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79篇
  免费   612篇
  国内免费   746篇
林业   469篇
农学   1087篇
基础科学   405篇
  632篇
综合类   8762篇
农作物   754篇
水产渔业   832篇
畜牧兽医   12662篇
园艺   714篇
植物保护   1320篇
  2024年   192篇
  2023年   572篇
  2022年   767篇
  2021年   726篇
  2020年   621篇
  2019年   951篇
  2018年   363篇
  2017年   566篇
  2016年   728篇
  2015年   863篇
  2014年   1508篇
  2013年   1439篇
  2012年   2009篇
  2011年   2011篇
  2010年   1763篇
  2009年   1789篇
  2008年   1781篇
  2007年   1399篇
  2006年   1285篇
  2005年   1074篇
  2004年   799篇
  2003年   681篇
  2002年   522篇
  2001年   477篇
  2000年   386篇
  1999年   338篇
  1998年   243篇
  1997年   258篇
  1996年   225篇
  1995年   196篇
  1994年   224篇
  1993年   199篇
  1992年   162篇
  1991年   148篇
  1990年   140篇
  1989年   142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4年   3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6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为了研究枯草芽孢杆菌TR21可湿性粉剂施用对香蕉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影响,采集TR21可湿性粉剂处理和清水对照不同种植时期的香蕉根际土样10份,分别提取各土壤总DNA,采用PCRDGGE、主条带回收、基因克隆和序列测定分析的方法,比较不同处理根际土壤微生物组成差异。结果表明:与未种植香蕉的土样相比,香蕉种植初期,对照土样的物种丰富度S值和多样性指数H值均下降,但经TR21处理的土壤S值增加、H值变动不大;香蕉种植中期,对照土壤的S值和H值上升,达到未种植时的数值,但经TR21处理的土壤S值持续增加、H值下降;随着种植时间的推移直至有香蕉枯萎病发病时,对照和TR21处理土壤的S值持续增加、H值持续下降,但经TR21处理的发病植株和健康植株的根际S值均大于对照、H值均小于对照;对差异条带鉴定及主条带回收和测序分析后均发现,TR21处理后根际土壤的芽孢杆菌增多。说明用枯草芽胞杆菌TR21可湿性粉剂灌根处理香蕉,可以提高香蕉根际土壤微生物的S值,并引起根际芽孢杆菌数量增加。  相似文献   
992.
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S12是分离自新疆棉田根际土壤的一株广谱抑菌菌株,尤其对棉花黄萎病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为了提高菌株S12发酵液中芽孢产量,对其发酵培养基组分及配比进行优化。首先通过单因素试验分别分析6种不同碳源、氮源和无机盐对菌株S12芽孢产量的影响,随后采用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确定影响芽孢产量的主要因子,并利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及响应面分析法优化确定主要影响因子的最佳配比。最终获得菌株S12产芽孢培养基的优化配比组合为:玉米粉1.30%、大豆蛋白胨1.51%、CaCO30.08%、NaH2PO4·2H2O0.2%、Na2HPO4·2H2O 0.4%。优化后芽孢产量达到7.46×108 mL-1,与初始培养基相比提高了387.58%。可见,通过优化培养基组分,提高发酵液中芽孢产量,降低生产原料成本,为其进一步生防菌剂的工业化生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93.
针对益生菌株长双歧杆菌L-DT(Bifidobacterium longumssp.longumL-DT)产品线单一,菌株应用需多元化的问题,采用高密度培养技术,利用食品级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Plackett-Burman试验、最陡爬坡试验和响应面分析优化液态培养基和培养条件。结果表明:适合L-DT生长的培养基中各成分的质量分数为,葡萄糖1.5%、乳糖2.4%、酵母浸粉2.26%、酵母蛋白胨2%、低聚异麦芽糖1.5%、西红柿汁3%;培养条件为,菌液接种量4.46%、初始pH6、温度37℃。培养得到的菌液OD600为1.113,与模型预测值1.104无显著性差异,L-DT活菌值达1.5×109 CFU/mL。在7L发酵罐中进行放大培养验证,L-DT活菌数最高可达5×109 CFU/mL,是试管培养的3.33倍。  相似文献   
994.
柿树根际嗜铁细菌地衣芽孢杆菌CAS20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CAS检测平板法,从柿树根际土壤中分离获得一株具有较强产嗜铁素能力的细菌菌株CAS20。根据菌株在LB固体培养基上的培养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将其初步鉴定为芽孢杆菌(Bacillus);经16S rDNA序列分析,CAS20的16S rDNA基因序列(KY199559)与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licheniformis)代表菌株ATCC14580的16S rDNA序列(NR_074923)具有99.93%的相似性,并且位于系统进化树的同一分枝。据此,将菌株CAS20鉴定为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  相似文献   
995.
以干酪乳杆菌作为传递载体,构建表达人表皮生长因子的重组干酪乳杆菌,探讨原位表达特定蛋白的可行性。采用SOE PCR合成人表皮生长因子序列,克隆到干酪乳杆菌表达载体pELWH,构建pELWHhEGF重组质粒,将该质粒电转化干酪乳杆菌宿主,采用Western blot及间接免疫荧光检测目的蛋白的表达,并通过细胞增殖实验验证目的蛋白的生物学活性。结果表明:在重组菌的细胞表面及培养液上清中均检测到SlpA-hEGF融合蛋白,分子质量约55ku;细胞增殖实验显示SlpA-hEGF融合蛋白及干酪乳杆菌上清均能显著促进NIH/3T3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996.
