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81篇
  免费   167篇
  国内免费   248篇
林业   391篇
农学   363篇
基础科学   42篇
  68篇
综合类   2978篇
农作物   403篇
水产渔业   568篇
畜牧兽医   659篇
园艺   846篇
植物保护   778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104篇
  2022年   129篇
  2021年   105篇
  2020年   107篇
  2019年   144篇
  2018年   90篇
  2017年   140篇
  2016年   159篇
  2015年   248篇
  2014年   327篇
  2013年   327篇
  2012年   451篇
  2011年   473篇
  2010年   368篇
  2009年   409篇
  2008年   382篇
  2007年   378篇
  2006年   345篇
  2005年   313篇
  2004年   212篇
  2003年   217篇
  2002年   180篇
  2001年   169篇
  2000年   133篇
  1999年   100篇
  1998年   135篇
  1997年   108篇
  1996年   119篇
  1995年   120篇
  1994年   87篇
  1993年   98篇
  1992年   109篇
  1991年   88篇
  1990年   59篇
  1989年   68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5年   2篇
  1957年   9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1953年   4篇
  195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41.
菠菜潜叶蝇幼虫潜在叶内,食害叶内留下表皮呈半透明水泡状,形成块状隧道,在隧道内残留很多虫粪。其为害不仅影响产量,而且对菠菜的品质影响尤为严重。为害严重的达到60%~70%。  相似文献   
42.
瓜类作物细菌性果实腐斑病(BFB)防治研究概述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瓜类细菌性果实腐斑病(BFB)是近年来威胁全球瓜类作物的严重病害。它主要通过种子带菌传播,寄主以西瓜、甜瓜为主,近年有向其他瓜类(南瓜)和蔬菜(番茄)等蔓延的趋势。其防治应分阶段,在种子田、育苗床和生产瓜田按要求进行,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综合防治的效果。  相似文献   
43.
土壤中氮营养斑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营养斑(nutrient patch)在土壤中是普遍存在的。从70年代以来,国外就通过各种模拟方式对土壤中营养斑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尤其以对氮营养斑研究居多。研究表明:氮营养斑对新生根系的繁殖影响较为明显,但不同植物反应不一样,影响机理还不很清楚。营养斑也是生物活性较强、种群数量较多区域,在养分循环体系中起着特殊作用。营养斑对土壤的理化性质和生物性质可能有很大的影响,但这方面的研究很欠缺。本文主要对土壤中氮营养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4.
对潜叶蝇在北方节能日光温室蔬菜上的发生和为害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3~11月潜叶蝇在日光温室蔬菜上均有发生,其中5月中旬~6月中旬、9月下旬~10月中旬是为害高峰期;一日中9:00~11:00、13:00~15:00是潜叶蝇成虫为害高峰期;3月下旬、6月上中旬潜叶蝇/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45.
稻秆潜蝇是我区水稻上的主要害虫之一 ,2000年全区发生面积达16000hm2,占全区水稻种植面积的44% ,损失稻谷235万kg,生产上常用的农药防治效果差。为了更好地控害保穗 ,我们选用20%好年冬等几种新药剂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设计试验设①50%二嗪农EC50ml/667m2,②50 %二嗪农EC75ml/667m2,③50%二嗪农EC28ml/667m2 10%大功臣WP10g/667m2,④10%大功臣WP20g/667m2,⑤20%好年冬EC50ml/667m2,⑥…  相似文献   
46.
近年来,豆秆黑潜蝇在莆田市严重发生为害,造成较大损失,成为威胁当地豌豆生产的主要害虫之一。为此,本文通过对豆秆黑潜蝇的为害症状、发生特点、严重发生原因进行了初步研究探索,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47.
二斑叶螨是近年来危害苹果、梨等果树的新害螨。它发生世代多、繁殖力强,对现有大部分杀螨剂有抗性,已成为果树叶螨的优势种群。1 形态特征 雌成螨卵圆形,大小与山楂叶螨相近,体色乳黄色或黄绿色,越冬型为橙黄色,体背两侧各有一块明  相似文献   
48.
果园生草栽培 ,是保持水土、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调节地温、改善果树生长环境的有效措施。在生产中发现 ,部分种白三叶草的苹果园二斑叶螨危害白三叶草 ,现将两年来调查、防治结果初报如下。1 虫害发生原因及危害调查调查发现 ,二斑叶螨是由树上向树下迁移越冬时 ,因温度适宜  相似文献   
49.
二斑叶螨俗称白蜘蛛 ,虽然在我国落叶果树上发现较晚 ,但近年在部分苹果产区为害猖獗 ,且有进一步蔓延之势。1 寄主与为害 二斑叶螨除为害苹果外 ,还为害梨、桃、樱桃等各种果树。幼螨和成螨主要在寄主叶片背面吸食为害 ,也可在叶正面为害 ,并有吐丝拉网现象。受害的初期叶片沿叶脉附近出现许多细小失绿斑点 ,随着害螨数量增加 ,为害加重 ,叶背面逐渐变为暗褐色 ,叶正面失绿 ,呈现苍灰色并变硬脆 ,被害严重时造成大量落叶。2 发生规律 二斑叶螨在山东一年发生 10~ 12代 ,以雌成螨在树干裂缝、翘皮下、根际土缝内和树下杂草中吐丝结网潜…  相似文献   
50.
桐梓县稻秆潜蝇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秆潜蝇在桐梓县 1996年以前是零星发生的一种次要害虫。近年来 ,发生面积不断扩大 ,60 0~12 0 0m海拔地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 ,全县每年发生 2 667hm2 左右 ,一般为害损失 10 %左右 ,为害重的达 4 0 %以上 ,已上升为桐梓县中、高海拔稻区的主要害虫之一。为了切实掌握稻秆潜蝇在桐梓县的发生和为害规律 ,有效的开展稻秆潜蝇防治工作 ,桐梓县植保植检站进行了系统的监控和调查 ,基本掌握了该虫发生、发展为害的规律 ,现将监控、调查的结果总结如下 :1 生活习性稻秆潜蝇属双翅目、秆蝇科 ,又名稻秆蝇 ,是一种为害禾本科植物的钻蛀性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