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1篇
  免费   5篇
林业   29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20篇
  12篇
综合类   630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1872篇
园艺   19篇
植物保护   2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103篇
  2012年   117篇
  2011年   174篇
  2010年   145篇
  2009年   168篇
  2008年   183篇
  2007年   169篇
  2006年   134篇
  2005年   163篇
  2004年   158篇
  2003年   114篇
  2002年   98篇
  2001年   94篇
  2000年   94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2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1 模式发展的背景 近几年由于蚕茧价格的波动和农业大气环境的恶化,传统种养业面临新的危机。如何既保持传统养蚕业持续稳步的发展,又能将传统养殖业融人到现代农业的发展中,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再作新贡献。经过摸索发现桑田散养草鸡是一种值得推广的高效生态种养模式。  相似文献   
52.
西昌市蚕种场成立于1975年,历经40多年的发展,场区占地面积40hm^2(600亩),其中自有桑园面积30hm^2(450亩),拥有原蚕共育工厂800m2,标准化蚕房4幢4800m^2及配套完善的保种、发蛾调节冷库、浸酸、浴种、镜检等设备设施;固定式原蚕基地集中在2个乡镇、4个村,500余户农户,基地规模333.3hm^2(5000亩);现有员工113人,其中在职员工64人。  相似文献   
53.
<正>蚕桑产业是海安县农业的一大特色,是海安县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和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载体。但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务农人员老龄化、养蚕比较效益的下降以及农民增收致富途径的多元化等,导致桑园面积逐年减少,海安桑蚕茧丝绸这个传统产业的根基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对此,县委县政府及时分  相似文献   
54.
唐采红 《四川蚕业》2020,48(1):54-55,57
蚕桑是乐至县的优势传统产业,在农业农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乐至县位于四川盆地中部,受高温多湿等不良气候的影响,蚕病危害常有发生,蚕茧单产质量一直徘徊不前,成为制约蚕桑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蚕桑产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蚕桑养殖由零星向规模发展,户均养蚕规模增大.  相似文献   
55.
黔江区自然条件适宜发展蚕桑产业,产业发展取得一定成绩。影响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问题是全产业链条不长,难形成产业内循环,产业不能持续发展。提出蚕丝业高质量发展路径包括:提高养蚕效益,推广桑园间作模式,促进蚕桑资源高效开发,生产高品位生丝,实现桑旅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56.
桑园养鸡既可起到除草、除虫和肥田的作用,又能提高桑园的综合收益。从园址选定、桑品种选择,鸡品种及雌雄比例、鸡鹅搭配,放养周期、放养密度、放养方式以及饲养管理、疫病防治等方面总结提出林下养鸡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7.
桑园通过间作地黄,掌握地黄种植技术,每667m2桑园可增收2000元以上,能有效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和桑园产出率。  相似文献   
58.
本文针对蚕种生产夏秋季桑园高温多湿,以及各种微型害虫、鳞翅目昆虫以及蜗牛处于繁育的高峰期,影响蚕种生产的严重问题,探讨病虫害的防治体系,提出做好桑园害虫的预测预报,把握治虫适期,建立有效的药物防治体系等措施。  相似文献   
59.
[目的]分析秸秆覆盖还田对桑园土壤肥力及其细菌多样性的影响,阐明秸秆覆盖还田技术对南方桑园土壤肥力及健康的影响机制与应用前景,为构建稳定高产、可持续发展的桑树栽培管理体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设秸秆覆盖还田桑园和对照桑园(非秸秆覆盖还田桑园)2个处理,其中,秸秆覆盖还田处理是将水稻秸秆切碎、自然堆沤50~60 d后覆盖于桑树根系两旁,覆盖45 d后分别采集秸秆覆盖还田桑园和对照桑园的土壤样品,利用传统的测定方法和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秸秆覆盖还田对桑园土壤生物学性状及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特征的影响.[结果]秸秆覆盖还田桑园土壤β-葡糖苷酶、氨肽酶和磷酸酶活性及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微生物生物量氮(MBN)和微生物生物量磷(MBP)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桑园土壤(P<0.05,下同);秸秆覆盖还田桑园土壤的菌群Chao1和Shannon指数也显著高于对照桑园土壤.在秸秆覆盖还田桑园和对照桑园土壤中相对丰度大于1.00%的优势细菌门分类数量均为11个,但二者的优势细菌门分类组成比例存在一定差异;相对于对照桑园土壤,秸秆覆盖还田桑园土壤中Bac-teroidota的相对丰度急剧增加,而绿弯菌门(Chloroflexi)和Verrucomicrobiota的相对丰度急剧下降.在秸秆覆盖还田桑园和对照桑园土壤中相对丰度大于1.00%的优势细菌属分类数量分别为23和24个;与对照桑园土壤相比,秸秆覆盖还田桑园土壤中虽然慢生根瘤菌属(Bradyrhizobium)、假双头斧形菌属(Pseudolabrys)、Dongia、Candidatus_Udaeo-bacter和norank_f_JG30-KF-AS9等优势细菌属部分缺失,但富集了类诺卡氏菌属(Nocardioides)、norank_f_Methyloli-gellaceae、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和微枝形杆菌属(Microvirga)等特有优势菌属.秸秆覆盖还田桑园土壤的特有细菌属为199个、特有细菌种为390个,分别是对照桑园土壤特有细菌属和细菌种的3.75和2.52倍.[结论]秸秆覆盖还田不仅显著提高桑园土壤肥力,还改变桑园土壤优势细菌不同(门、属)分类水平的组成比例,形成更丰富多样的土壤细菌群落结构,而有助于维护桑园土壤健康.  相似文献   
60.
近年来,随着各种省力化措施在蚕桑生产中的普遍运用,利用化学药剂进行桑园锄草已成为桑园管理中一项常规措施,但是笔者2004年、2005年通过对部分田块连续跟踪调查发现,由于部分农户使用除草剂方法不当,药害现象经常发生,药害症状因除草剂的种类不同,杀毒机理不一样而表现不一,而触杀型除草剂的药害则表现在植株的局部,药害程度因除草剂的种类、浓度、施用量、施用时期和部位不同而有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