陕南地区魔芋软腐病病原菌的鉴定及生长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陕南魔芋软腐病进行更有效的病害检测和防控,采集秦巴山区的软腐病发病魔芋进行病原菌分离,并进行魔芋组织和植株的致病性检测,确定了其中6株菌是病原菌,并进行形态特征、Biolog、16S r DNA鉴定。结果表明,这6株菌形态相似,均为乳黄色圆形菌落,短杆状菌体,大小(0.4-0.6)μm×(0.8-1.0)μm,G-,16S r DNA和Biolog鉴定均为胡萝卜软腐果胶杆菌Pectobacterium carolovorum ss carotovorum。6株病原菌生长特性相似,生长温度为4~37℃,最适温度为30℃,pH范围6.0~10.0,最佳pH为7.0。  相似文献   
997.
1型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河南省汝州市某大型规模化养猪场育肥猪发生疫情的原因,对该猪场发病猪进行了细菌的分离鉴定和生物学特性试验。结果显示,从该猪场分离到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经鉴定为1型,对仔猪有较强毒力,有较好的免疫原性,免疫后对强毒的攻击提供完全的保护。药敏试验显示,对头孢哌酮、阿莫西林、氨苄西林、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呋辛等药物敏感。  相似文献   
998.
《山东农业科学》2019,(7):72-79
黄瓜枯萎病是一种毁灭性的土传真菌病害,其病原菌为尖孢镰刀菌黄瓜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 sp. cucumerinum),在黄瓜整个生长周期均可发生。本试验研究球毛壳菌(Chaetomium globosum)菌株ND35与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菌株J2组合对黄瓜苗期枯萎病的防治效果,并对生防菌处理条件下黄瓜的根系活力、防御酶活性及防御酶相关基因表达进行初步研究。结果显示,球毛壳菌ND35处理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效为25.36%,枯草芽孢杆菌J2处理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效为54.27%,菌株ND35与菌株J2组合处理对黄瓜枯萎病防效达到70.02%。病原菌胁迫下,生防菌组合处理的黄瓜叶片CAT、SOD、POD、PAL和PPO活性明显提高,峰值分别达91.60、3 239.15、165.80、201.03、256.38 U/gFW;与上述酶活力相关的酶活基因相对表达水平峰值分别为2.94、2.39、5.01、4.49和7.96,分别达到病原菌处理下酶活基因表达量的3.27倍、6.98倍、98%、5.27倍、 2.31倍。组合处理下黄瓜根系活力、平均防御酶活性和相关酶活基因表达水平总体高于单一生防菌处理。综之,生防菌组合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高于单一生防菌防治效果。该结果可为复合微生物防治黄瓜苗期枯萎病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明确中华绒螯蟹黑鳃病的病原菌及其药敏特性,为该病的临床诊断和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传统方法从患黑鳃病的中华绒螯蟹肝胰腺组织中分离病原菌,通过人工回归感染试验确定病原菌的致病性,利用API 20E细菌鉴定系统和16S rRNA序列分析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并以K-B药敏纸片扩散法测定其药敏特性.[结果]从患黑鳃病的中华绒螯蟹肝胰腺中共分离获得4株疑似病原菌株(C1、C2、C3和C4),人工回归感染试验结果表明,仅C1菌株感染中华绒螯蟹后出现死亡,死亡率达90%,且试验中华绒螯蟹出现黑鳃、肝胰腺呈浅黄色的病症,与自然发病的症状基本一致.依据C1菌株的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RNA序列分析结果,可确定C1菌株为弗氏柠檬酸杆菌(Citrobacter freundii),其对健康中华绒螯蟹的半数致死剂量(LD50)为2.85×105 CFU/mL.药敏试验结果表明,C1菌株对新霉素、阿米卡星、庆大霉素、链霉素、多西环素、四环素、复方新诺明、氧氟沙星和恩诺沙星等9种抗生素高度敏感,对多粘菌素B中度敏感,对氨苄西林、羧苄青霉素和万古霉素3种抗生素已产生耐药性(不敏感).[结论]弗氏柠檬酸杆菌感染可引起中华绒螯蟹黑鳃病,且对中华绒螯蟹具有较强毒力,实际养殖生产中可选用新霉素、多西环素等渔用抗生素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000.
群体感应是细菌依赖细胞密度进行信息传递的一种行为模式。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中感受态调控系统ComQXPA (Com是compotence的缩写),是其重要的群体感应系统。介绍了枯草芽孢杆菌ComQXPA群体感应系统的组成,阐述了ComQXPA群体感应系统在菌体生长繁殖过程中重要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总结了枯草芽孢杆菌作为生防菌在农业方面应用的作用机制,针对其ComQXPA群体感应系统的调控作用,提出了该系统在生防方面的潜在应用方向,以期为拓展其研究领域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