肉蛋白的最佳用酶种类和酶解工艺条件,为鲶鱼食用肉粉的加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鲶鱼为原料,经预处理、采肉、漂洗、斩拌、有限酶解、打浆和干燥等工序加工而成鲶鱼食用肉粉。其中选择4种酶(风味蛋白酶、枯草杆菌中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作为水解用酶,分别在各酶最佳酶解条件下对鲶鱼肉糜进行水解,以鲶鱼肉粉的溶解度为评价指标。[结果]用中性蛋白酶作为有限酶解的酶类加工出的鲶鱼食用肉粉溶解度可达90%以上,最佳酶解工艺条件为:酶用量0.55%,酶解时间60 min,料水比1∶3(g∶g)。[结论]用中性蛋白酶作为有限酶解的酶类,加工出的鲶鱼食用肉粉溶解度最高,风味最佳。  相似文献   
20.
一饮水给药法 1了解药物的溶解度所有药物最好易溶于水,对难溶于水的(对热稳定、安全性好)采取加热或加助溶剂方法使其溶解度符合要求也可使用;某些毒性大、溶解度低、对热不稳定的药物,不宜用此法。如喹乙醇对家禽毒性较大,难溶于水,加热时溶解度增加,稀释后会因温度下降很快析出沉淀,一部分家禽摄入过量药物导致中毒,另一部分则因摄人不足而难以取得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